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眾里尋他千百度
- 亂宋
- 我是逗號
- 2014字
- 2023-03-06 23:30:14
秦博瀚坐在客廳,秦晨簡單收拾了一下,急忙去客廳。
“老爺子,伯父,您二位為何這么早就……”
陳星河笑道:“今日可不是來看你的,而是專門來拜訪狀元郎的。”
陳博瀚還有陳星河更是從家中挑選了幾件上好的瓷器。
等到何栗來到客廳之后,還一臉疑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待到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后,得知老爺子專門來拜訪自己,連忙謙虛客氣道:“晚輩何栗有禮了,這正好有空,來到耀州拜會老友,也順便向他討教一番?!?
幾人坐在客廳聊天,陳博瀚可是沒少打量何栗,這舉人他見過好多位,進士也不少,可就是這狀元,的確是第一次距離這么近。
“陳老爺子,我聽聞九如說陳家雖為商人之家,但家中子孫好學,稱得上是書香世家呀。”
“希望子孫們多讀一些書,多一些書生氣,少一些商人的重利心。”
“老太爺,您這孫女婿可著實是為陳家著想,我這昨日剛來,九如就讓我今日開始于您家中想要科考讀書的孩子交流?!?
呀!
陳博瀚頓時心里一驚,這自己來就是此意。
這能高中狀元的人,若是能輔導一下陳家的那些孩子,也是陳家天大的造化!
至于能不能中個舉人,當個官,那都是個人的命!
“老朽也不再推辭了,這今日來本意就是想請你為我陳家的孩子傳教經驗,他們恐怕沒有中狀元的才華,中個進士我就磕頭燒香了?!?
待到下午!
陳家二十多位孩子坐在青瓷小院內,何栗則是認真的講解著讀書以及應試之道。
陳博瀚坐在旁邊的屋子,聽的也是極其入迷,心里也自然是滿臉自豪。
何栗講解著自己的讀書之道,以及為何讀書,要讀什么書……
天色漸晚,日落西山!
何栗一臉認真的說道:“待到以后,九如的書院開辦起來了,他給你們上課的時候,你們才知道我與他的差距?!?
“何先生,您都高中狀元了,難道都比不上晨哥哥?!?
“是啊,娘親說狀元是天下讀書人中最厲害的了。今天娘親聽說是您給我上課,特地讓我換了一身新衣服?!?
何栗看著這些十幾歲的孩子說道。
“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后。僅就對于天下時事以及詩詞上的天賦和成就,我連你們晨哥哥的十分之一也不如?。 ?
“你們呢,要跟著九如好好學知識,只有強大了,才能保護家人,保護自己想保護的人。”
何栗不知道為什么和這些孩子說這么多。
勸誡之意可能不多,可能更多是為了讓這些孩子更快的接受秦晨。
那夜關于省試和殿試,秦晨雖然只是稍加點撥,可這無異于四兩撥千斤,一語驚醒夢中人。
他此行,也是帶著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態度。
若秦晨沒有做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諸如此類定會流傳千古的詩詞。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
如果沒有耀州青瓷會,秦晨作的那三首詩詞。
可能何栗會認為秦晨能夠猜中省試和殿試的題目,應該是無意押中。
可自從聽到了秦晨新作的幾首詩詞。
他才明白了!
秦晨純粹就是有意為之!
他想到那一夜的場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也許秦晨就是他冥冥之中的貴人吧!
他本就為天之驕子,家世可能并不顯赫,可才學,即使放在開封,也是能夠排得上號的。
深夜,陳博瀚于家中盛情款待。
秦晨和何栗兩人吃完飯,何栗酒醉三分,便趁著夜色,想要去漆河岸邊轉一轉。
兩人被陳博瀚等陳家人送出家門后。
陳博瀚回到屋子中:“此乃,我耀州陳家也算是朝中有人了呀!”
“爹,我咋覺得何栗不像是中了狀元,而像是秦晨中了狀元似的?!?
陳博瀚:“曦兒嫁給秦晨看來是對的,曦兒從小呀,我就覺得曦兒這孩子有主意,拒絕了那么多人,才百挑千選中秦晨。這才是應了秦晨那句詩,眾里尋他千百度。”
陳曦站在爺爺和父親身旁,心里也是極為開心,這位即將成為自己夫君的男人,優秀超出了她的預想太多。
逐漸的,她將假結婚這件事情拋到了腦后,因為她也能夠感覺到,秦晨是喜歡自己的。
“曦兒,爺爺這可是跟著你沾光了呀,陳家這些孩子,能聽狀元朗講課,可真是我陳家福至。”
……
秦晨和何栗來到了河邊的茶攤!
兩人第一次見面,便是在這露天茶攤。
此刻,已經快到夜晚九點,老板正要收攤,何栗掏出來一兩銀子。
“老板,給我們上壺茶,你且收拾你的?!?
兩人身旁五米就是漆河!
河水倒映著星辰的亮光,何栗意味深長的笑道:“九如!”
“何兄,我知道你要問什么,我索性就告訴你吧。我也只不過是斗膽猜測,幸好沒有誤你,至于殿試要考《皇帝內經》和《道德經》這個我是有點把握的,因為當今圣上崇道,自稱為教主道君皇帝,更是在全國范圍內修建道觀,與道士往來密切,而道法之書,無外乎這兩者之最。那夜對于殿試題,我倒是想希望我能猜中,可對于省試,說實話完全就是僥幸呀!你也知道我經受了遭人誣陷,差點入了廂軍,誰料那夜隨意之言,竟一語中的!”
“如此說來,還真是有著幾分天意?!?
“當然了,就是尋常讀書人,我就是告訴他殿試要考《黃帝內經》和《道德經》中那些經義要文,我也不覺得能高中狀元。何兄你的才華,你的抱負,自當為天下蒼生求福!以后若真的有機會,你官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拯救萬民脫離水火,現如今這世道,恕我直言,國家命運,危!”
何栗說道:“九如,我從開封來,自是聽到一點風聲,大宋與西夏看來必有一戰呢!”
“一點都不意外!”
“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