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康說最后那一勝一敗,主要是對鐵木真說的,剛剛鐵木真看自己的眼神充滿了殺意,如今鐵木真的注意力都在面前的扎木合身上,就算他對自己說的話有懷疑,他也沒有精力去驗真假。
真的又如何,自己還不想和金國產生矛盾,假的又如何,自己沒有打贏這場戰爭,就算殺了金國小王爺有何用。
楊康接著又舉起手指,再次說道“扎木合軍中由多方勢力組成,每個勢力的攻擊方式不同,這就導致他們很多決定無法執行,就算執行也是事與愿違,失敗在執行上;而首領則不同,整個軍中統一聽從將令,有了計策立刻就執行,而且能應變無窮,這是第六條,謀勝。”
帳下眾人紛紛附和著,這強大的執行力,正是己方可以迅速發展的關鍵,若是軍中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那如何打勝仗。
然后指向哲別等諸多降將說道“扎木合因為世代積累的資本,以上位者的身份自居,常常用自己是草原的大汗沽名釣譽,帳下多少喜歡說空話、徒有其表的人;而首領至心待人,做事推行真誠,不做虛榮好看的事兒,用節儉率領下屬,而對待有功之人卻從不吝嗇,因此忠正,有遠見,還有真才實干的人都愿意投奔您,這是第七條,德勝。”
哲別等悍將,均不是一開始跟隨鐵木真的將領,但是一旦被鐵木真的個人魅力征服后,便覺得跟著他有出路,有發展,聽到楊康的解釋后,紛紛的點頭附和。
伸出手指,繼續說道“扎木合雖然表面看起來對自己的族人好,可大家卻知道這只是他的表面,他的內心是殘忍殺戮。;而首領,雖然對自己的族人并沒有做到事事如意,但在大事上,能接濟族人,給予的恩澤,都超過族人的期待,并且思慮周全,沒有救不到的,這是第八條,仁勝。”
繼續說道“扎木合分不清是非,旁人在他耳邊說昔日的兄弟強大后會危害自己,他便相信。而首領則是,凡是對的就以禮獎勵,凡是錯的就依法懲處,這是第九條,文勝。”
鐵木真治軍素來以賞罰分明著稱,無論是什么身份,只有有功勞便會獎勵,但一旦犯錯誤,及時是他自己,也會狠狠的鞭策自己。
最后,楊康舉起自己的兩只手,緊緊的握在一起,高聲說道“扎木合雖是統領那二十萬騎兵,但他用兵不得要領;而首領常常是以弱勝強,能以少勝多,用兵如神,軍中都信任您,敵人都懼怕您,這是第十條,武勝。”
楊康說完這十勝十敗論,無論是鐵木真,還是眾將領,包括一同前來的郭靖,心里都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自己這一仗是穩贏的,從任何一個角度來說,自己都沒有理由會失敗。
營帳內,雅雀無聲,無論是以武力著稱的悍將,還是以謀略著稱的名將,都在細細的體會楊康說的話,越琢磨越覺得楊康說的有道理。
鐵木真抬起眼睛,再次審視著楊康,這個金國的小王爺。
“此人日后定是我蒙古的勁敵,可那十萬金兵就在一旁虎視眈眈,自己和扎木合的戰斗就算是勝利了,也必然是一場慘勝,不可與這人為敵,只能為友。”
鐵木真心里暗暗的將楊康從必殺之人,變成必須結交的朋友。這完全得益于楊康展現的能力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期,以至于他自己都沒有足夠的信心可以打敗這個十一歲的年輕人。
不禁有些懷疑,這樣金國小王爺會不會是軍神轉世,自己已然是草原上的佼佼者,自從出生起,便是自己的高光時刻,無論是年幼,還是少年,青年,乃至到現在的中年,自己幾乎就是同輩中無敵的存在,可如今在面對這個年輕人,竟然有一種挫敗感。
“眾將士!你們還有什么想說的?”
鐵木真也不愧是草原帝國的奠基者,雖然被楊康所震撼,但是很快便釋然,如今自己依舊面臨著數倍自己的敵人,依然面對著生與死的考驗。
四子托雷年紀與郭靖,楊康相仿,見他們二人都高談闊論,自己自然心癢難耐,開口說道。
“父汗,我兩位義兄都說了咱們可以贏,那兒子覺得不如說說應該如何反擊,是先剿滅札木合還是剿滅其他勢力。”
托雷作為鐵木真的四子,一直被鐵木真試做接班人,對他的培養更是超過其余幾個孩子,而且托雷一出去,乞顏部便蒸蒸日上,比他幾位哥哥要幸福多了。
他的這句話的作用是承上啟下,將大家的注意力從剛剛必勝的興奮變到如何取勝。
“我覺得,不如先剪其羽翼,讓札木合孤立無援,最后再一舉包圍札木合。”
博爾術作為四杰之首,在軍中的地位僅次于鐵木真,他的話基本上可以當做是給這次行軍打仗定下了基調。
的確,先剪羽翼是最穩妥點方式,一來,可以通過一場場小勝來積累士氣,壯大自己的同時,削弱札木合的力量。
可若是直接攻擊札木合,勝了,那其余的部族士兵很可能直接四散逃脫,無法實現統一東部的目標。
可若是和札木合陷入僵持,輸的也會是鐵木真,他只有區區三萬騎兵而已。
四勇之一的者勒蔑是一個黝黑的漢子,開口道“我也覺得要先斬其羽翼,至于札木合,咱們可以用小股伏兵牽制,為咱們爭取時間,所以牽制札木合的事情交給我罷。”
者勒蔑素來就是膽色過人,多次拯救鐵木真于危難,說出這種話倒也符合他的性格。
軍帳內,眾多名將的討論、決策也給了楊康學習的機會,這可都是實打實的名將教學,自己從多少本歷史書里學不來的經驗。
戰場瞬息萬變,就算設計的再天衣無縫,也會遇到突發狀況。
山雨欲來風滿樓,蒙古的草原上,即將迎來一場恐怖的廝殺。
乞顏部的老弱婦孺,在鐵木真的安排下,最先逃向金國的邊境,雖說將領們都在商議如何打敗札木合聯軍,但對于自己的根本,乞顏部的族人如何保護沒人提及。
在最終宣布計劃時,鐵木真便把族人的遷移作為第一點來提出,后方無憂,前方的士卒才可以勇猛,才可以舍生忘死。
第二步,才是重頭戲的開始,三萬人的騎兵在鐵木真的安排下,正有條不紊的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