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蠻進化2:贏家法則
- (美)蒂姆·S.格羅弗等
- 6601字
- 2023-01-04 18:30:25
失敗是統治者通往成功的墊腳石
1995年某夜,芝加哥公牛被奧蘭多魔術擊敗,告別季后賽。那晚,我陪喬丹在漆黑的聯合中心球館一直坐到凌晨三點。兩個月前他剛重返籃球場;之前是他的首次退役,期間經歷了一次短暫的職業棒球生涯,過去的一年發生了太多的事情。
他穿著西服打著領帶,四下打量了一番這座開賽不久才修繕竣工的全新球館(在原先頗具傳奇色彩的芝加哥體育館基礎上)說:“我恨這座該死的球館?!?/p>
“是你締造了他。”我回答。
在那一系列比賽期間,有些奧蘭多魔術的球員說他不像是原先的23號,他的確已不再是。他穿了45號球衣,根本還沒準備好,這一點我比任何人都清楚。他的耐力、投籃……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恢復到人們早已習慣看到的那種卓越水準。
可想而知,人們會說:“他的棒球生涯失敗了,復出籃壇失敗了,整個職業生涯都失敗了。邁克爾·喬丹完了?!?/p>
他們當然錯了。統治者完沒完,誰說了都不算,只有他自己。
那場比賽結束時,在與所有球員握完手離開球場前,他給魔術隊發出了這樣一個信號:好好享受這場勝利吧,因為這種好事不會再有第二回。
然后他換回了23號球衣,緊接著的那個賽季,他率領公牛隊取得了創NBA紀錄的七十二場勝利,并贏得復出之后三枚總冠軍戒指中的首枚,而在他“失敗”之前,他已經拿下了三枚。

喬丹與隊友手捧獎杯,慶祝公牛奪得三連冠
失敗?你狀態最差的時候也強過別人狀態最好的時候,也叫失???我沒法理解這種概念。所有的首次嘗試都沒能成功,就意味著“失敗”?難道讓你從頭再來繼續努力直至成功不是件好事嗎?怎能叫失???
多數人認為的失敗,統治者卻將之視作機會加以掌控,最終化為自身優勢,完成別人所謂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只有2%的成功概率,他也會冒那98%的風險,只為展示自己敢于接受挑戰,嘗試別人不可能做到的事。這或許得耗幾年時間,期間所盡的努力他人難以想象,但統治者最終仍會接受挑戰,讓事情朝著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他必須這樣做,這是他唯一懂得走的一條路。這樣不行,我們得那樣做;那樣行不通,我們可以這樣走。你能準備多少條道?你能開辟多少條路徑讓自己最終不至于翻進溝?如果真掉了進去,你又有多少辦法能幫自己解圍?
之后,喬丹成為夏洛特山貓隊老板和總經理,廣受爭議,這引起了我的興趣。當了四年的小股東之后,喬丹于2010年成為山貓隊的唯一投資人,成為首位控股NBA球隊的前NBA球員。

