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頌在通天塔中休息了幾天,再次進入蜀山靈境,去做楊瑾劇情任務。
楊瑾是凌云鳳的曾祖姑凌雪鴻,轉劫之后,托身在姑蘇七里山塘一個姓楊的家中,看年紀只是二十來歲。
她有一件法寶叫做風火輪,又叫法華金剛輪,是神尼芬陀賜予的佛門降魔異寶,可以化作百丈金霞,不但速度超快,而且有主動護主功能。
施展起來,如銀雨旋空,飆輪電轉,稱得上是無堅不摧,無攻不克。
唐頌打算將那風火輪搶到手,與其它法寶融合,創造出傳說中的無敵風火輪,再與雙腳融合,那么他就可以像哪吒一樣,腳踏風火輪,瞬息萬里。
當他進入蜀山靈境的時候,駕著劍光,飛過南鄭,一入褒斜,便將劍光升高,直上青冥,運用慧目,定睛回顧。
見蟠家山近陽平關一帶,高山之上果然隱隱有妖云邪霧籠罩,而那嫉惡如仇的NPC楊瑾,很快就會出現,這是劇情任務的觸發點之一。
唐頌施展無形劍光,隱身升空,依然電射星流,往前飛走,不一會過完古褒斜道,飛上大自山。
因此山最高,前望岐山,如在眼底。沒過多久,果然瞧見楊瑾迎面飛來,一身道裝,身背劍匣,腰帶革囊,英骨仙姿,美如天人。
唐頌同時伸出雙手,左手昊天鏡,照住楊瑾,讓她暫時無法使用法術和法寶;右手九疑鼎,將她吸入鼎中。
他并不打算殺死楊瑾,只是從鼎中取出風火輪和其它一些法寶,用煉妖壺將其融合,果然生成一件叫做‘風火輪’的法寶。
此寶是兩個火紅色的輪子,籠罩著一層金光,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合二為一,以一化萬千虛影。可以當作乾坤圈來攻擊敵人,也可以用來趕路,速度超快。
唐頌本尊將風火輪與自己的雙腳融合之后,只需一踢腿,或者一個念頭,就可以將其召喚出來。
他先將楊瑾放出來,由雪姬施展大挪移術,送得遠遠的,再埋伏起來,留神觀看四周。
只見岐山鳳凰嶺那一帶的山峰,正值斜陽返照,云浮天空,凝紫搖青,山光如畫,氣候甚佳,看不出一絲一毫的妖氛邪氣。
比起太白山,自中天池以上,便云橫霧涌,氣象陰郁;絕頂之上,更是積雪不消,堅冰匝地,滿目荒寒之象,相差懸遠。
如果不是知道劇情,他絕不信有什么妖人在那里埋伏,設陣相待。
唐頌不敢有絲毫大意,飛過山頭時,連劍上光華也極力隱斂。偶然瞥見左側山凹里劍光隱現,便轉身定睛一看,頓時怒從心起。
原來下面山凹里有一塊盆地,向陽危崖之下有一個山洞,在洞前石臺上豎著大小數十面幡幢,當中木樁上綁著一個披頭散發的孕婦。
在香案前立著一個道人,正是五十年前追云叟白谷逸門下的孽徒畢修。
當初他叛師投邪,作惡多端,凌雪鴻為代追云叟清理門戶,到處搜拿,與混元祖師五臺派諸多妖人多結仇怨,后來遭到暗算,在開元寺兵解坐化。
若非恩師神尼芬陀憐鑒,與神尼優曇等人相助轉劫,讓她托生為楊瑾,二次從師,幾乎壞了道基。
凌雪鴻二世為人,重新修煉,此人正是罪魁禍首。
唐頌細一查看,那畢修一面用飛劍,護著一個形式奇古的漢陶罐,一面口中喃喃,掐訣念咒,正在布那十二花煞神罡。
原來,他是要抓裂孕婦,取腹中血胎,祭煉迷魂妖法。
唐頌一見,正想試下那風火輪的威力,便一踢腿,將兩個閃著金光的紅色輪子激射出來。
霎時間烈火熊熊,向畢修的頭上飛去。
下面妖道畢修已將法行完,一揚手,立時伸長丈許,要向當中孕婦腹上抓去,突然感到一股熱浪飛來,不禁大吃一驚,閃過一邊。
原來畢修當年因犯清規,不敢回山,叛師背道,投在混元祖師門下。
