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5章 婚事落定

接下來的二三日,郭映都是老老實實的待在府里,久未回京,自是要好生在父母膝下盡孝。

畢竟,大唐也是繼承了大漢“以孝治國”的理念的,他雖不是什么忠厚之人,但還不至于在這種事上犯糊涂。

期間,順帶著托嫂子升平公主走宮里人的關系,將顏令賓從教坊這個大染缸里討了出來。

而霍小玉入宗室牒譜一事,也終于塵埃落定,她被封為了靈石縣主。

只是故霍王的幾個兒子與鄭凈持母女有隙,不愿迎她母女入霍王府,倒鬧得局面有些尷尬。

關鍵時候,還是他那未過門的公主媳婦唐安公主出面,向她的皇帝老子討要了郭府東面的代國公主舊宅,借予鄭凈持母女居住,這才化解了這樁尷尬。

經歷此事之后,郭映對李蕙這個未婚妻倒是有了一個大的改觀,不說旁的,至少唐朝公主三大毛病“跋扈、善妒、驕橫”在她身上一概是看不到,反而透露著賢惠端莊、寬容體貼的氣質。

以至于讓他時常都在想,這樣的女子,嫁給他,或許也算是他占了便宜了罷。

她越發如此,郭映心里倒愈加有愧。

難得的,他沒有去見一墻之隔的李小玉。

他覺得,在此之前,得先去見見唐安。

有道是過了臘八就是年,轉眼間年關便至。

京師里到處都是張燈結彩,爆竹聲響震耳欲聾,仿佛是要徹底驅散冬日的寂寥冷清,而形形色色的人,點蠟燭的、立門神的、貼春聯的、掛年畫的……

也正好湊成了這個熱鬧喜慶的年景。

不過熱鬧是他們的,郭映什么也沒有,他因為是準駙馬的緣故,被皇帝召進了宮里主持守歲的事兒。

故而只能同那些宦官宮人圍坐在火爐旁,花椒酒一壺一壺飲到天亮。

倒也不是郭映一人如此,此時有守歲的習俗,全長安的人大半如此,喜迎新歲嘛。

況且元正之日起有七日假期,是以長安街坊之間,喧囂不息,小民即便囊中羞澀,也是換上了新衣,而茶樓酒肆,更是客滿為患,百姓們都盼著朝廷有大赦天下,再出臺點利民之舉呢。

于皇帝李適、公卿大臣和大唐王朝而言,正月初一的元日大朝會亦是重頭戲,無人敢怠慢。

自李適服袞冕乘御輿自西房出,而后即御座南向坐,這場冗長的朝會就拉開了帷幕。

先是掌管玉璽的符寶郎置玉璽于前,旋即雅樂奏響。

“入殿!”在內褐者的引導下,公、王以下及諸客使等以次入就位。

這是禮部早就安排好且事先經過排練預言的,倒不用擔心有人找不到自己位置。

郭映如今雖是從四品的太常少卿,但到底不是京官,按說是要排到含元殿外的龍尾道上看前頭的背影,但因為那日有太子侍讀王叔文陪同的緣故,禮部的人將他和韋皋、樊澤幾人都被安排到了殿門口的位置上。

倒是能稍窺到殿中情形。

只是郭映一夜未眠,腦袋昏昏沉沉眼皮打架得厲害,勉力維持著不叫瞌睡蟲跑出來搗亂,已是極為吃力,更遑論還要注視殿中之人動態?

偏巧,他還不敢有所異動。

須知,殿中侍御史可是眼尖著呢,這要是讓他逮著了,還不得被安一個君前失儀的罪名,平白丟了官爵。

好在是群臣入位這一環節沒有讓郭映等太久,雅樂奏完,典儀便發聲了。

“拜!”

他高呼一聲,殿中殿外贊者也跟著高呼:“拜!”