喬丹在奮力突破活塞的防守
很快,批評家猛然將炮火轉向球隊的糟糕表現,質問山貓隊的失敗會不會令喬丹之前留下的輝煌黯然失色,還拿他與其他躍升至管理層的前球員做對比。“拉里·伯德!喬·杜馬斯!杰里·韋斯特!”這些杰出的高管為他們各自效力的球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區別在于:他們全都是為別人效力,喬丹在為自己工作。那是他自己的投資,那扇門上刻的是他自己的名字。受雇于人干一份你終將自愿或非自愿離開的工作,與擁有一項之前從未有前NBA球員做到過的事業,兩者有著天壤之別。挑戰一項之前從未有人嘗試過、成就過的事業,何談失???
經歷了慘不忍睹的2011—2012賽季之后,他沒有責怪任何人,對球隊的表現承擔起全部責任,并表示自己必將設法使球隊走出困境。隊里最好的球員居然是球隊的老板,那又怎么樣?他在賽季后回應記者說,“我絕不想成為史上最失敗的球隊老板”,你得相信他。
說簡單點:只有你決心失敗,失敗才會真的到來。在此之前,你仍總會想方設法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格羅弗在指導韋德訓練
統治者絕不承認失敗
德懷恩在季后賽膝部嚴重受傷拒絕退場,科比身上多處受傷包括輕微腦震蕩,仍拒絕下場觀戰,那就是拒絕失敗的決心。一旦出發,就永遠在路上,始終尋找著令人意想不到的方法,讓一切盡在掌控。
成功和失敗,百分百關乎心理。一個人對于成功的看法,在另一個人看來可能是徹頭徹尾的失敗。
什么叫無人能敵?
不管別人說什么,你必須有自己的定義,建立自己的愿景。
直覺告訴你什么?本能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你打算如何成功,在哪方面取得成功?事情本來的面目又怎能依賴別人來告訴你?
別人說你失敗的時候,其實他們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是“如果換成我,我肯定會感覺像個失敗者”。那人不是你,他顯然不是統治者,因為統治者從不承認失敗。我理解,當別人都想讓你失敗時,克服重重困難進行反擊絕對是種挑戰。
2007年我在芝加哥成立阿泰克運動中心時,已從業近20年。當時我已訓練過世界上最頂尖的運動員,所到之處,所見之事,別人只有向往的份,但我還是想把阿泰克運動中心帶上更高的層次。所有人都說這已是我作為訓練師所能達到的最高成就。但對我而言,這僅僅是個開始。我打造了一個一流的運動訓練機構,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運動員,換作其他任何一位訓練師,建造和擁有這樣一所機構,恐怕連想都不敢想。
我有自己的期待與計劃,運動員們來阿泰克也都是為了成就夢想,創新與冒險就是我想要實現的一切。但和所有事業一樣,總有些出人意料的情形會逼著你做出調整,我自然也面臨過一些甚至會改變運動中心發展方向的艱難抉擇。面對NBA的停擺,在無法預知開賽時間的情況下,球員們都不愿在訓練方面投入財力。我的幾位主要客戶,比如科比、德懷恩還有其他一些人,難免都要我遷就他們的行程,因此我的中心建在芝加哥,自己卻得跟著他們滿世界跑,這樣經營事業著實艱難。而不久后,“阿泰克運動中心瀕臨倒閉”的消息便開始瘋傳。
這對運動中心的發展而言是種挫折,然而應對挫折才是成功之道。吸取經驗教訓才能適時做出調整。當別人都在議論你的“失敗”時,你得表現得足夠專業,重新規劃自己的航線,重新上路。那便是從優秀到卓越再到無人能敵的進化過程。沒有人能從無人能敵開始。搞砸了,再搞定就是了,記得永遠信任自己。

喬丹帶領公牛橫掃魔術
這么說吧:阿泰克運動中心代表著我和我本人所從事的職業,而不僅僅是幢建筑。建筑只關乎設施、環境和一種創新概念。而阿泰克運動中心就是我,就是我的訓練哲學,我在哪兒,它就在哪兒。阿泰克運動中心就是我在全球范圍內開展的工作,我拼盡全力確保自己和客戶在任何合作項目上都達到理想的程度,始終想方設法讓我們的訓練行之有效。
然而不管在任何領域,當你做到極致時,也會不可避免地成為同行們攻擊的重點目標。當同事、朋友、敵人開始在背后議論和誹謗你時,你就知道自己做對了,否則他們那么關注你和你的事業干嗎?

