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產品規格書
- 黑科技創業:我真是造手機的啊!
- 宅系阿川
- 2601字
- 2025-04-30 09:35:00
遠途電池實驗室。
“不過以后有機會,咱們可以出一款玻璃背板橙子手機,把凝華物的弄成微晶體嵌進去...”
陳默從技術角度,分析了一下方案的可行性。
“那不就跟撒了把星星在手機殼里似的?”趙鐵柱甩著微濕的胳膊湊過來:“陳哥你說,這要是在陽光下,會不會亮得能晃瞎人?”
“還撒了把星星晃瞎人,你當喂你家雞呢?”
陳默用試管收集了一些殘留的凝華物,觀察著這種藍色,顏色的確很不錯。
“得給它起個好聽...”陳默默默瞥了趙鐵柱的一眼,強調:“而且...得是正經名字!”
這...要不,還是自己來。
參考后世友商的天空色、花瓶色、地域色命名方式都行。
藍光在玻璃壁上碎成星芒...
陳默暗想:叫‘電解質藍’會不會太不嚴謹了,‘大分子靛’似乎又不太準確…
而后,他看向用食指擦著鼻翼的鐵憨憨--趙鐵柱。
“你小子來起個名字吧,我幫你把把關!”
趙鐵柱咧著嘴:“就叫星空藍唄!跟我前個月在夜市買給田...額..的一個小玩意一樣,那些城里老...額小姑娘一定喜歡!”
這年頭做生意的人都懂,還是老娘們和小姑娘的錢好賺。
陳默在記錄本“星空藍”三個字上畫了個圈,旁邊標注:需解決微晶體穩定性和申請外觀配色專利。
而后,陳默記錄完安全測試放在最后的穿刺實驗數據,目前已經報廢了10塊原型電池了。
嗯!穿刺實驗肯定要最后做啊!
不然五塊電池一穿刺就全廢了,還怎么做其他安全項測試。
安全測試數據全部記錄完畢,陳默終于得到了自檢的全部測試數據。
趙鐵柱打掃完實驗室之后,陳默擺擺手,讓他去休息吧!
正好這小子跟遠途的保安老劉混熟了,從人家那搞來了折疊床和體育課的海綿墊,加上小枕頭和小毛毯,睡起來的倒是沒之前難受了。
不知怎么地,趙鐵柱催了陳默幾次睡覺之后,陳默依舊趴在實驗臺那邊寫資料。
他最終有點生無可戀的躺在折疊床的墊子上,抱著小枕頭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
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會長眠。
要是趙鐵柱現在借老劉的小電驢趕過去,至少還能跟田寡婦玩一兩個小時呢!
...
實驗室里,即使趙鐵柱再不情愿,也慢慢的睡著了。
陳默看了他一眼,悄悄的關掉了前邊的燈,只留下自己實驗臺這一側的一盞孤燈。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爬上實驗臺時,陳默還在那一盞孤燈下,用自己那臺二手筆記本寫著氣態鋰電池的測試報告。
寫到《氣態鋰離子電池產品規格書》的末頁的時候,陳默想了想,又補充了一行小字。
【注:本數據集含未公開特征參數,屬內部敏感數據,未經授權嚴禁外傳。】
趁著還有一段時間,陳默又檢測起這份《氣態鋰離子電池產品規格書》
電池類型:手機氣態鋰離子電池(預設編號:C-LiQ,即橙子-鋰電氣態)
規格/尺寸:方形--50mm×30mm×5mm(與同期諾機亞BL-5C電池類似)
重量:15g(比市面同體積的手機液態鋰電池輕35%)
外殼材質:鋁合金外殼(耐高溫、防爆封裝設計)
額定容量:800mAh(3.7V,0.2C放電)
額定電壓:3.7V
限制電壓:4.2V±0.05V
能量密度:48Wh/L(約為同期市面手機鋰電池的一半)
循環壽命:3000次(容量≥80%,25℃環境)
輸入接口:mini B-USB 2.0(兼容標準接口,即現在功能機主流的大梯形接口。)
滿充時間:≤30秒(需環境溫度15–25℃,超出范圍自動降速)
