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你說誰在惦記?
- 開局撞破女帝身,假太監攻略天下
- 浮生南樵
- 2036字
- 2023-04-12 08:00:00
李銘梟有些尷尬。
官場上這種應酬話他們隨時都在說,就算是大家是對手,但表面上都還是會裝一下的。
只有鄭安不按常理出牌,直接說真相,老李有些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一點都不好玩兒。
“走吧,上班去吧,也別硬聊,沒啥好聊的。”鄭安對李銘梟道。
……
文武分兩道進入宣政殿,皇上駕臨,早會開始。
太監照例是高喊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這口號喊了多少朝多少代了,也從來沒有真的就無事退朝過。
那么大一個國家,屁事多的很,沒有這事就有那事,不可能會無事商議,直接退朝的。
“臣鄭安,回朝復旨。”
去南郡出差回來,南郡的情況鄭安其實已經私下向皇帝匯報過了。
但私下要匯報,朝會上還要匯報一遍。
私下是報給皇帝聽的,朝會上是說給大家聽的。
“愛卿辛苦,你把南郡那邊的情況,給大家說一下吧。”
接下來,鄭安把南郡的事大概說了一遍。
在南郡發生的事很多,但有的能說,有的不能說。
泡王妃,找經書,發現假王爺,又培養一個假王爺這些都不能說。
但強勢收回稅銀,殺貪官周之昂等事,就可以說,而且還要細說,夸大了說。
在鄭安的嘴里,自己變成了正義的化身,殺貪官救百姓,牛逼哄哄,不同凡響。
尤其是殺周之昂一事,更是說得慷慨激昂。
君離已經是聽第二遍了,但依然聽得熱血沸騰。
只有李銘梟臉色鐵青,感覺臉被打得啪啪直響。
周之昂是他一手培養起來的義子,是放在南郡最大的棋子。
現在好了,鄭安直接一手將這棋子給殺了。
而且還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說給大家聽,把他的臉打得快腫起來了。
捱了好久,鄭安才終于說完了。
眾臣像是聽了一場評書,完全代入,還沒有從鄭安的故事中醒過來。
還是宣王君赫首先回過神來,大叫一聲:“好!”
君離也含笑點頭,“愛卿辛苦了!希望南郡其他州縣能引以為戒,不要像周之昂那般對抗朝廷。如再有些種現象發生,定斬不饒!”
這是為周之昂案定性了。
李銘梟就算是心里不服,皇帝都已經將此案定性,那你也不能怎樣了。
除非你再找出新的證據,證明周之昂是冤枉的。
可周之昂明顯就不是冤枉的,又上哪找證據去。
李銘梟有苦說不出,也只能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吞,恨透了鄭安。
鄭安看了一眼黑著臉的李銘梟,挑釁地笑了笑。
嗯,我就喜歡看你看我不順眼,卻又干不掉我的樣子。
“鄭愛卿勞苦功高,以后南郡的事,你多關心。”君離道。
“謝皇上,臣一定會多多關心。”
現在南郡是王妃說了算,王妃又是我的人,南郡也就是我的勢力范圍了,當然是要關心的。
“眾愛卿可有其他的事要奏?”君離又問。
“皇上,臣有事啟奏。”
李銘梟上前一步,開始了。
“李相請說。”
“皇上,年度大祭在即,皇上是否依計劃前往太祖廟祭祀?”李銘梟問。
這就明知故問了,一年一度的大祭,是大幽國最重要的日子之一。
這一天皇帝親臨太祖廟,祭天祭地祭祖宗,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只要皇帝不死,甚至在戰爭狀態下也依然會堅持祭奠。
李銘梟這樣問,肯定有其他的話要說。
君離也意識到這一點,就淡淡地應了一聲,“當然。朕會前往。”
“好,那臣就讓人安排相關事宜,以確保皇上順利祭祀。不過依祖宗規距,歷屆先皇都會在大祭之日宣布儲君人選。皇上登基也有幾年了,儲君之位一直空著。皇上是否借大祭之日,宣布立儲君?”
這才是李銘梟真正要說的話。
君離面色微微變了變。
李銘梟要提立儲君這事,鄭安提前已經和她說過了,而且給出了應對之策。
雖然心里有數,但李銘梟提出來后,君離還是心里不爽。
沒人會喜歡別人給自己施壓,皇上高高在上,更不喜歡。
宣政殿里一片安靜。
大家都知道皇上并無子嗣,現在讓皇上立儲君,那其實就是要為難他。
如果皇上真要立儲君,那只能立皇室里的其他成員。
但如果真立了,以后等皇上有了子嗣,那這儲君之位也不可能又要回來。
所以說白了,這時候立儲君,就相當于把位置給讓出去。
這是非常敏感的話題,一般的臣子,根本不敢提這事。
也只有李銘梟勢大,敢公然給皇帝施壓。
這件事君離自然不能自己馬上親自下場,所以還得鄭安先替她頂一下。
“李相,為何突然想起要立儲君之事?皇上風華正盛,為什么要急著立儲君?”鄭安問。
“鄭大人此言差矣,儲君乃國家根本。皇上雖然壯年,但立了儲君,可以跟著皇上學習治國。有儲君在,就能避免一些人不必要的想法。不然此位空缺,難免會有人惦記……”
鄭安不想讓李銘梟長篇大論下去,迅速打斷了他的話:“李相說有人惦記,我麻煩問一下,都有哪些人惦記?丞相可否列舉一二?”
宣政殿里更加安靜了。
大家都知道,肯定是有人惦記。
不過心里惦記,那也是不能說出來的。
現在李銘梟要是把誰惦記儲君的事給說出來,那不是相當于指證誰想篡位?
那可是要誅九族的大罪!
“鄭安,我只是打個比方,沒說有人惦記。”
“呵,那就是有意思,你剛才明明說如果不立儲君,就會有人惦記。我問你誰在惦記,你又說沒有了?你這前言不對后語,說話像放屁一樣,你怎么當丞相的?”
鄭安這話一出,人群中傳來竊笑聲。
大臣們早起上班,大家睡眠都不怎么好,困的很。
可是這鄭安和李銘梟一吵起來,大家瞌睡就醒了。
特別是鄭安一發言,說話刻薄又搞笑,完全不按常理出牌,把大家的睡意都趕走了。
雖然大臣們捧李銘梟,但很多人其實也看不慣他,也有很多人喜歡看他被鄭安硬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