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整日的偵查,李來亨發現揚州城附近并沒有什么埋伏。
之所以揚州城外如此蕭瑟,大概是因為揚州清軍堅壁清野,將能夠燒的東西都燒了。
如此一來李來亨總算是放心了。
只要沒有埋伏就好,明軍就可以徹底放開手腳,開始攻城了。
雖然李來亨這一次只帶了三百人,但還是受到了張煌言、張名振的信任。
放棄進攻南京轉戰揚州就是最好的證明。
“張本兵我們開始進攻吧。”
李來亨覺得事不宜遲,攻城這種事情真的不能拖。
若是拖得太久,很容易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好,傳令下去開始攻城!”
張煌言此刻也是有些期待的。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他麾下的這支軍隊還沒有打過如此硬仗,他倒是很想看看,這仗能打成什么樣子。
戰場歷練是每個新兵走向老兵的必經之路,沒有任何捷徑可走。
“嗚嗚嗚~”
低沉的號角聲響起,明軍遂扛著排梯開始攻城。
在這之前護城壕已經被填平,明軍只需要開始沖鋒就行了。
李來亨在陣中洞若觀火,他發現這支軍隊的執行力還是很強的。
一只軍隊只要能夠做到令行禁止,那么下限就是很高的。
“張本兵,你覺得要多久我們能夠拿下揚州?”
“三日?”
張煌言對此并不能夠拿的太準。
“若是順利,一個晝夜足以。”
李來亨卻是很自信。
從這支軍隊目前表現出的素質來看,攻城并不算是什么難事。
“或許吧。不過老夫覺得,攻城易,守城難。如何守住這座城池才是我們接下來需要好好考慮的事情。”
在這方面張煌言有著非常慘痛的經歷。
他們數次拿下舟山,但又數次失陷。
明軍也許有能力拿下一座城池,但是如果無法守住也是白搭的。
“張本兵的擔心是有道理的。不過也不用過于的悲觀。”
李來亨侃侃而談道:“從當下的情況來看,除非韃子派大軍南下,否則不會威脅到我們的。”
按照李來亨的計劃,明軍拿下揚州之后是要長時間經營的。
以揚州為據點,不斷向東南沿海輻射,用不了多久明軍的影響力就可以擴展到整個江南地區。
但是這其中還是有很多變數的。
最大的變數就是清軍大量南下增援。
一旦有大量清軍南下,明軍能否頂得住這個壓力就不好說了。
但是現在去擔心這種事情多少有些杞人憂天的意味。
在李來亨看來,現在明軍要做的就是干脆利落的拿下揚州,再用心經營。
如此一來,情況就會越來越好的。
“希望如此吧。”
張煌言實在是經歷過太多的風雨了,故而會顯得有些暮氣。
不過李來亨覺得這并不是什么太大的問題。
因為張煌言遇到了他。
李來亨可以靠自己慢慢的改變張煌言,讓張煌言變得自信起來。
自信的積累是緩慢的,但是一旦積累完畢就可以給到人更多的支持。
李來亨相信張煌言是能夠做到的。
...
...
揚州城外,明軍扛著排梯分為數列開始攻城。
他們的紀律性和執行力很強,雖然清軍不斷的將滾木礌石砸下來,他們仍然沒有任何的畏懼。
此時此刻,明軍士兵心里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攻上城頭,拿下揚州!
除此之外他們心中沒有任何的雜念!
“看起來形勢不錯啊。”
李來亨看到情況大好,心里也很高興。
“是啊,韃子手忙腳亂,完全不能夠控住場面。按照這個架勢下去,我們很快就能夠拿下揚州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
張煌言最近的狀態和李來亨剛剛見到他的狀態完全不同了。
“我估計韃子士兵的數量并不太多,所以面對這等規模的攻城其實他們也沒有什么太好的辦法。”
“嗯...”
“所以我們更加要抓住這個機會爭取畢其功于一役。”
“傳令下去,全力攻城!”
...
...
“殺啊弟兄們,報仇雪恨的時候到了。”
“殺一個賺一個,殺兩個賺一雙!”
率先登上城頭的明軍士兵表現的相當勇猛,完全沒有任何的畏懼。
這種情況下城頭的清兵們皆是嚇破了膽。
雖然他們擁有絕對的人數優勢,可竟然不敢上前去阻攔明軍的擴張。
這些率先登上城頭的明軍士兵則是牢牢的守住了自己的陣地,靠著一股狠勁幫助越來越多的袍澤站穩腳跟。
“弟兄們,好好教訓教訓這幫數典忘祖的二韃子!”
明軍這個時刻完美發揮了團隊的優勢。
當他們聚沙成塔之后,清軍根本就不足為懼。
更多時候,明軍是一片散沙,從而容易被各個擊破。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
在張煌言、張名振、李來亨的指揮下他們發揮出來了最強戰力。
“殺啊!”
隨著越來越多的明軍士兵涌上城頭,形勢瞬間逆轉。
清兵們從一開始占據了人數優勢到人數都已經被明軍反超!
清兵們節節敗退,完全已經是潰不成軍。
明軍取得優勢之后完全是得理不饒人,靠著一股狠勁不斷擴大優勢。
當優勢積累到一定程度后那就已經是勝勢了。
李來亨在城外洞若觀火,形勢還是很不錯的。
只要繼續這樣下去,勝利就唾手可得了。
...
...
半日的時間,戰斗就已經到了尾聲。
明軍很快接管了揚州城。
大部分清軍士兵選擇了投降,剩余頑抗的則被明軍格殺。
這個時候還是需要立威的。
只要能夠立下威信,就能夠確保這些投降的叛軍不會反復橫跳。
不然張煌言、張名振他們肯定是不得安寧。
畢竟李來亨將來是可以離開揚州返回湖廣的,可張煌言和張名振又走不了。
他們必須要留在這里,長期經營揚州。
揚州是他們最重要的據點,控制了揚州就有錢養兵,就能夠良性循環。
所以一定要保證這些投降清兵沒有生反骨,否則后患無窮。
“張本兵,請借一步說話。”
這里人多嘴雜,李來亨覺得還是應該跟張煌言私下聊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