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回家
書名: 重返激蕩時代作者名: 我是酒醉人自醒啊本章字數: 2521字更新時間: 2023-02-19 09:24:00
“好,我也知道了。我和你爸說點事情?!?
“???”顧雯雯有點沒反應過來。
于斌也不等后面的顧雯雯,徑直走到正和其他紙媒記者交流的顧偉祥面前,“顧叔叔,能問你個事情嗎?”
顧偉祥正好抽身出來,點頭,“只要我能幫忙。”
畢竟,采訪于斌,也是麻煩了對方,對方有點事情問自己,甚至稍微幫點忙,都沒有理由拒絕。
“顧叔叔,你知道雁城市哪廠家有滯銷貨?就是那種一直堆在倉庫、賣不出去的貨?!?
于斌對這件事情很上心,只是剛才采訪的時候,沒好意思提出來,剛才突然想到,正好問一下。對方是紙媒工作者,肯定采訪過不少上面的領導,也去過不少工廠,雁城市的人脈不會少。
“好像有這個印象,而且的確有幾家工廠存在滯銷貨,今年的現象特別普遍。”顧偉祥搜索了腦海中的記憶,同時問道:“你用來干嘛?”
于斌大喜過望,媒體人的確見多識廣,廣結人緣啊。
他連忙說:“我幫朋友問的,希望您能給我一些滯銷貨的信息,我朋友能幫忙處理一些滯銷貨?!?
“真的嗎?有些工廠還找我們報社刊登求助信息,不過,你確定你朋友都要嗎?”
“也不是都要,肯定是質量好,價格合適,能賣得出去的。”于斌也不敢保證,說道:“得要看朋友要不要。你能給我那些工廠負責人的聯系方式和地址嗎?”
“聯系方式都在報社和家里,你知道我家的地址,也知道我家的電話吧?”顧偉祥面帶笑意,但于斌看不出來是什么含義。
什么意思?之前還打啞謎,說對我聲音有點耳熟,夸自己有書生氣,出口成章,結果是都知道了!
這些記者,真是看不懂內心!
其實,不是顧偉祥對于斌的聲音熟悉。
而是,昨晚顧偉祥聽到自己女兒接了兩通電話,看著女兒通紅的臉部表情,也明白了電話里的內容。后面,他那媒體人八卦的心思藏不住了,站到旁邊聽了幾通電話,隱約有洋文的聲音傳來。
于是,他便有了印象,但是不確定是不是于斌。
也怪于斌太過敏感,從打斷顧雯雯那句“也許昨”開始,有職業嗅覺的顧偉祥確認,昨晚一定有于斌的一通電話。
于斌也不在乎了,臉不紅心不跳地說道:“不知道你家的地址。”
顧偉祥剛想從自己胸前的口袋拿出筆,結果又轉換語氣道:“你哪天需要的時候打電話吧,或者我叫雯雯送給你。”
“......”于斌有點心累,這防著自己呢,又不會偷你家東西,“我明天就需要,已經和朋友商量好了?!?
“那正好,我們的錄音筆不是沒電了嗎?今天的采訪內容應該沒有詳細記完,明天可能再找你,正好我再把聯系方式都送你手上。”
這位貌似面冷心熱的顧老爸,城府不小呢,不就是半夜打個電話嘛,至于向防賊一樣?
今天的“于隊長”白當了,把自己當英雄采訪,又把自己當賊防......
于斌也只有作罷,不過,他還有另外一個問題要問,“叔叔,你們報社需要小說嗎?”
“小說?什么樣的小說?你寫的?”
