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6年1月1日,大安殿。
金章宗升御座,官員鳴鞭,群臣行朝拜儀。
群臣齊聲高呼“元正啟祚,品物咸新,恭維皇帝陛下與天同休,愿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金章宗面露微笑,示意一旁的太監宣旨“履新上壽,與卿等內外同慶。”
此時的金章宗可謂是春風得意,對南,讓南宋俯首稱臣,每年提供歲幣白銀二十萬兩,對北,將反叛的塔塔兒部徹底剿滅,對東,高麗依舊對自己俯首稱臣,對西,西夏的黨項人一直以臣子自居。
四海內外,自己已然是中原霸主,大殿之上,接受著各國的獻禮。
先是南宋,這個被自己打的服服帖帖的國家,如今和自己是以叔侄互稱,歲銀,歲布等等如數奉上。
之后是西夏,這個臣子國,在金章宗的眼里,只是西域蠻夷罷了,若不是那里太過貧瘠,自己早就征服了,獻上無數優質毛皮,金銀器物。
最后才輪到高麗國,在聽到皇帝從李姓變成崔姓,金章宗微微露出一絲詫異,只是在聽到高麗此次上貢的物品比往年更多,便沒有多問,一個附屬國而已,只要挺好就好。
這一天,風頭最大的莫過于榮王,他從蒙古慘敗回中都,并沒有受到父皇的責難,反而卻被褒獎。
“洪熙,此次出征,你辛苦了,這次全殲塔塔兒部,你居首功。”金章宗的一席話,說的榮王完顏洪熙有些發懵。
腦子里是一連串的問號,“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做了什么,我不是被殺的丟盔棄甲么,怎么就全殲塔塔兒部?”
金章宗扔下一疊文書,“自己看看吧,八百里加急。”
完顏洪熙趕忙跪爬過去,打開文書,臉上蒼白的臉變得鐵青,牙根都咬的吱吱作響,眼里滿是憤怒。
心里不停的怒罵著自己的六弟,完顏洪烈你不講武德!
但聽金章宗說道“趙王完顏洪烈,畏懼敵軍,以致你孤軍奮戰,最后竟讓我五萬金國勇士血染蒙古,榮王,你以后可不要這樣啊。”
完顏洪熙這一天的心情仿佛就過山車一般,自己早起踉踉蹌蹌的跑回中都,等著父皇的責罵,可是來到寢宮,卻被父皇的這波操作搞懵了,自己從逃將變成功臣,趙王被自己踩在腳下了,幸福來的太突然。
完顏洪熙立馬跪地扣首,“父皇明察秋毫,是兒臣之幸,否則兒臣萬死也百口莫辯,嗚嗚,父皇,六弟他從出征就不與兒臣一道,反而自己找那蒙古人,真是有辱金國。”
金章宗冷冷的說道“嗯,朕知道了,過幾日,朕便下旨,你到時接替趙王的兵權吧。”
“兒臣遵旨。”完顏洪熙興奮的磕頭離開。
……
趙王府,一改之前車水馬龍的景象,整個王府一片的冷清。
完顏洪烈此時正在王府后院的茅草屋內,看著一臉苦楚的包惜弱,坐在她的身側。
“王妃,康兒是我擅自做主給他留下蒙古,這是我的不對,可是你應該知道,如今趙王府更加不安全。”
原來,包惜弱盼星星盼月亮的,就是等著楊康回讀,誰知只有完顏洪烈回到府里,而自己最關心的楊康沒有回來,一時間竟嚇的面容失色,一口氣沒上來,暈了過去。
好不容易醒來,見完顏洪烈一直坐在茅草屋內,守護著自己,立馬問道“王爺,康兒他?”
完顏洪烈趕忙扶住包惜弱那窈窕的身姿,開口勸道“康兒沒事,他在蒙古歷練一番,待我將朝中的事情解決了,便叫他回來,況且身邊還有我的親兵保護,安全無虞。”
聽到這,包惜弱才長長舒了一口氣,精神頭也好了許多,見自己還在完顏洪烈的懷里,掙脫了出來,擦了擦自己的眼淚。
“王爺,王府怎么了?”
一日夫妻百日恩,雖說完顏洪烈和自己只有夫妻之名,卻無夫妻之實,但是他這幾年待自己母子如親人,自己也該關心他。
完顏洪烈見包惜弱竟關心起自己,露出了一絲苦笑,“本王功高震主,恐怕父皇會對自己不利。”
聞言,包惜弱竟的用手捂住了自己的櫻桃小嘴,滿眼都是疑惑,“為何,王爺可是未來的繼承人啊。”
完顏洪烈搖搖頭“什么繼承人,父皇正值鼎盛,怎么會容忍兒子的功勞蓋過他,王妃該知道李世民和李淵的事情吧。”
大唐初年,李淵稱帝,他原本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可隨著他年齡變大,二子李世民在朝堂上如日中天,隱隱蓋過東宮太子,最后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卻是成功稱帝,而作為父皇的李淵又能改變什么,只能默默接受這個事實。
包惜弱雖是婦人,可她不同于郭嘯天的妻子李萍,又加上這些年,在王府中,時常翻看書籍,對這些歷史故事均有了解。
“唉,沒想到,金國也有這糊涂的帝王。”包惜弱悠悠的說著,眉宇臉露著一絲的多愁善感。
走到完顏洪烈的身側,坐了下去,一只手拉著完顏洪烈的粗壯手臂,讓自己可以在他的懷抱中。
“王爺,這些年我們母子可以生活的如此之好,全仗著王爺,如今王府有難,康兒也被王爺安頓好了,惜弱定不會離開王爺半步。”
只聽到完顏洪烈的心臟,撲通撲通的跳動著,現在這個姿勢,他幻想了多年,自從見到包惜弱,就一直渴望得到她,但是自己又不能用強。
如今心中的女神,主動投懷送抱,自己焉能不激動,一時間竟不知該說什么。
“王爺,我亡夫已死多年,蒙王爺不棄,收容我們母子,今日惜弱便是王爺的王妃,和王爺一同面對。”
包惜弱一介女流,竟說出如此義正言辭的話,這離不開和楊鐵心生活多年的影響,忠義之士怎么會貪生怕死。
完顏洪烈激動的連說幾個好,拉著包惜弱的手,哈哈哈的笑著走出去。
“來人,今日,本王要喝個痛快。”
……
蒙古草原上,塔塔兒部如今已經成為了過去,一個新的部族出現在草原之上,名曰漢軍。
楊康此時已經七歲,臉上不再是稚嫩的面孔,逐漸變得棱角分明,身上的肌肉也結識了不少。
“宣將軍,本王這騎射的功夫如何?”
“小王爺這功夫,恐怕馬背上出生的人都比不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