贏得比賽后,近乎虛脫的喬丹倒在皮蓬懷中
失去?我失去的,你從未有過。
統治者眼中從來沒有失敗,因為對他而言,過程永遠是個“進行時”,沒有終點。如果某些事情沒有按預定計劃發展,他會本能地尋求其他途徑讓事情重回正軌。他不會感覺尷尬或羞愧,不會責怪他人,也不會在意別人對他說三道四。因為那絕不是終點,事情還遠沒有結束。
他知道,也毫不懷疑,無論發生什么,自己都能想方設法克服困難。如果你有幸見到我和一只熊在林中搏斗,就去幫幫那只熊吧。
善做選擇,變“失敗”為成功。如果你的球隊沒能贏得冠軍,如果你的事業分崩離析,如果你的付出沒能得到相應的回報,不妨仍按既定路線走下去。

在公牛主場迎戰湖人的比賽上,科比首次與喬丹當面對決
記住你是誰,記住自己一路走來付出的一切。遵循自己的直覺,它在告訴你什么?過程遠沒有結束。你還有各種選擇:
被動者擅于承認失敗;
掌控者蠻干到底;
統治者調整戰略,誓求最好的結果。
承認失敗不在討論范圍之內,因為“放棄”和“野蠻進化”無論從哪種積極的角度看都水火不容。承認失敗,稱自己別無選擇的人,無非是對自己、成功和卓越不夠較真。口口聲聲說自己會“努力”,一旦努力無果,便主動放棄。
去他的“努力”。努力是對失敗的公開邀請,不就是換個好聽的說法嗎?
“我失敗了,但那不是我的錯,我努力過?!蹦闩Φ綐O致了?還是你做到極致了?二者有天壤之別。
“嗯,我努力了?!焙冒桑敲锤嬖V我你做了什么。只有做和不做。去做,沒做好的話,從頭再來。你照這個方法做了嗎?那個方法呢?你是否嘗試了所有想法?要讓事情朝著自己的預期發展,還有其他可能的辦法嗎?

