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無底洞之謎04
- 西游記文學研究2022
- 午清風
- 3548字
- 2025-01-26 11:19:36
《西游記》講的是唐僧取經的故事嗎?我想不是的。原文第20回:
三藏道:“貧僧是東土大唐和尚,奉圣旨,上雷音寺拜佛求經。適至寶方天晚,意投檀府告借一宵,萬祈方便方便。”那老兒擺手搖頭道:“去不得。西天難取經。要取經,往東天去罷。”三藏口中不語,意下沉吟:“菩薩指道西去,怎么此老說往東行?東邊那得有經?”……靦腆難言,半晌不答。
老人家已經暗示唐僧去西天取經是錯誤的。原文第91回:
四眾正看時,又見廊下走出一個和尚,對唐僧作禮道:“老師何來?”唐僧道:“弟子中華唐朝來者。”那和尚倒身下拜,慌得唐僧攙起道:“院主何為行此大禮?”那和尚合掌道:“我這里向善的人,看經念佛,都指望修到你中華地托生。
靈山附近的人都積極向善、吃齋念佛,只為了投胎到東土。他們告訴唐僧:你來這里干什么?我們都巴不得投胎去你那里呢!唐僧聽了不知道有多尷尬。
觀音說只有如來的大乘佛法可以超度亡靈,實際上,唐僧在雙叉嶺就已經幫助獵戶劉伯欽的父親超度亡靈。從取經開始到取經即將結束,作者一直在暗示大家:唐僧取經其實是一個騙局。
所以唐僧西行的目的不是在取經,而是在完成如來擴張的計劃。唐僧雖然善良但是不傻,在西行路上,他多次對孫悟空執行的路線表示懷疑,與領路人孫悟空多次爆發沖突。直到“真假美猴王”事件爆發后,唐僧不敢再對孫悟空有意見。
唐僧前世是金蟬子,金蟬子聰明睿智(原著第12回,觀音稱金蟬子為明智金蟬),如來騙不到他,而且他對如來也不太尊重,只好讓他沉睡在唐僧體內。
《西游記》與其說是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不如說是金蟬子成佛的故事。唐僧在取經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和唐僧沒有任何關系,解決問題的都是孫悟空。唐僧取來的真經,自己一個字都沒有看,扔給李世民就走了。
在取經路上,唐僧唯一的困難就是遇到了前世的情人——地涌夫人金鼻白毛老鼠精。唐僧也親自解決了問題:親手把孫悟空變作的蘋果送進了老鼠精的肚子里。
在取經路上,唯一被唐僧傷害的人,竟然是自己心心念念了五百年的情人。為什么唐僧這么無情,要置千嬌百媚的老鼠精于死地?
老鼠精在黑松林和在無底洞的想法不一樣,原文第80回如下:
卻說那怪綁在樹上,咬牙切齒道:“幾年家聞人說孫悟空神通廣大,今日見他,果然話不虛傳。那唐僧乃童身修行,一點元陽未泄,正欲拿他去配合,成太乙金仙,不知被此猴識破吾法,將他救去了。
這時的老鼠精不知道唐僧是金蟬子轉世,也不知道他在人間修行了十世,僅僅知道唐僧是童身修行。對老鼠精來說,唐僧只是一個童子身的和尚而已,并沒有什么特殊之處。拿唐僧來修煉,這是老鼠精在黑松林時的想法,符合第80回的標題“姹女育陽求配偶”:求偶的目的是為了得到元陽。
到了無底洞就不一樣了,原文第82回如下:
妖精真個換了,且暗喜道:“好和尚啊!果是個真人!一日夫妻未做,卻就有這般恩愛也。”那妖精喜喜歡歡的,把唐僧親敬。
而第83回也清楚地寫到老鼠精的目的是:要取元陽成配偶。
與黑松林時的想法不一樣,此時的老鼠精要唐僧的元陽不是為了成仙,而是為了做夫妻。老鼠精不但要和唐僧做一對真實的夫妻,而且還要成為一對彼此恩愛的夫妻。這是為什么呢?
接著上一回,當老鼠精走進鎮海禪林寺時,和尚都來觀望。其中有七八十個小和尚,相當于七八十個小唐僧,老鼠精肯定難耐激動心情。那還要唐僧干什么?而且還有孫悟空,孫悟空很厲害她是知道的。我想老鼠精已經對唐僧沒有太大興趣了。原文第81回如下:
行者道:“還到這里吃他飯哩!你去天王殿里看看那女子在否。”眾僧道:“老爺,不在了,不在了。自是當晚宿了一夜,第二日就不見了。”
老鼠精當天夜里便不辭而別了。推測老鼠精吃了兩個和尚,達到目的后便回家睡覺去了,然后白天繼續出來,在附近監聽或者監視唐僧和孫悟空,晚上繼續作案。
表明在老鼠精心中,有了這么多小和尚后,唐僧并不重要了;還有一件事情,就是老鼠精不會輕易在外面過夜。結合她在無底洞的表現,老鼠精和她的姐妹們都很正派,老鼠精不會隨便在外面過夜,因為她的名字叫地涌夫人,是一個曾經有過老公的女人。
唐僧住進了鎮海禪林寺里,第二天便病了,一連躺了三天才醒來。醒來后,唐僧第一句話便是:
“悟空,這兩日病體沉疴,不曾問得你,那個脫命的女菩薩,可曾有人送些飯與他吃?”行者笑道:“你管他怎的,且顧了自家的病著。”
如果唐僧不是對老鼠精日思夜念,病了三天,醒來后第一句話,怎么會問孫悟空有沒有人給她送飯吃。這是唐僧應該關心的事情嗎?
