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藝人的困頓
- 非遺:從秦腔記錄全世界
- 黃狼鼠
- 610字
- 2023-05-15 23:59:41
王宏雖是秦腔名家,但其實在易風社也是拿工資的主。
然而這兩年能欣賞秦腔的人是越來越少。
懂行的則更成了鳳毛麟角。
這使得王宏憂慮的同時,越發(fā)恐懼秦腔的前途。
當然,作為西北地區(qū)的重要劇種,秦腔擁有好幾個劇團,還有專業(yè)的研究院。
看上去似乎一時半會兒不會消亡。
但如果一直靠著上級部門輸血,相信也走不了多遠。
“說到底還是要探尋新的內(nèi)容。”
作為秦腔的演繹者,王宏心知肚明。
秦腔的十大經(jīng)典劇種,如三滴血,那絕對是最經(jīng)典的作品。
但從時間來算。
自1919年易風社首演三滴血。
三滴血已經(jīng)演了上百年。
一場戲演了上百年,觀眾看著看著估計都不喜歡看了。
因此最重要的是找尋新的內(nèi)容。
要說這些年,他也不是沒有研究過秦腔的新內(nèi)容,想著加入一些全新的元素。
但一來這些所謂的新元素,如搖滾,很容易沖擊秦腔的內(nèi)在,把整個戲搞的四不像。
二來也是因為秦腔的一些老前輩,本身就排斥用一些新技術(shù)新元素。
這使得他所設(shè)想的這些事情推不下去。
也就在如此困頓的時候。
王宏接到了一通電話,是自己的徒弟打來的。
“王老師,您在嗎?”
“怎么了?”
“我們收到了一個戲本,想著讓您過來看看。”
“戲本?”王宏微微皺眉。
這些年也不是沒人往易風社里送戲本。
不過大多都是招搖撞騙。
時間一長,他對這些送本子的人都沒什么好感了。
“對,是《斬韓信》的戲本。”聽筒那邊的人說完,王宏卻忽然起身。
“你說什么?斬韓信!”
那可是失傳的戲本,清朝那會兒好像就已經(jīng)沒人演了。
沒想到居然流傳下來了。
“送本子的人現(xiàn)在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