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陛下一言而決
書名: 諸天末代皇帝:開局先斬趙高作者名: 我吃生花生本章字數: 2284字更新時間: 2023-01-07 18:00:00
東方渠道,鑾駕之中。
秦二世、老上卿、蒙恬三人對坐,目光則聚焦在秦二世身旁的兔絨身上。
她正快速的打開一份竹簡,并在確定安全后遞給秦二世。
秦二世把竹簡擺在面前,立刻看向上面的內容:
陛下在上,老臣頓首。
老臣已從蘇上卿奏折中知曉韓、魏、齊地之風貌,不敢多言,只道:
大秦天下,陛下一言而決。
大秦之左丞相去疾,頓首拜書。
文字簡練,內容卻讓秦二世激動的雙手微顫,老丞相這算是認可了他的選擇?
“你二人幫朕看看,老丞相這是何意。”
壓下心中激動,秦二世把竹簡遞給二人。
二人趕忙接過竹簡觀看,不多時看好內容,二人忍不住對視一眼。
“陛下,馮相這是認可了臣的計策,只需陛下做出最后選擇。”蒙恬激動的率先開口。
“老上卿覺得,是這個意思么?”秦二世望向蘇護問道。
“大秦天下,陛下一言而決。”
老上卿沒有直接回答,只是把竹簡上的內容重復了一遍,但意思已經不言而喻。
“如此……”
秦二世只說出兩個字,便閉口沉默起來。
撤二軍還是舍六國,他終究要做個選擇。
‘韓人怯弱不足為懼,魏人囂張、齊人好財,趙燕豪杰多壯士,必不可會輕易屈服,楚地還有個項羽……’
心中一番思索,計謀不選自定。
“朕愛六國,奈何六國不愛朕!”
秦二世緩緩開口,聲音篤定,不再猶豫。
“令,上將軍蒙恬,升大秦太尉,掌天下兵馬,密謀六國秦軍撤入關中一事。”
一言落定,六國必亂,三人具是一震。
“諾!”
蒙恬起身叩拜,激動領命。
容不得他不激動啊,大秦太尉,這個官位自從出現后,根本就沒人做過。
滅趙、楚,平百越的老將軍王翦不曾。
平魏、燕,滅齊國的老將軍王賁也不曾。
待得六國滅了,他這個六國之戰只參與了攻齊都,之后一直在北疆驅逐匈奴的將軍,反而有機會掌管天下兵馬。
這,如何不讓他激動?
“末將蒙恬,愿為陛下效死。”
心中一激動,蒙恬也順著秦二世的喜好,來了這么一句。
而聽了這句話的秦二世卻怔住了。
他一直沒敢讓蒙恬說這句話,就怕沒有系統提示。
對于蒙恬這種帥級將領,還有丞相級別的文官,秦二世真的不敢奢求他們死忠,畢竟能做到這個位置的,哪一個不是心思活絡之人。
讓他們死忠自己有些不現實,只要他們死忠大秦,秦二世就滿足了。
可蒙恬一激動,自己搞這么一出,秦二世也只能等待系統宣布結果了。
只是……
若真沒有提示,那這間隙可就深了。
【敢效死命的侍衛出現,死侍名額激活,是否賜予死侍名額?】
【是】【否】
好在提示聲隨之而來,秦二世懸著的心瞬間落下,臉上更是出現勝券在握的表情。
你六國有可匹敵千軍的霸王項羽,我大秦亦有把匈奴擊退700里的蒙恬。
這針尖對麥芒的一戰,我大秦未必輸。
“是。”
一激動,秦二世直接把選擇脫口而出,搞得蒙恬一臉懵懂。
“朕是說,蒙太尉,朕相信你的忠誠。”
秦二世起身越過案幾,伸手把頓首的蒙恬扶起,借機還看了一眼屬性面板:
【蒙恬:暗勁中期】
好家伙,這武藝還不如筇呢,看樣子期盼他跟項羽陣前單挑是指望不上了。
這想法在他心中一閃而過,秦二世又把目光望向老上卿蘇護。
“再令,上卿蘇護,暫停考察六國民情事務,改為密謀六國秦吏入關事宜。”
“諾!”
老上卿叩首以拜,算是接了任務,但效忠什么的話就別想了。
這年頭老臣都是端著的,在他這皇帝面前完全不慫,想讓其說出效忠的話幾乎不可能。
就這一路從咸陽出發至今快兩個月了,這老臣還是第一次叩拜他,平日朝臣一起叩拜的時候,他都是拱手一輯算是拜禮。
要知道這年月雖然不流行跪拜,但一些重大典禮,或是初見皇帝時還是要叩拜的,可對蘇上卿這種老臣來說,就倆字……別鬧。
至于蒙恬這種老將說出效忠之言,一是因為得到太尉一職太過激動,二是軍人難免熱血上頭,跟文臣還是不一樣的。
待任務分配下去,三人便要商議如何撤回六國的軍隊、官吏了,這不是一言能決的事。
撤早了,弄不好六國直接無損耗復國,那秦國想再打回來就難了。
撤晚了,那最后能入函谷關的有多少就不一定了,弄不好全扔在關外也說不定。
“陛下,秦吏撤入關內一事好做,只需跟在大軍身后便可,臣要做的,無非于每處尋一可靠官吏,讓其早做準備而已。”
對于如何撤回秦吏,蘇上卿直接給出方案,秦二世和蒙恬也都認可。
“蒙太尉,對于如何撤回秦軍,你有何想法?”秦二世望向蒙恬問道。
“末將以為,不可一擁而入,當據點而守,有效削弱六國叛軍后,再有序西歸。”
蒙恬口中說著,直接從懷中拿出六國地圖,隨后細細講解起來。
看得出來,他對此早有準備,果然是帥才,萬事都掙個先字。
秦二世并沒有急于發表意見,而是認真聆聽蒙恬想法,并把這些想法記在心中。
他雖是穿越者,卻并沒有自大的認為自己一言可興邦、一戰可定國。
在行政上,他遵從馮相的意見,并積極的向其學習討教。
在軍事上,他聽從蒙恬的安排,并小心謹慎的對待每一個問題,不敢輕言對錯。
而蒙恬的計劃是詳盡的,只是闡述其內容,就從日中說到黃昏,而至此他也才闡述出一半的想法。
實在是可能性太多,備案也隨之無限增多。
“若能預判到六國反叛時間地點,計劃是不是可以更加詳盡和有效?”
秦二世謹慎的提出問題,卻還是惹來蒙恬的不可置信。
這反叛的時間地點,是能預判的么?
你還別說,秦二世就真能預判,并且那兩個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人,也已被他實時監控起來。
甚至為了不改變這段歷史,他對這兩人的舉措從來都是遠觀,不敢加以變化。
“如果能確定時間和地點,那對我大秦撤回關中的計劃,有大作用。”
蒙恬說完這話,又忍不住道,“但不可不防計劃有變,末將認為,還是要多做計劃。”
秦二世頷首表示認可,他雖然能確定率先起義的人,但卻不能確定自己會不會引起蝴蝶效應,所以必要的準備還是要做的。
“那朕先跟你說一下朕的預判,朕覺得在這里……”
秦二世的手指點在地圖一隅,“當為六國反叛之起點。”
蒙恬眉頭微皺,目光落在秦二世指尖:
泗水郡蔪縣,大澤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