他為人機詐,見師父師母四處搜拿,自知正派諸位尊長道法高強,既犯眾怒,早晚遇上,本難幸免。
他知道赤身教主鳩盤婆,精于脫神解體之法,能在危急之間,指人代死,對方多大本領,輕易也查看不出。
于是,趁著鳩盤婆來會混元祖師之便,他再三背了人,苦苦哀求,得了傳授,苦練精熟,再下山,故露行藏。
凌雪鴻聽到別人說起他的消息,果然立即追去。
畢修心術更壞,出身正派,知道正邪水火不能并立,東海三仙的無形劍已將煉成,混元祖師終難免難,在他門下不過暫避一時。
一個不知進退,長此相隨,日后仍不免于玉石俱焚。
他又想出一個面面俱到的計謀,預先安排好一個替死鬼,特意將凌雪鴻引到五臺山下,施展脫神解體之法,指人代死。
凌雪鴻還以為孽徒伏誅,隨用五行絕滅散,將尸首化去。
混元祖師見新收愛徒慘死,凌雪鴻上門欺人,自然仇恨越深。
他卻鴻飛冥冥,隱過一旁,既給仇人樹了強敵,又可免卻異日殺身之禍。
果然所料不差,沒有多時,混元祖師就被東海三仙用無形劍斬殺,五臺山門下不少伏誅,他竟漏網。從此隱跡潛修,以為無人知曉。
那凌雪鴻有一個大仇家,名叫胡嘉,以前曾被她斬斷過一條右臂、三根肋骨,吃了大虧,幾乎廢命。
胡嘉一氣逃到岐山鳳凰嶺古墟洞中,潛伏不出,恨之入骨。
他自知不是凌雪鴻的對手,一意苦修,在古墟洞中用百煉精金,將斷臂和肋骨補上,還能飛出傷人,專破敵人的飛劍。
因此他隱了原名,自稱金臂行者。等到他去尋找凌雪鴻報仇時,她已在開元寺兵解坐化。
因胡嘉所學的是魔道,與鳩盤婆、許飛娘交好,常往鳩盤婆處論道求教,兩人關系很好。
后來,他從鳩盤婆那里,得知畢修代身假死避禍之事,又知道凌雪鴻已托生為楊瑾,便去找到畢修,告之此事,并收他為徒。
自拜胡嘉為師后,畢修被他索去生辰八字,時刻防備。如果畢修另投他人,將必死無疑。
兩人合謀,算出楊瑾所經道路,設下埋伏,暗擺妖陣,出其不意,暗下毒手。
另外還約上一個名叫九天勾魂神君萬谷子的妖道,帶上胡嘉,分別在歧山鳳凰嶺與蟠家山一帶埋伏相候。
從此,胡嘉便在歧山廢墟之下,暗設妖陣。
想不到楊瑾還沒出現,就遇見一個以前毫無恩怨的少年,一出手就是必殺技。
只要畢修被那風火輪上的金光烈火掃中,縱然能用魔教中的赤尸遁法僥幸逃得性命,也必是重傷無疑。
還算他臨危知機,應變神速,一見來勢猛疾,自知萬無幸理,顧不得再搶壇上的法器,急忙施展赤尸遁法,咬破舌尖,往上一噴。
立時法臺上生出一片血光,煙霧蒙蒙中現出許多與畢修身貌相同的幻影,四散奔逃,真身卻從血光煙云中逃走。
唐頌眼看敵人授首,還不知畢修已逃出圈外,只料是分身化形之法,立即以意念操縱風火輪。
那百丈金霞烈火,如奔流激湍般,向四方八面數百畝方圓分散開來,瞬息間將幻影、法臺一齊罩住。
他再喝一聲“疾”,屈指一彈。
金霞飆輪電御,疾轉數十次,一聲爆響,壇上法器首先破裂,氛煙凈掃處,所有法壇上的幡幢及一切法器等,全數絞為灰燼。
唐頌先見許多幻影,均被金霞籠罩,無一漏網,以為內中應有真身,不及逃遁,但事后仔細一看,幻影全滅,所毀之物各有痕跡,惟獨畢修尸首不見。
他才知中計,被畢修暗施妖法逃走。那風火輪如此快速,仍未使其伏誅,心中好生不快。
看來,要順利擊殺畢修的話,還是要動用青蓮心劍、昊天鏡或九疑鼎。
再看木樁上的孕婦,幸好逃過一劫,便施法將她送走,然后去尋畢修。
在唐頌放出風火輪的時候,那只金色蜂鳥就已依附在畢修的身上,哪怕畢修逃到天邊,也一樣可以找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