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順治皇帝恨得牙根發癢,卻也得硬著頭皮去調集人手增援湖廣。
如果任由明軍這么在湖廣打下去,怕是用不了多久整個湖廣都得掌控在他們手中了。
順治皇帝是一個很現實的人。
在他看來,愛新覺羅家能夠一統江山有很大的運氣成分。
這種情況下,入關后清軍仍然需要借助漢人的幫助。
這就是為什么這么長一段時間內,清軍會豢養數量如此龐大的綠營軍。
因為綠營軍才是清軍的主力,而八旗軍只是精銳。
精銳自然不是什么時刻都能用的,畢竟用在最關鍵的時刻。
思來想去,順治皇帝忽然想到了一個人,用他來增援湖廣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這個人就是吳三桂。
當初多爾袞之所以可以順利率部入關,就是因為吳三桂及時打開了山海關的大門。
如果不是吳三桂的投誠,清軍入關絕不會如此的順暢。
只是這十來年間清軍所向披靡,實在是太順利了,竟然把吳三桂這個人給忘了。
眼下遇到了危機,順治皇帝自然而然第一個想起的就是吳三桂。
很多時候選擇是要大于努力的。
也許你接連用了三個人還沒有只用一個人的時候好用。
為人君者,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擁有識人之能。
把合適的人用在合適的位置上,這件事聽起來簡單,但要真正做到其實還是有很大難度的。
不過順治皇帝覺得吳三桂應該不會那么干脆的答應。
這家伙非常狡猾,總是會攫取到更多的利益。
如果順治皇帝不能夠允諾吳三桂一些切實可見的好處的話,吳三桂應該是不會賣力攻打明軍的。
這一點順治皇帝可得好好想想。
...
...
李來亨率部在江寧鎮下船后一路前行,沒多久就遇到了一支軍隊在行軍。
他立即下令所有人隱藏到路旁的樹林里,暫且避其鋒芒。
忠貞營精銳雖然只有三百人,但戰斗力還是相當可觀的。
真要是爆發沖突,也未必沒有機會取勝。
可不到萬不得已,李來亨還是不希望一上來就有大戰。
畢竟他此行的目的是見張煌言、張名振,爭取與更多的抗清勢力結為同盟。
這種情況下就不宜暴露自己的身份。
如今的李來亨更加的成熟了。經過了幾次大戰之后,他能夠明白戰場之上應該做什么。
身為主帥,他必須要牢牢的把控住將士們的方向,這樣才能夠取得他想要的效果。
“侯爺,這支軍隊似乎和我們之前看到的韃子綠營兵很不一樣。”
雖然忠貞營距離這支軍隊還有一些距離,但是眼尖的士兵仍然能夠從中捕捉到一些關鍵的信息。
“嗯?有什么不一樣?”
對此李來亨還是感到有些好奇的。
“侯爺請看,這支軍隊的士兵似乎沒有辮子!”
親兵這么一說,李來亨不由得眼前一亮。
他仔細定睛一瞧,發現果不其然,這支軍隊的士兵真的沒有辮子。
要知道這里可是清占區,如此只能夠說明一點,那就是這支軍隊并不是清軍,而是抗清勢力!
李來亨內心不由得一陣狂喜。
他怎么也沒有想到竟然能夠在江寧附近的清占區發現抗清勢力的存在。
看來如今的形勢還沒有像他想象中的那樣糟糕。
江南地區依然是有著不少抗清的仁人志士在努力的。
只要大家信念還在,就有希望。
“侯爺,我們現在怎么辦?”
忠貞營的精銳親兵們現在都發現了這點。
李來亨仔細思忖了片刻道:“看他們的樣子應該也是往南京去的。我們可以試探性的去交流一下。”
李來亨內心還是很警惕的。
他知道這種時候絕對不能夠輕易的放松。
“前面有一座橋,我們抄近路去前面等著吧。”
李來亨所部人數較少,抄近路還是能夠做到的。
他一聲令下之后,將士們便跟著他沿著山間小徑行走,直奔石橋而去。
...
...
仁武伯姚志卓望著不遠處的石橋,感嘆道:“行路難,行軍更難啊。之前我還覺得武夫的生活快意的很,可親身經歷之后就發現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李之椿點了點頭道:“是啊,都說武夫誤國,可我們親身經歷之后才發現,其實他們也是很不容易的。光是這種天氣下行軍就很是艱難了。要是遇到了敵人,兩軍廝殺起來,那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夠頂得住的。”
張仲符接過話道:“眼下當務之急是趕快和張本兵一行人匯合。我們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他們引路,若是去的晚了,怕張本兵他們會吃虧的。”
雖然他們很清楚,張煌言、張名振率領的只是一支偏師,核心目的還是吸引清軍的注意,為夔東軍以及云南、貴州明軍爭取空間。可如果真的有機會,南京城也不是不能拿下的。
“可惜錢牧齋此次沒有與我們同行。不然若是他在,以他的聲望登高一呼,還是能夠有不少人響應的。”
“估計是錢牧齋也沒有臉見張本兵他們吧。”
“不說這些了,咱們這一次一定要足夠謹慎才行。雖然韃子已經戒嚴,堅壁清野,不在外圍駐扎,可我們還是不能夠大意。若是真的碰上了韃子,免不了一場惡戰。”
這五千抗清義士乃是姚志卓等人多方努力才組織起來的,自然是十分疼惜。
雖然大家伙都做好了隨時犧牲,殺身成仁的準備,但他們更加希望能夠隨著張本兵拿下南京,震動江南。
這一步棋可以說是明軍當下最好的選擇了。
姚志卓必須要完成張本兵交給他的任務。
實際上除了南京城有幾萬清軍駐守外,鎮江、揚州等地都是兵力空虛的。
如果張本兵有意他們完全可以調轉方向,進攻這些城池。
雖然姚志卓對于領兵打仗并沒有什么經驗,但是兵法還是熟識的。
在他看來,只要明軍能夠出其不意,打一個多點開花,就能夠從深層次上撼動清軍在江南的統治。
一旦清軍在江南的統治基礎松動了,就是明軍全面北伐的開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