群臣及番邦使臣聞言盡皆稽首下拜。

旋即,在郭映眼中,文武百官之首,三公之首的太尉郭子儀持劍前往了西階席,脫去官靴跪地解劍置于席上,亦步亦趨到了御座前,北面跪賀,稱:“太尉臣郭子儀言:元正首祚,景福惟新,伏惟開元神武皇帝陛下與天同休。”

聞言,李適微微頷首。

而后,郭子儀降階回席……,依次復位。

群臣再拜。

李適揮手,示意群臣免禮,到此,大朝會正式拉開序幕,門下侍郎楊炎承詔到群官東北,西面,舉詔書稱“有詔”。

群臣復又拜。

郭映心知這是要宣旨了,但也沒有太過在意,左右不過是改元,大赦天下什么的。

果然,下一瞬楊炎的話音便印證了他的猜測。

“門下,天下之本,敕曰:春秋有五色之統,蓋王者逾年建號……其以大歷十五年改為建中元年,所司準式,庶協履端於始載符皇極之義也。”

倒也不是郭映神機妙算,而是新君繼位無非就是這么個流程,并不值得大驚小怪。

不過當聽到建中這個年號時,他心里還是難免又起了波瀾,情不自禁又想到了?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轉賬?中的老兵郭元正那句“現在算起來……應該是建中十一年了吧。”

忽然有些感慨。

萬里一孤城,盡是白發兵。

生是漢家人,死亦大唐兵。

這一世,不要他們再如此命運罷。

郭映默默嘆息。

在他胡思亂想之際,楊炎又宣讀了三道詔書。

一道是?定兩稅詔?,一道是?令天下錢谷歸尚書省詔?,一道是?遣黜陟使分行天下詔?。

這三道詔書顯而易見的都是有強化朝廷聲威,加強中央集權的意思,不僅是朝堂上的百官,便是四方蠻夷以及藩屬國的使臣,亦是暗暗揣摩起這三道旨意其中蘊含著的深層意味。

以及重新審視起對唐關系是不是有更進一步的必要。

倒是郭映,心思很快就不再停留在這事兒上,而是移到了自己的終身大事上。

卻聽門下侍郎楊炎又宣旨道:“門下,天下之本,敕曰:古稱俯就。是謂通喪,恩之所加,禮亦有變。

太常少卿、忠武將軍、上輕車都尉、開國伯郭映,華胄恭仁,溫良美茂。當申下嫁之命,式寵舊勛之家。頃屬待年,俄聞在疚,以其倚門之訓,且在遺言;筑館之期,當從先近。

俾參秩於環衛,以承榮於湯沐。可云麾將軍起復左衛將軍員外置同正員駙馬都尉。”

殿中群臣聞言,目光瞬時聚焦到了郭映身上。

倒不是他們對于天子指婚,郭映尚公主意外,而是對他年紀輕輕就獲從三品武散官而震驚。

此子,怕是要在二十歲之前獲封冠軍大將軍了吧?

郭映倒是不會想這些虛的,但也不像面上這么鎮定自若,李適在元日大朝會指他為駙馬,那毫無以為是盛寵了,他日后要是背離朝廷。

那估計比司馬懿名聲還壞。

郭映心說世事怎么無常到這個地步,我一個天天想者“大丈夫當如是”“彼可取而代之”的貪亂者,怎么偏偏娶了公主,這不是成桓溫第二了嗎?

桓溫是遺臭萬年了。

我不會也步其后塵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区| 郎溪县| 治多县| 罗田县| 伊川县| 子洲县| 明星| 丹江口市| 长顺县| 明光市| 无为县| 聂拉木县| 靖西县| 吐鲁番市| 康保县| 丰宁| 中宁县| 安泽县| 镇平县| 招远市| 金门县| 龙山县| 班玛县| 沧州市| 凤台县| 双鸭山市| 宣化县| 丰台区| 诸城市| 潍坊市| 科技| 稻城县| 淳安县| 古浪县| 桐柏县| 宁河县| 喀什市| 南部县| 西藏| 连江县| 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