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王建民一行人來到一片森林,寂靜的松樹下,王建民的眼神又恢復了以往的那般細心和仔細。
他久久盯著那片森林,不愿意說一句話。黑暗很快籠罩了那片森林。漆黑一片的森林中只有鳥叫聲。燈光亮起,基地正式被廢棄。無數的人拿著斧頭爭先恐后的砍著樹。
助手身穿著一身白服瓜子臉。一看就像是白面書生。眉毛長得長長的,眼睛大大的,鼻子鼻梁低了一些。他的臉上滿是苦惱。王建明穿著一身綠色軍裝,他終于向保安隊長屈服了。
“這老松好大呀,多少年了?”王建民問。
“估計得有幾百年了吧,看這痕跡,從明末時期就發芽了。”助手用堅定的眼神回復他。
“你用斧子把它砍倒,用了多長時間?”王建民。
“多長時間?教授,你在逗我嗎?像這種級別的老師在這片樹林里是最常見的,您再問些什么?”助手有些不解。
“回答我說的話。”教授再次用堅定的語言問他。
“12分鐘。”助手說,平平淡淡的一句,卻把黃昏的酒偷了。邊說邊用土把那個長如猛蛇般的樹根埋了起來。
“真可惜呀,他從明末時期就發芽了。”王建明一般說著可惜,一邊仔細數了數年輪“足足325年,差不多吧,從明末清初就發芽了。”
“你鋸倒這棵樹用了多長時間?”教授在此問。教授眼含熱淚,只是想讓他記住這一時刻
“不到十分鐘吧。”助手用一個不堅定的眼神看了看教授,教授神圣的心里,在他心中出現了動搖,這個教授就是王建明,他一生為了所謂的民主和唯物主義,換來的卻是連一瞬間都無法容忍的語句,讓王建民心中已經有了冷冰冰的感覺。他現在巴不得離開這個鬼地方,繼續從事著,他能像幾乎堪稱審計的工作,即便最后沒有撐過,但他也可以被載入史冊,留名青史。
“它多少歲了?”教授再次問。
“不知道,數數它的年輪唄。”助手也跟著數了起來
“我數了,三百歲,三百多年啊,它發芽的時候還是明朝呢,它經歷過多少風雨,見證過多少事,可你只用幾分鐘就把它鋸倒了,你真沒感到什么?”教授最后問。
“你在為他感到惋惜嗎?在這里比這棵樹好的的樹多了去了。”
王建民沒有理他徑直的走了出去,走出了那片黑暗的森林。
第一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