唐僧第二句話更是語驚四座,他不想去取經了。原文如下:
長老滴淚道:“我寫著:臣僧稽首三頓首,萬歲山呼拜圣君;文武兩班同入目,公卿四百共知聞:當年奉旨離東土,指望靈山見世尊。不料途中遭厄難,何期半路有災迍。僧病沉疴難進步,佛門深遠接天門。有經無命空勞碌,啟奏當今別遣人。”
唐僧要孫悟空給李世民帶信,意思是:當年我領旨去西天取經,沒想到中途遇到災難,我現在得了病走不動了,請陛下安排其他人去完成取經任務吧。
唐僧以生病為由,想放棄取經。唐僧不可能生病的,因為他吃了人參果,就算得病,他也不會死。這點孫悟空和他都很清楚。而且此時正是初夏,得風寒的機會很小。這是唐僧第一次得病,多少次風餐露宿,唐僧都沒有問題,多少次艱難險阻,唐僧也沒有放棄取經,今天是怎么回事?
豬八戒聽了很高興,趕緊給師父買棺材吧。孫悟空說:
“呆子又胡說了!你不知道師父是我佛如來第二個徒弟,原叫做金蟬長老,只因他輕慢佛法,該有這場大難。”
接著孫悟空又說:
“你那里曉得,老師父不曾聽佛講法,打了一個盹,往下一失,左腳下躧了一粒米下界來,該有這三日病。”
唐僧的前世,以及他在靈山的往事都被孫悟空說出來。孫悟空是什么意思,應該問作者是什么意思,說這些話有什么意義呢?連豬八戒都不相信唐僧生病,是因為前世金蟬子不認真聽課左腳下躧了一粒米導致的。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孫悟空無意中說了一粒米,唐僧可能聯想到了老鼠精,唐僧懷疑孫悟空可能知道他和老鼠精的往事,唐僧的病瞬間治好了。原文說:
三藏道:“我今日比昨不同,咽喉里十分作渴。你去那里,有涼水尋些來我吃。”行者道:“好了!師父要水吃,便是好了。等我取水去。”
聽到孫悟空的話,剛才還在尋死尋活的唐僧,立刻表示自己的病已經好了。很明顯,唐僧得的是心病。
唐僧的九九八十一難中有“松林救怪、僧房臥病、無底洞遭困”。這三難連在一起,表明都是由老鼠精貢獻的,所以唐僧得的心病是因為老鼠精,否則不叫“難”。
老鼠精有隔空傳音的本領,只要她愿意,她可以聽到很遠的聲音。作者為什么要孫悟空說出唐僧是金蟬子轉世。我想他的目的,就是要讓老鼠精知道這件事情。
三天時間,老鼠精已經吃了六個小和尚,這個時候才知道唐僧是金蟬子轉世,她在人間等候了五百年的情郎已經成了唐僧。老鼠精內心可謂五味雜陳。我想從這個時候開始,老鼠精的目的是要抓唐僧回去成親了。
當孫悟空得知寺里有六個小和尚被吃,立馬提出要去降妖。唐僧的表現很有意思,原文第81回如下:
行者道:“有個妖精在這寺里,等老孫替他捉捉。”唐僧道:“徒弟呀,我的病身未可,你怎么又興此念!倘那怪有神通,你拿他不住啊,卻又不是害我?”
行者道:“你好滅人威風!老孫到處降妖,你見我弱與誰的?只是不動手,動手就要贏。”
三藏扯住道:“徒弟,常言說得好,遇方便時行方便,得饒人處且饒人。操心怎似存心好,爭氣何如忍氣高!”
孫大圣見師父苦苦勸他,不許降妖,他說出老實話來道:“師父,實不瞞你說,那妖在此吃了人了。”唐僧大驚道:“吃了甚么人?”行者說道:“我們住了三日,已是吃了這寺里六個小和尚了。”
長老道:“兔死狐悲,物傷其類。他既吃了寺內之僧,我亦僧也,我放你去,只但用心仔細些。”
唐僧不同意孫悟空去降妖,他知道孫悟空要抓的妖精是老鼠精,也知道老鼠精柔弱,根本不是孫悟空的對手,所以唐僧對孫悟空又拉又扯,阻止他去降妖。作者為了表達唐僧焦急的心情,文中用了“苦苦”和“不許”四個字。
唐僧雖然很善良,但是痛恨妖精,每次孫悟空去降妖,唐僧都是極力贊成,這次怎么回事?孫悟空最后忍無可忍,說妖精吃了六個小和尚。
“六個小和尚”非常關鍵。注意,是六個“小和尚”不是六個和尚。我想唐僧已經猜到了老鼠精在干什么。此時的唐僧應該是萬念俱灰了,金蟬子一直懷疑老鼠精是否真的在用童男修煉,現在他已經知道了。
老鼠精肯定認為唐僧已經失去了金蟬子的記憶。當時在黑松林第一次見面時,只有他們兩個人,如果唐僧認出她,正常情況下,應該會告訴她。所以老鼠精第四天晚上繼續出來找小和尚,因為這種機會太難得:有人有場地有時間。老鼠精永遠都不會知道,這其實是如來安排好的。
接下來便是孫悟空和老鼠精這對師兄妹的精彩較量:一個要保唐僧去西天取經;一個要奪回原本就屬于自己的情郎。
孫悟空和老鼠精意志都非常堅定,不達目的絕不罷休。夾在這兩人中間的唐僧呢?我想應該是痛苦萬分吧!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