顧偉祥所在的瀟湘報主要報道一些湘南省內的新聞、生活資訊和國內大事,當然報紙的某一欄也在幾年前開始刊登小說。
前些年,由于金庸、古龍的武俠熱,瀟湘報也有模有樣地學著刊登省內武俠作家的小說,比如有嶺南武俠大腕之稱的戊戟的小說,但是,近些年來,由于盜版橫行,武俠小說大多以整書出售,一章兩章的刊登在報紙上已經很難吸引讀者。
瀟湘報的總編已經有撤換小說連載專欄的想法。
但是,總編卻依然詢問報社各個責任編輯的意見,有沒有保留的必要,比如,換個題材,用短篇小說替代長篇武俠小說,既能保留專欄,也許還能開拓出一個新的篇章。
目前,他們正處于尋找這類小說的過程中。
顧偉祥聽到于斌問到自己工作上的事情,不免留意起來。
于斌面對詢問,應聲,“有好幾篇,都我寫的?!?
“能拿過來看看嗎?我們只要短篇小說,長篇可能現在不太受歡迎。而且,一些敏感言論的小說也過不了總編那一關?!鳖檪ハ檎f道。
那時候稍微大型的報紙文刊,不會接受一些涉證涉黑的小說,至于帶顏色的小說,要看描寫的細不細致,太細致了,直接砍掉。
倒是一些小型的雜志,會出版一些描寫足夠細致的刊物,甚至,那些刊物的封面還會用只穿三點式泳裝的粉紅女郎做封面吸引讀者。
某些盜版刊物,甚至整篇都是五顏六色,當然,某個顏色更多是了。
就是二十一世紀,還能看到一些類似的刊物。
就算現在,你想淘當時的老書,去某寶某東搜一下人與自然或者東方魅力等二手書,也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于斌見有希望,立馬回答,“不會的,我保證思想正確。我再把小說潤色一下,送給你看,隨便拿那些廠家的聯系方式?”
“好?!鳖檪ハ榍笾坏茫凑F在正是改版、四處求稿期間,自己能夠找來一些精品稿件。到時,小說連載的版塊,他就能拿下,還有可能競崗升職加薪。
顧偉祥甚至旁邊正在傾聽的顧雯雯說道:“把我們家地址寫到你筆記本的紙上,給于斌同學。”
顧雯雯“???”。
于斌“......”。
......
下午6點半,終于從市場里面脫身。
于斌漫步在芙蓉路上,此時下班潮起,人們騎著自行車從路邊經過,看著穿著藍白服裝工人們,于斌想到了自己的老爸老媽。
從于斌記事起,老爸就一直雁城市蓄電池廠工作,老爸的下班時間很不固定,因為他是貨車司機。每每遇到老爸半夜還不回家的時候,老媽都會背著自己在路上張望??粗谝估镉惺蛛娡擦疗?,然后走過,手電筒又亮起,然后又走過。這是于斌對黑夜最早的記憶。
稍大一點,他也會打著手電筒等老爸,甚至也和老爸有了默契,如果有電筒對著自己閃三下,那肯定就是老爸。
有時候,老爸會帶著于斌去工廠,他就在老爸開的那輛貨車上,握著方向盤,“嘟嘟嘟,開車了,開車了,爸爸,我會開車了?!倍习峙d起的時候,真的開著貨車,圍著廠內繞一兩圈。有時候,那些看起來嚴厲的大人,還會在自己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好”中,讓老爸帶自己多跑兩圈。
后來讀中學了,和老爸的交流少了。只知道,老爸哪天回家晚了,就代表老爸很累,最好不要打擾,慢慢地,交流也少了。平時大多數事情,都是和絮絮叨叨的老媽說。
老媽倒是每天按時上下班,每天早上做弄好于斌愛吃的早餐,晚餐給于斌最好的營養。有一段時間,于斌正在猛長,特別喜歡吃雞鴨,于是老媽基本上半個月給他燉一只雞鴨。吃到后來,于斌都開始討厭雞鴨肉。
而后,老媽發現于斌喜歡吃煨肉,于是便切碎了肉,去樓下砌了一個專門的柴火灶買來荷葉弄煨肉。
前世,于斌大學畢業后,爸媽去了粵東省發展,老爸從貨車司機變成了一名駕校教練,老媽也成了家庭主婦,但總是閑不下來。
更讓老媽閑不下來的是,成人后的于斌,感情總是不順,讓操心的老媽很早就白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