滿充能量:3.0Wh(800mAh× 3.7V)
充電效率:92%(8%的能量損耗以熱能形式釋放,內部氣態電解質凝華部分升華吸熱)
正負極標識:
+:陽極(金屬鋰聚合物復合電極)
–:陰極(高導電性三維多孔石墨)
生產日期:2010年5月
批次號:C-LiQ-2010-000
執行標準:橙子科技氣態鋰電池標準(當前未有GB標準,執行企業內部標準)
警示:充電時,禁止加熱外殼溫度至120℃以上,易發生爆炸。
禁止:拆卸、穿刺、浸水或暴露于>80℃,-40℃>環境,易對電池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壞。
注:本數據集含未公開特征參數,屬內部敏感數據,未經授權嚴禁外傳。
檢查了一遍這份報告沒有錯漏之后,陳默又檢查了一遍實驗室電腦里留存的數據,確保自己留下的沒有有效數據。
實際對方真想復刻工藝,也有些困難,沒有數據篩選標準,因為有效數據陳默都是單獨在自己那臺二手筆記本上模擬。
就好比你有12、65、46、46、4、6、19...總共137個數據。
這其中有37個錯誤數據是需要排除的,但我不告訴你需要排除那37個數據。
假設你千辛萬苦的真排除了37個錯誤數據,現在剩下的100個正確數據,要排列出先后順序,還有加減乘除四種組合工藝。
最后這100個數據,你要得到253這個數,你怎么算?
在真正的超過1000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出現之前,陳默不覺得能有人用逆向工程硬破解,搞出氣態電解質的合成環境控制模型。
換句話說,我都有超過1000比特這種量子計算機輔助了,我去開發別的新電池不香嗎?
就算逆向出了環境控制模型,那封裝工藝呢?還有那個硼類聚合物催化劑的配方呢!
現在氣態鋰電池的工藝方面,防止泄密的就兩個工藝節點,一個是合成環境控制模型,另一個就是封裝工藝了。
物料方面的防泄密,那自然就是硼類催化劑的配方了。
專利上,陳默申請的只是硼類催化劑,這個物質在氣態電池催化劑方面的專利,可沒有公開配方。
這就像是一道大雜燴,你能看出一部分原料,但未必是所有,而且中間過程怎么加工你也不清楚。
這么一來,系統自帶的防泄密節點就有封裝工藝和催化劑配方兩個,陳默靠著自己搞定的氣態電解質合成控制模型就是第三個。
氣態鋰電池的封裝工藝,不同于液態鋰電池的涂布法(即將液態電極漿料均勻涂覆在集流體表面,干燥后形成固態電極層)。
它是真空環境下,將處于超臨界狀態的氣態電解質與電極材料通過微米級微孔陣列同步封裝到特制鋁合金外殼。
形象一點來說,把現在市面主流的液態電池比作是一個“瓶子”的話。
快充這個液態電池,那就需要外面配一個電荷泵加壓。
而氣態電池內部,卻是更像存在很多納米級真空的小瓶子,自己沒帶電荷的時候就自帶負壓。
這也是它能用普通充電器,還能實現極速充電的原因。
陳默耐心的檢測了一番,確保遠途電池實驗室的電腦里,沒有遺留有效數據和工藝參數。
陳默把那10塊測試報廢的電池,則是放進了廢料箱帶走。
至于剩下的10塊“精品”原型,那當然是用一個小號電池箱包裝好。
這10塊是要拿去送檢,另外,最初誕生的那塊屎上雕花的原型,陳默則是留下,準備做個紀念。
對了!陳默這段時間都忘了老王了,還有一份賭注等著自己去取呢!
氣態鋰電池,這絕對是劃時代的產物了,陳默就不信老王找來的什么專家,能歪曲事實。
不服?你也去找一塊30秒充滿的800mAh的手機電池來造假啊!
可以說,這個世界以后有人但凡提起30秒充滿的電池,都繞不開氣態鋰電池。
你的手機充滿只要30秒,用的氣態鋰電池吧?
哪家的?
當然是橙子的咯!
陳默都能想象到用戶,講出橙子時自豪的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