如果“卓越”是你的追求,那么你必須樂于犧牲,那是成功所需的代價。只有當你初嘗失敗的酸楚,才會知道自己對成功有多渴望,才會想要把吞到肚子里的怨氣一口一口地吐出來。
被換下場了?虧了一大筆錢?別人頂替你的名額升了職?別人或許會放棄,這些人當然也會力勸你放棄。但你之所以停下腳步,只能是因為你想要停下來。
是否仍有需要完成的工作?你的內心是否仍感覺憤怒,驅使著你去采取行動扭轉局勢?不到萬不得已,掌控者不會停止腳步,但請記住,他之所以被稱為掌控者,就是因為他已走到終結處。一旦終結一刻來臨,他能感知得到。一切都已結束。
統治者絕不能接受“一切都已結束”的說法。但他總能意識到,是時候該調整方向了。一旦樹立了目標,中途改變航向是最艱難的選擇。做出決定,付出努力,也得到了相應的回報,可事情就是沒有朝著理想的方向走。承認必須調整策略,算差勁兒嗎?拒絕考慮其他方案,因無法適應變通而一敗涂地,才叫衰。
統治者不需要別人對他進行定義
我們都有過這種經歷:意識到什么事情不對勁了。你的前進步伐沒有計劃的那么快,沒賺到想賺的錢,有什么突發狀況影響了你的狀態,或者只是不喜歡正和你共事的人。此刻,本能就成了你所擁有的最有用的工具,因為唯有你才能決定是否聽從自己的心聲。
在職業運動領域,對大齡運動員而言,選擇退役就是一個如此艱難的決定。能不能再來一個賽季?對年輕運動員來說,是選擇繼續坐板凳,或是轉投其他俱樂部,還是干脆換個行當?在商界,則可能面臨創建或出售一家企業,變換職業或工作。無論何種情形,都要懂得依靠勇氣和自信適時做出轉變。
你需要某個特殊的人來提醒你此時當適可而止,并且他知道,何時該重新調整你努力的方向,以便助你最終邁向成功。也許你的夢想并未像預期的那樣順利綻放,然而你所積累的某些創造力和想象力會幫你重新調整目標,將其最終與你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東西聯系起來。
我可以毫不猶豫地對自己說,在我所從事的領域里我是最棒的,實至名歸。但為了做到最好我不得不吸取大量教訓,時刻準備變換方向,同時避免被別人對成功或失敗的看法左右。
第一次得到教訓時,我還是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的一名籃球運動員,拖著撕裂的前交叉韌帶,懷揣巨大的夢想。那時我恢復得很糟糕,臀部、腿部及膝部出了一連串的問題。而且我身上還有多個地方做過外科整形手術。當時我并未意識到,自己最大的弱勢會變成最大的優勢,歷經幾乎所有可能的傷病和手術之后,我竟然得到了應對同樣問題的寶貴經驗,并最終以此為那些頂級運動員服務。棒極了!
我是一名不錯的球員,但還夠不上NBA級別,只是當時我還不愿承認。首度受傷后,我滿腦子想的就是繼續打籃球。我并非極端的宗教徒,但當時對我來說撕裂的前交叉韌帶仿佛就在向我傳遞一個信號:“聽著,為了繼續打球,你已耗費了太多時間,而這根本不可能實現了。所以干脆斷了膝蓋復原的念頭,盡早回歸正途,專注于自己這一生該做的事情吧?!?/p>
與自己的夢想擦肩而過,任誰也不愿接受。我繼續堅持打球,在那個傷病累累的膝蓋上套上一副碩大的支架,竭盡全力想要克服傷痛和災難性的康復治療后遺癥。
終于有一天,事情出現了轉機:正當我在打聯賽,有個我根本不認識的孩子走過來對我說:“我還記得你以前打得很不錯。”哦,明白了。那句話給我敲響了警鐘,這個信號讓我意識到我是在逼自己做一件成功無望的事。這孩子給出的差評,他無非點破了我早已知曉但一直不愿承認的事實罷了。此后我只打過一場選拔賽,那也是我的最后一場球。
是時候替當年的夢想找一個新的結局了。
學習,調整。如果受損的身體讓我注定不能再打球,何不憑借自己的經驗找出條新路。而我當時已經能夠看到出路:我不想替球隊服務,只想給自己打工,找某個球員過來,將他訓練得比以往更加出色,那樣我也同樣可以在NBA中占據一席之地。
我想我做到了。
當然,讓自己的夢想成為現實,我花費了比預期更長的時間。我一直緊盯著布拉德·塞勒斯和其他的公牛隊員,給他們所有人寫信,力薦自己的訓練服務。沒一個人給我回復。當時我認為邁克爾·喬丹是最不可能聘請訓練師的,尤其是像我這樣一個初出茅廬的訓練師,因此我從未聯系過他。
我從中學到一點:不要嘗試,直接去做。
如今我教無數出類拔萃的球員照顧自己的身體,因為自從遇到前進道路中的第一個障礙起,我就拒絕承認失敗。把別人眼中的消極因素轉變為自己的積極優勢。不著急不上火,更不繳械投降,盯著困難想,如果此路不通,那么鐵定還有其他可行的辦法。
告訴所有質疑你的人:“我能搞定?!?/p>
不要寄希望于所有人都能理解或認同你的新計劃。多數人不是耽于安逸就是懼怕擺脫樊籠,于是他們會習慣性地把所有的疑慮加到你頭上。他們預料的是失敗,而你期盼的是轉機。當我決定涉足這一行時,所有人都說:“哦,健身教練?!辈皇?。“私人訓練師?”不是。我不是私人訓練師。
私人訓練師只幫你在體育館訓練一小時,然后等你下次再預約。而我,一周7天、一年365天,都會夜以繼日地幫客戶訓練。只要你需要我,我就會在你身邊。你可以叫我建筑師,也可以稱我為運動訓練專家。猶如建筑師構建大廈,我由內而外構建一位優秀運動員的身體。如何幫你重塑肩膀?如何幫你塑造體格,讓你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壯、更具耐力和力量?我是身體建筑師,負責打理你委托我打理的身體上的每一束纖維。

