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這也太輕松了吧?
- 朕有自傳,強勢點怎么了
- 不見皨空
- 2024字
- 2023-02-02 08:05:32
“皇上只是將折子留中并沒有理睬。”
頓了頓,周應元有些憂慮的說道,“但,爹爹,皇上這個舉動,雖然不是贊成之意,但也沒有任何反對的意思呀。”
“而且,爹爹,如果任由這股彈劾之風繼續下去,皇上御案上的奏折只怕會越來越多,遲早是要出事的呀!”
周應秋看看魏忠賢,見他面色陰郁,一言不發,目光游移不定,知道他此時正自思慮,不敢打攪,書房內登時安靜下來。
“應秋,你覺得咱家現在應該怎么行事?”
“孩兒覺得,爹爹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敝軕锵肓讼耄斏鞯鼗氐?。
“哦?東風?指的是什么?”
“皇上的恩寵!”
周應秋瞥了一眼魏忠賢,見他一副聆聽的神色,方才繼續說道,“沒有皇上的恩寵,有也是沒;有了皇上的恩寵,沒也是有。”
魏忠賢聽了這話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自己正是因為熹宗皇帝寵信與縱容才成了權傾朝野、炙手可熱的九千歲。
“既然有人上疏彈劾老咱家,那咱家就隨了他們的心愿!”說著一聲吩咐:“應秋,替咱家寫一封辭文!”
“啊?!”
這話如同晴天霹靂,炸得周應秋渾身顫抖,“爹爹,這....”
“寫!”
魏忠賢不容置疑的說道。
..................
次日,
乾清宮。
徐應元抬首見朱由檢頂著熊貓眼看著御案上的奏折。遲疑再三,額上冷汗都淌了下來,可還是徘徊不敢上前言語。
“有什么事,說!”
朱由檢皺了皺眉,仍然埋首于‘崇禎的悲慘世界’,并未抬頭看他一眼。
“陛下,再過半個時辰就要上早朝了,是否讓人過來替陛下洗漱、傳膳?”
???
朱由檢聞言一愣,隨即長長嘆了口氣。
他現在總算是對寢食難深有體會了。
自己翻看了一宿,對自己有用的線索寥寥無幾。
魏忠賢并沒有自己想到那么難鏟除,不然書上也不會用不費吹灰之力來形容,只是通過最后那段的敘述,似乎自己在后悔。
朝臣并沒有他們表現出來的那么好,不然自己也不可能換了這多朝臣還是找不到一個能用的。
自己面對困擾大明幾代皇帝的遼東問題,選錯了人選和方法。
皇太極兵臨城下,自己要舉國起兵勤王才能保住京師,那么三大營只怕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但,
朕好歹在位十七載,這么厚的一本書冊,你就寫這么點東西?
這河里嗎?
深井病?。?
“唉!”
嘆了口氣,朱由檢摸了摸屁股底下的皇位,真的是總有刁民想害朕?。?
隨后,略抬首,吩咐道:“今日早朝免了吧!”
“遵旨,皇上需要用早膳嗎?”徐應元趕忙應道。
“傳吧!”
很快,熱騰騰的食物端到了自己面前,朱由檢心不在焉的吃了一口,隨即神色就是一僵。
忘了洗漱了....
這個徐應元心思的確不如....
遲疑片刻,朱由檢神色古怪的開口說道:“徐應元,你也伺候一宿了,下去休息吧,讓王承恩來當值吧!”
“奴才遵旨!”
徐應元有些疑惑于朱由檢的關心,但是皇帝話就是圣旨,自己得不折不扣的執行。
乾清宮御書房內,徐應元走后,朱由檢雙手抱臂,思索著如何自救的辦法。
魏忠賢雖然不足為懼,但也不得不防,內廷需要收買人心。
要想保住自己辛苦建立的威望,不靠勤王退敵,三大營需要重新整頓,那么勛貴勢必要重新洗牌了。
既然朝中袞袞諸公指望不上,那么騰鳥換籠也勢在必行了。
好家伙,齊全了,
支撐如今大明的運轉的三駕馬車。
若讓他們連起手來,自己豈不是創業未辦,而中道崩殂?
如今看來,只能一步步來,要想三管齊下,自己實力還遠遠不夠啊!
朱由檢無奈的搖搖頭。
............
朱由檢不過睡了片刻,便猛然驚醒。
王承恩跪在地上替他理好袍角,輕輕說道:“皇爺,可要.....”
正說話間,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至近,打斷了他的話語。
“慌慌張張的做什么?沒瞧見皇上在小憩嗎?難不成后面有鬼在追著你跑,連宮中的規矩都忘了。有什么事?快說吧!”
王承恩趕忙起身,三步并做兩步上前低聲訓斥著殿門口的小太監。
小太監傾身上前耳語了幾句,便被他摒了回去,“知道了,你先下去忙你的?!?
朱由檢微微抬首,漫不經心的問道,“怎么了?”
“回稟皇爺,司禮監秉筆太監魏忠賢殿外覲見!”
還真是經不起念叨呀!
“朕又沒宣他,他來干什么?”
“回稟皇爺,魏公公說有事求見!”
“宣!”
想到某種可能,朱由檢開口說道。
片刻,魏忠賢進入殿內,就直挺挺的跪了下去,等他做完參拜禮。
朱由檢這才身子向后一仰,擺出個舒服的姿勢,伸手虛扶一下,說道:“起來吧!”
魏忠賢沒有起來,反而匍匐拱手,“啟奏陛下,老奴有疏奏,”說完從袖中取出雙手呈上,“老奴,請辭東廠廠督與司禮監秉筆之職?!?
朱由檢:“噗??!”
口中的茶水一下子全部吐了出來,朱由檢呆若木雞!
好家伙!
這未免也太不費吹灰之力吧?!
“皇爺!”
“陛下!”
朱由檢剛一口茶水噴出來,王承恩魏忠賢兩人全都被嚇了一跳,心神俱震,顧不得什么禮儀,迅速上前。
“咳咳咳....”
“朕無礙,只是嗆到了而已?!?
聞言,兩人瞬間松了口氣。
沉默片刻后,
朱由檢并沒有接他原來的話茬,而是緩緩說道:“宣,賜寧國公魏良卿丹書鐵券?!?
自己侄子得了丹書鐵券,但魏忠賢并不開心,反而頭上滲出一層細密的汗珠,也不顧君臣之儀,抬起頭,可憐巴巴地望著帝位上的朱由檢。
他不是笨蛋,更不是嫌棄丹書鐵券是個空頭支票,而是知道一句古話:禮下于人,必有所求。
朱由檢送的東西,哪里是那么容易收的?
他提的要求,說不定把自己的項上人頭奉上,都沒辦法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