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天諭降了。
這也正常,被人一招扣進(jìn)地里,差點摳都摳不出來。
這還不降,難道等被人打死?
至此偶偶,華山諸派并入一家,再無小門小派,只一個華山盟坐鎮(zhèn)西岳,俯瞰江湖亂象。
……
“這么說,江湖亂了?”
思過崖上,懸崖之巔,聞洪手捧典籍,也不回頭,問道。
后方,岳不群點頭道:“嵩山有個嵩陽門打上嵩山劍派,被托塔手三掌打碎了五臟六腑,后又將門中頑固分子滅了,剩下人都接收了。
過程頗為酷烈,倒是把嵩山地界都給震懾了,無人敢動。”
聞洪亦是點頭:“左冷禪的頭腦不差,人也有野心,敢施辣手,這也正常。”
“衡山有個劉正風(fēng),他交友遍天下,雖有幾個打上門的,在他說和下,也熄了念頭,回山安分守己去,沒什么動亂。
恒山凈是心慈手軟的尼姑,嘴皮子又不如少林的溜,沒勸住人,也不像嵩山打死人,如今可謂是天天有人打上門去。雖都是二三流的人物,卻是麻煩得很。
至于泰山……”
岳不群此時露出一哭笑不得的表情。
“怎么?”聞洪疑道,“泰山有何不同?”
岳不群講:“泰山那邊,情況大不相同。天門道長是支持劍派獨立,沒想著并派,可三個玉字輩的反倒是支持并派。
前幾日,幾人堂上議論,快要動了肝火,東岳廟打上門去。
天門道長欲要死戰(zhàn),那三個玉字輩也不知怎么說和,竟然立下月后三武定并派的約定來,越過了掌門,把泰山基業(yè)拿出去賭。”
聞洪翻過一頁,道:“也屬正常。泰山劍派內(nèi)部本就不合,幾個老輩凈想著爭權(quán)奪利,不為門派考慮,如今拿門派去賭也沒什么負(fù)擔(dān)心思。
勝是功臣。
敗,我想他們本就與東岳廟暗里勾結(jié),到時候也礙不著事。”
岳不群聽說過泰山劍派的事情,但他一個一心復(fù)興華山劍派的人,屬實想不到會有人拿著自家基業(yè)去對賭,且完全不顧輸贏。
嗯?
他自己貌似也差不多。
想至如今身份,華山劍派雖存卻也似亡,他就有些郁郁不振了。
“少林,武當(dāng)呢?”聞洪問道。
“這兩派為正道魁首,倒是少有人去挑場子。”岳不群想了想,“月前,聽說武當(dāng)山有龍門道之人與沖虛道長搭手,后有隱仙派人出沒,不過大多論道,武論的不多,如今山上尚且清凈。
少林寺,西域金剛寺去過人,五臺山去過人,白馬寺去過人,峨眉山也去過人。
上門者雖多,但都是無功而返,沒試出少林深淺來。”
聞洪點點頭。
“少林寺的方證大師的確是個能人,易筋經(jīng)修成,爐火純青之境界,還練成了十二門少林絕技。這在少林寺的武史,那都是極為罕見的,一身武功之高,我如今也是懼他三分,可為江湖第一。
魔教的前任教主任我行,勝不過他。如今的魔教教主東方不敗,純以內(nèi)功而言,我認(rèn)為,也不如方證。”
武俠世界當(dāng)中,少林寺是繞不過去一道檻。
這些世界中常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說法,更有兩部驚世神功,七十二門絕技,歷朝歷代總有能人出沒。
且門中的組織架構(gòu)甚是有意思。
少林寺中達(dá)摩院、般若堂,不是精研佛經(jīng),而是研究武功的架構(gòu)。
達(dá)摩院專研本派武功,般若堂卻專門精研天下各家各派武功,這堂中數(shù)十位僧人,每一位都精通一派至數(shù)派功夫。
少林寺的僧人在外行走,與別派人打斗,不論勝敗,回少林后先至般若堂內(nèi),細(xì)講所遇,記錄在案。
內(nèi)功自是揣摩不得多少,只知對方或陰或陽,或剛或柔,但外功拳掌之流的人體大形卻無礙。
這些外功拳掌,但凡有一招一式巧妙,便被堂中僧人著筆細(xì)記,揣摩精義,納入少林武理當(dāng)中,修補(bǔ)自家武理之錯漏。
如此千年,這天下雖不能說江湖諸派盡數(shù)皆知,卻也能知道個八九成,如逍遙派瑯?gòu)指5亍?
少林能出強(qiáng)人,也全因這架構(gòu),在武功沒落的鹿鼎時代,依舊能在江湖穩(wěn)居前列。
“對了。”
聞洪突然想起個問題:“左冷禪那邊怎樣,支不支持你拿回基業(yè)?”
岳不群道:“前日已將信送了過來,言五岳同氣連枝,自會助我。”
“那便讓他們來吧。”聞洪一笑,“你若有心思,到時候聯(lián)合他們也成,反正都只有一個結(jié)局。
你下去吧。”
岳不群退后,待聞洪看不見時,面色變幻不定。
他知道了?
不,應(yīng)當(dāng)不是。
自己與勞德諾那,同左冷禪布局,更是策反一眾華山好手之事甚是隱蔽,他怎會知道?
不!
他知道了,怎會如此輕易放過自己?
懸崖巔上,聞洪翻閱典籍,自是不管岳不群如何想的。
他清楚此人為人,若是不去搞些暗地里的謀劃,那便不是岳掌門了。
可那又如何?
聞洪對自己頗為自信,不管來著何人,使得是什么招法,一并接下便是。
拳便是權(quán),握拳便是握權(quán)。
他執(zhí)掌如今的華山盟,那全是拳掌打下來的,又豈會懼怕宵小之謀?
那些事情,還不如聞洪現(xiàn)在手中的武功有趣。
“混元一氣功,混元掌。”
聞洪揣摩典籍之上的人形,雖只是簡單幾筆,卻把神形畫了出來,拳架樁功皆備,形神皆具。
這本典籍,便是風(fēng)天諭門派的看門武功,名喚混元掌,以及內(nèi)修之法,混元一氣功。
沒錯,他們家的根基大法,正是華山九功中的混元一氣功。
畢竟都是從元華山中分裂出去的門派,華山劍派雖占了個五成武藏,卻非獨占,有些武功別派也有。
就比如華山劍法,聞洪降服了三個純熟此劍法的人物。
但聞洪更看重風(fēng)天諭這家的功夫,只因一個理由,那便是效用。
“劍派里沒有混元掌,怪不得同樣是修的混元一氣功,令狐沖不如風(fēng)天諭的底子厚實,韌勁差了幾分。”
他揣摩著,笑道:“原來,后世的神劍仙猿一脈根子,是傳自此家啊!”
風(fēng)天諭一脈走出了另一條道,混元一氣功結(jié)合了混元掌,改變了行功理路,反而是由外而內(nèi),修成一身渾厚韌勁的內(nèi)力。
習(xí)練掌法便是修行內(nèi)功,內(nèi)外齊修,若大成,自是威力奇大。
此時這武功還粗淺一些,若是再精研個百年,便可成形,那便是不輸于紫霞神功的內(nèi)外齊修之絕學(xué)。
而聞洪若未記錯,后世明末,碧血劍的時代,華山上沒了所謂劍派,只一個華山派。
那派中的根基法便是混元功,結(jié)合混元掌,其掌門人神劍仙猿便是天下第一人。祖師,則是一位風(fēng)姓祖師。
想來,兩者間大有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