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郭宗訓渴求的目光,宋文遠也不拿捏,沉聲說道:“想要斬斷伸向鹽商的手,那就需要皇家把鹽業這塊牌子撐起來。”
郭宗訓沒有聽明白宋文遠的話是什么意思,不解地問道:“本宮已經在全力支持鹽業改革,還需要如何支撐?”
“公開掛起皇家鹽業的牌子,告訴世人以后皇家親自下場參與食鹽的買賣,所有販賣皇家鹽業的商販只要數量足夠,就會給他們頒發一個皇家鹽業代理商的憑證。
拿著這個憑證只要照章納稅,相信大多數的地方官府不敢對皇家鹽業的商人進行刁難。”
郭宗訓冷哼一聲道:“胡鬧!皇家富有四海,怎么可能參與商賈之事,與民爭利,這不讓天下人恥笑嗎?”
宋文遠一點兒也沒給郭宗訓面子,冷笑一聲道:“殿下確定不要這鹽利嗎?若是皇家鹽業能夠壟斷天下所有的鹽業,多了不敢說,一年至少能夠給皇家的內帑增加一百萬貫的收入。
殿下確定不要這筆錢嗎?若是殿下做不了這個主,不妨回宮之后與天子商議后再做決定。”
郭宗訓將宋文遠的奚落丟在一邊,只盯住了宋文遠所說的一百萬貫收入。要知道這筆收入可是額外的收入,以后自己登基之后,完全可以用這筆錢做自己想做的事。
“宋先生真的能保證每年不低于壹佰萬貫的利潤嗎?”
“草民說的都是保守估計,若是經營得力,再將周邊國家地區市場也占領,所獲利潤遠超這些。
殿下只需要出一個皇家的名義,難道殿下只想獲利不想付出嗎?況且這對外輸出食鹽也是一款戰略武器,只要我們壟斷對方的市場,任何國家敢不聽話,我們就可以對其實施貿易禁運。
一旦我們摧毀了對方的食鹽生產秩序,讓對方習慣了我們的低價食鹽,到時候如何拿捏這些國家還不是殿下的一句話。”
宋文遠說的很熱血,郭宗訓卻沒有被忽悠住,他很清楚,要想實現這種可能,首先要強大的是大周的武力。
就拿北邊的那個蠻夷鄰居來說,真要有那一天,大周不給他們供應食鹽,北方蠻夷的鐵騎立刻就會越過邊界打進中原。
事關他們的生死,就算他們不想打也不行,除非大周在武力上戰勝了他們,才有可能實現宋文遠所說的這種可能性。
雖然這個控制周邊國家的遠景暫時還不能實現,但是這每年一百多萬貫鹽稅外的鹽利卻讓郭宗訓心動不已。
不過茲事體大,事關皇家的顏面,他可不敢做主,這事只能回宮之后與天子商議之后才能做出決定。
沒能拿下‘皇家鹽業’這塊金字招牌,宋文遠有些失望。不過他也知道事關天家顏面的事,有時候比摸得著的利益更加重要。
后來的滿清朝廷在與英國談判的時候,寧愿多賠錢也不愿見英國的談判代表,這便是皇權發展到極致的一種狂妄無知的表現。
眼下的皇權還沒有發展到極致,臣權還有很大的話語權,而不是為奴才而不可得的滿清。
在分紅問題上達成一致后,宋文遠笑著說道:“雖然不能分紅,但是對于股東、還有與鹽場相關的有功人員的獎賞卻不能少,不然如何讓人心甘情愿為鹽場努力工作。
對有功人員的賞賜不可或缺,草民認為殿下對鹽場的功勞最大,沒有殿下的保護這鹽場根本無法順利的經營。
因此鹽場第一份獎勵一千貫便獎勵給殿下,這筆錢就從流動資金中支出,錢不多,殿下可不要嫌少哦!”
郭宗訓笑道:“這不分紅還有錢拿,也算意外之喜了,本宮這份就不拿了,分給其他有功之臣吧。”
“殿下!這錢您還是收下吧,您不收下別人誰敢伸手拿錢。”
“看來這錢本宮還必須要拿了,懷恩!你替本宮把這錢收了。”
懷恩點頭應下,只見宋文遠從身后的鄭三九手里接過一個木盒,從里面取出一撂紙片說道:“殿下!鑒于銅錢太過笨重,一千貫錢足足五六千斤,攜帶實在不方便。
因此鹽場推出了一款鹽票,這鹽票最小面額一貫,最大面額十貫。持有鹽場的鹽票無論在任何皇家鹽業經營的商鋪中都能足額兌換出銅錢,殿下是拿銅錢還是拿鹽票,可以自由選擇。”
郭宗訓從宋文遠手里拿過一張面額十貫的鹽票,仔細端詳了一會兒,沉聲問道:“這一張薄薄的紙片就能抵十貫錢,恐怕沒人認吧,萬一被人假冒了,那豈不是賠掉了褲子。”
“殿下英明,這鹽票最難的就是防偽,不過我們一套專門的防偽辦法,不是內部人員根本不清楚。
而且我們印刷鹽票使用的紙張也是草民親自組織人手使用特殊的辦法制造,秘方掌握在草民手中,想要仿制鹽票首先要過紙張這一關。
當然這鹽票上還有很多防偽標志,草民就不一一解釋了,總之想要仿制造假,就看造假之人有沒有這種本事了。
另外還得請殿下一道教旨,一旦查到有人假冒鹽票,從嚴處置,必須以殺頭警醒以身試法之徒。”
“宋先生,你能否給本宮講一下,為何要多此一舉印刷這鹽票?”
“當然可以,草民印刷鹽票的初衷便是方便交易,殿下想一想若是一個河南府的商人要來鹽城進貨,是攜帶大量的銅錢方便,還是攜帶一摞鹽票方便?”
“當然是攜帶鹽票方便,不過河南府的商人哪里來的鹽票?”
“我們完全可以在河南府的各大城池開設兌換點,當然這兌換并不白換,我們收取百分之二的兌換費,這不過分吧!”
“這何止是不過分,簡直就是為商賈量身打造的,商人只用花費百分之二的小小費用,便省去了長途運輸所帶來的不便和危險。
不過本宮有些不理解,既然這么方便,宋先生為何不直接連一文錢的面額也印刷出來?”
“殿下!草民印刷鹽票主要是為了方便貿易來往,方便商人的資金安全,而小面額的銅錢大量流通在普通百姓身邊。
由于交易頻繁,使用率非常之大,鹽票相比銅錢優勢不大,再說老百姓本來錢掙得就少,若是拿到手的只是幾張紙,老百姓能否接受都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