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拿皇后出氣
- 開局撞破女帝身,假太監攻略天下
- 浮生南樵
- 2030字
- 2023-02-06 09:18:46
“剿匪?剿什么匪?”鄭安故作驚訝。
“近日云霧山的土匪又作亂了,闖入縣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朕準備發兵剿匪。”君離道。
“哦。”鄭安應了一聲。
“你也知道,大幽的主要兵權都在李家手里。所以以往凡掌兵之事,皆由李相安排人來進行。但今年李相已經放出風來,說李家無人可帶兵剿匪。所以朕要重新選人帶兵,鄭愛卿覺得何人合適?”君離又問。
“臣不懂掌兵,不敢妄議。”鄭安道。
“你大膽說,朕不怪你。”
“臣認為這是李相的一次試探,以證明皇上離不開李家。目前與李家翻臉的時機不成熟,所以我認為還是李家帶兵為好。”鄭安道。
君離沒有說話,一陣沉默。
鄭安知道她是想自己領命,替她爭口氣。
可是自己真的不會啊!
前世是太平盛世,根本沒有土匪一說,沒干過剿匪這種活啊。
而且云霧山匪患多年不除,肯定是不好搞的。
自己要是帶兵去剿匪,沒準真的就死在云霧山了。
風險太大的工作,鄭安不想干。
“鄭愛卿,朕倒有一個合適的人選。”君離道。
“哦?誰啊?”
“你。”君離道。
媽的,還是來了,跑不掉啊。
“臣不會啊!這活臣干不了啊!”鄭安急道。
“一直以來,都是李家的人領兵。所以大幽國的兵,大家都認為是李家的兵,但那其實是朝廷的兵!這一次要去剿匪的兵,是駐扎在云霧縣的云山衛,帶兵的將軍叫李天利,正是李相的侄兒。朕就要讓你碰一碰,讓他們知道大幽國的兵不姓李,姓君!”
鄭安聽明白了,自己要帶去剿匪的兵,是李家的嫡系!
臥槽,君離是想讓自己從李家手里奪兵權?這不是虎口奪食,讓自己去送死嗎?
“皇上,您覺得我去帶兵,他們會聽我的嗎?”鄭安苦著臉說。
“應該不會,所以朕才讓你去碰一碰,看看李家的反應。”
“那萬一云山衛的人直接把我給殺了呢?”
“那不可能,他們沒有這么大的膽。你拿著朕的天子劍,如朕親臨,他們要敢殺你,那就是造反!就算他們想殺你,那也不敢明著來,最多是暗殺。鄭愛卿聰明,一定能保住自己的性命的。”君離道。
聰明你妹啊!暗箭才難防呢!
“皇上……臣感覺自己要壯烈了,回不來了。”鄭安哭喪著臉道,“能不能派別人去?實在不行,陸大人去也行啊。”
陸瑞秋恨恨地瞪著鄭安,眼里要冒出火來。
“朕想了想,只有你有這個能力。云霧山匪患多年一直不能除掉,成為朝廷之恥!也成為其他六國的笑話。如若愛卿能清除云霧山匪患,那將是奇功一件!朕會重用愛卿,讓愛卿更上一層,這樣愛卿就可以一展抱負,把你的那一套治國論付諸現實了。”
媽的,說的真好聽。
可人家剿了幾年剿不滅的匪,老子憑什么一去就有能剿滅?
“可是,皇上……”
“只要愛卿同意帶兵剿匪,凡事朕都依你,你可盡管提條件。”君離道。
是嗎,那我要你陪我睡覺,你同意嗎?
也只能想想,嘴上是不能說的。
“好,如果皇上非要臣去云霧山,需要要答應臣幾個條件,不然臣寧愿被皇上砍了腦袋,也不愿意去云霧山送死。”
“你說,朕都依你。”
……
晚些時候,龍榻之上。
鄭安一想到自己要被派去剿匪,有可能死在李家人手里,心里有氣,就把氣給撒在了皇后的身上。
皇后只覺得皇上今天特別粗魯,感覺有點扛不住。
但又不好說什么,只能強忍。
終于事畢,皇后長長地松了口氣。
鄭安躺著休息了一會,起來準備離開。
皇后卻從后面抱住鄭安,爬在了他的身上嬌聲道:“為何皇上每次與臣妾相好后,都要匆匆離去,不肯陪臣妾過夜?”
鄭安模仿著君離的聲音道:“朕還有事。”
“這大晚上的皇上就不要操勞,要保重龍體。”
嘴上說著,人還是像八爪魚一樣粘著鄭安不放。
鄭安其實倒也不介意在這龍榻上睡一宿,只是君離不樂意啊。
“好了,朕要走了。”
鄭安甩開皇后,準備離開。
“皇上,為何你脫衣以后,人比白天時要粗壯一些?”皇后又道。
鄭安心里一驚。
大咪咪終于起疑心了?
自己是男人,皇帝是女人。
自己比君離高,比君離壯,這都是事實。
皇后也不傻,有這樣的懷疑,其實是正常的。
應該說現在才懷疑,已經是很遲鈍了。
“胡說八道。”
鄭安更不敢久留,低低罵了一聲,迅速離開了。
鄭安隱隱覺得,自己是假太監這事,恐怕是瞞不了多久了。
……
此日,宣政殿。
百官打著呵欠進入,準備早會。
鄭安也是呵欠連連,昨晚和大咪咪折騰的太晚,回去后又不能馬上入睡,總的也就睡了兩三個小時就要起來,困成狗了。
這早朝時間應該得改一改了,天不亮就他媽上班,這簡直比996還要苛刻。
“皇上駕到!”
大太監一聲吼,穿著大紅龍袍的君離到了。
君離看起來精神也有萎靡,可能也是一宿沒睡好。
因為今天要討論的事太重要了,她不可能不擔心。
會議一開始,兵部的人就直接匯報,說云霧山土匪又開始作亂,希望朝廷發兵剿匪。
第二天要議什么事,其實大家前一天基本上都知道了。
各派系之間都持什么觀點,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換句話來說,能拿到朝堂上來討論的事,其實大家私下已經討論和博弈過了。
現在眾臣都知道,李家這一次不想帶兵剿匪,會有一個冤大頭被任命帶兵去云霧山,然后死在那里。
這個冤大頭就是鄭安。
大家看鄭安的眼神都開始變了,像在看一個不久將死的人。
只有鄭安自己清楚,只要自己這一次剿匪干成功了,他就會成為朝中真正的中堅力量,甚至是可能取代李家的力量。
危機危機,‘危’的同時,就意味著機遇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