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順治狂喜
- 誅清
- 一袖乾坤
- 2001字
- 2025-06-17 09:00:00
孫可望這幾日如坐針氈。
降清之后他已經將云貴川三地的明軍駐防情況寫在了奏本上派人送去了京師。
想必用不了多久順治皇帝就能夠看到這份奏疏了吧?
可孫可望卻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
因為他感覺自己未必能夠獲得清廷的信任。
畢竟是降臣,要想取得信任,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便是建立戰功。
只要擁有了戰功,那么一切將不再是問題。
可是...
孫可望真的能夠在李定國、劉文秀手上占到便宜嗎?
畢竟如果單純論領兵打仗,孫可望是不如李定國和劉文秀的。
一旦雙方拉開陣仗打起來,孫可望怕是只會被李定國和劉文秀壓制。
如此一來...
孫可望怕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只會為人恥笑。
所以...
孫可望最好的選擇是爭取到清軍派出大軍相助。
若是能夠擁有清軍主力助戰,孫可望就有了底氣。
畢竟他之所以降清,也是因為實在打不過李定國了。
若是還有一線機會,他也不會甘心向清廷俯首稱臣。
時局艱難,孫可望也不得不努力調整策略。
他如今手中還攥著一些兵馬,和當初鄭芝龍的情況是不同的,所以他還有博弈的機會。
“也許一開始時我就該和清廷接洽,這樣一切都會順利許多?!?
孫可望回過頭看,發現自己還是退路留的少了。
當然現在也不是全然沒有機會,只是孫可望能夠犯錯誤的機會更加少了。
此時此刻他必須要保證自己時刻擁有兵權!
只要他的手中還攥著兵權,就不必擔心被清廷當作棄子。
吳三桂不就很瀟灑嗎?
因為吳三桂手中攥著一支精銳之師!
在亂世誰的手中有軍隊誰的話就有力量。
孫可望已經上表請求清廷派大軍與他一道進攻云南了。
只是不知道清廷會派誰來。
是李國英還是吳三桂?
在孫可望看來,清廷最可能派來的就是這兩個人其中一個。
其他人要么距離太遠,要么戰斗力不足,難堪大任!
孫可望抗清這么多年,對于清軍各部的實力也算是摸得很清楚。
在他看來,清軍漢人將領之中最能打的就是吳三桂和李國英。
只是清廷似乎也有所顧慮,故而不敢貿然重用他們。
但是現在大戰在即,幾乎找不出更合適的人選。
這種情況下,孫可望相信清廷只能選擇派二人出戰。
有的時候即便是皇帝也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夠做什么的,他必須要平衡各方勢力,權衡利弊之后才能夠做出最優解。
順治皇帝如今雖然年輕,但也是經歷過和多爾袞多年斗爭的,故而并不會犯一些非常愚蠢的錯誤。
孫可望想要誆騙他自然也是不可能的。
孫可望只是希望能夠盡可能的在順治皇帝這里爭取到足夠多的利益。
只要做到了這點,那么接下來他就有望在大清裂土封王。
這是孫可望的終極目標。
在大清能夠稱王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至于那九五之尊的位置,孫可望是不敢想了。
行路難,行路難啊。
孫可望也只能夠當自己做了一場春秋大夢了。
...
...
京師,紫禁城。
乾清宮中,順治皇帝端坐在御座之上,十分認真的翻看著奏疏。
自打他親政以來,還是相當勤政的。
基本上臣子們上的奏疏他都會認真批閱。
不管是軍情還是民政,順治皇帝一視同仁。
但是最近各地送來的折子數量激增,順治皇帝實在有些看不過來了,所以便知撿重要是看。
“皇上,這是貴州孫可望上的奏折?!?
便在順治皇帝聚精會神批閱奏折之時,他的貼身太監便把一份奏疏送到了面前。
“哦?”
順治皇帝連忙放下手中奏折,將孫可望的奏折接過。
他不假思索的將奏折展開仔細的看。
一字一句,絕不會有絲毫錯漏。
“好,好??!這個孫可望總算是做了一件人事!”
順治皇帝大喜過望。
孫可望不但決定降清,還將云貴川明軍的駐防情況全部上表。
這對清軍來說無疑是一重大利好。
一旦清軍主力南下,按照這份奏表上的路線行軍,定能夠做到所向披靡,如入無人之境!
清軍和明軍拉鋸多年,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突破明軍的云貴川防線。
如今清軍有了這份地圖,就能夠處處針對明軍,令明軍多年的努力化為泡影。
做到這一點后,清軍距離全面取勝就不遠了。
當然,孫可望也在奏表之中說明,希望朝廷能夠派出一支大軍南下,協助他攻打云南。
僅僅憑借孫可望一人之力是拿不下云南的。
對此順治皇帝當然也表示理解。
畢竟孫可望的長處在處理內政后勤。
領兵打仗并不是他的專長。
只是如今順治能夠調動的清軍數量并不算多。
因為他先后向湖廣、江南增派了大軍。
這種情況下可用之人就顯得少了。
目前順治皇帝心里有兩個選擇。
其一是李國英,再者就是吳三桂。
這兩個人的駐地距離云貴川都不算遠,而且二人的戰力還是很強大的。
但是順治皇帝究竟該選擇誰呢?
這其實是一個相當艱難的問題。
因為順治皇帝必須要保證漢中的安全。
所以他最多只能夠抽調其中一支人馬。
平衡是一定要掌握好的。
若是失去了平衡,一切都是虛妄。
順治皇帝一邊揉著額頭,一邊仔細思考。
對他來說,最近的局勢確實太混亂太撲朔迷離了。
前一刻還是看不到什么破局的可能,后一刻就是柳暗花明。
只能說這種時候一定不能夠過于陷入僵局。
很多時候還是有機會能夠破局的。
總體而言,大清的形勢要遠遠好于殘明。
只要順治皇帝自己不要出什么昏招基本上就不會落敗。
事已至此,順治皇帝也只能夠按照當下的局勢持續推進。
在他看來,清軍一舉拿下云南、四川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
只要做到了這點,夔東十三家就是甕中之鱉,清軍完全可以對其形成合圍,盡數滅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