韋德和麥迪一起在阿泰克體育中心訓練

格羅弗在指導阿里納斯訓練
完全關乎個人的選擇,我會事先與我的運動員說明一切,讓他們自行決定繼續奮斗還是就此放棄。特雷西·麥克格雷迪曾面臨一項為期18個月的膝部康復訓練,他必須做出殘酷的決定:放棄兩年職業生涯,以確保自己的膝蓋到了四十或五十歲依舊功能完好;還是賭一把,將周期縮減一半,練就一副超強的膝蓋以確保自己獲得一個完美的職業生涯,那不是我能夠替他做的決定。
針對這些情形,我只提供備選方案,運動員們必須自行做出選擇。選擇穩扎穩打,你也可以很優秀。但除非愿意冒險一搏,否則你不可能得到跨越性的“進化”。穩扎穩打能夠讓你優秀,冒險一搏卻能令你卓越。
吉爾伯特·阿里納斯又是一個決心以身試險的人。我告訴他,你這個膝關節的屈曲度接近100度,3年后會縮至90度左右,7年后或許會縮至75度。吉爾問:確保能打球的最低限度是多少?我說在45度左右。他回答道,沒問題,我可以。
我們知道,我們能讓吉爾伯特百分百恢復,因為但凡愿意將自己的所有行李打包搬到芝加哥,花3個月時間接受我的魔鬼訓練的人,必定早已把心態調整到位了。
那些重大抉擇,最終將決定其成敗與否。他們信任誰?醫生必須提供完備的醫療解決方案幫助患者徹底康復,他們治標,我治本;球隊和贊助商希望球員能盡早重返賽場;經紀人則在考慮該如何應對眼前的局面,以確保有利于鎖定下一個合同;我,只關注傷病,與當事人溝通,為他提供方案,有的放矢,對癥下藥。
“這是導致你受傷的原因,那么我們就要解決這個問題,杜絕其再發生。何去何從,由你決定?!鼻騿T信任我,愿意為改變人生冒巨大的風險,這讓我頗有成就感。金錢很誘人,卻遠不及幫助那些沒多少時間可資拼搏的人脫穎而出有意義。

科比與喬丹的球場“廝殺”
面對運動員,你必須有這樣的意識,每天都要讓他們感受到自己離職業生涯的終結越來越近,每天都面臨離開還是繼續戰斗的選擇。無論他們何時離開都能確保成功,這方面的工作我如何能強化?這也正是我尋求自身成功的所在。
他們都想讓現有的一切成為永恒,視自己職業生涯的終點為某種損失,其實也不盡然。如果他們能讓自己的身心提前做好準備,就沒問題。
這話我和那些臨近職業生涯尾聲的球員們說過很多遍:讓自己變得無關緊要只需一年時間。留下作為球員的影響力,但等到你每天起床之后無所事事的時候,那又意味著什么?
現在就得想清楚,別讓自己變成又一個求關注的前NBA球員。別人不可能永遠找你簽球鞋廣告,也只有為數不多的人能夠去當教練或現場評論員。那么你將來要干嗎?如何將自己卓越的職業生涯延續下去,讓自己在接下去的數年里繼續無人能擋。
現在就開始行動,因為等待只能讓原本存在的選擇瞬間溜走。別人也在追逐同樣的夢想,在你抓著一套毫不管用的東西牢牢不放的時候,他們已趕到你的前頭。
統治者知道何時該離開,該往何處去。從不匆忙奔跑,始終閑庭信步。他會以自己的方式不著痕跡地離去。他可以輸掉一場戰斗,因為他仍在策劃贏得一場戰役;輸一場比賽,但得贏下整個賽季;輸一個賽季,回頭連贏三年;丟一份工作,再創造一份全新的事業。
關于他是否已然取得成功,別人根本無從下定論。他還需要別人定義他嗎?
(節選自《野蠻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