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宣秦晨進宮
- 亂宋
- 我是逗號
- 2063字
- 2023-03-02 23:45:50
陳博瀚知曉秦晨的份量,自然也是知道對方緣何這么做。
秦晨望著眼前的這位老人,耀州青瓷的陳家最為杰出的締造者,也許以后陳家會在陳曦的帶領下走向繁盛。
半百篳路藍縷的路程,終究還是這位老人扛著陳家走過。
“我陳家可惜的就是無人入仕,退一萬步來說,中個舉人我即使百年了,也自當含笑九泉了。”
秦晨未說話,而是仔細的斟酌著。
前世過目不忘的他,曾經看過一本古書,上邊就記載了多半北宋的科考的三級試題。
……
這一夜!
北宋汴梁皇宮之內的艮岳練光亭中。
趙佶坐于亭中,身旁站著三人乃是何家三兄弟。
“真乃千古奇聞,朕于殿試之日見仙鶴神姿,未曾想到一甲三人,竟然是出自一家三兄弟,此乃真道君庇佑。”
“你三兄弟,取得狀元、榜眼、探花,皆為天子門生,以后我們就以君臣相稱。有一件事,你們也應當知曉了。”
“有一人叫做完顏旻,又名為完顏阿骨打。他本是萬完顏部聯盟長完顏劾里缽次子,相傳自幼力大無比,精于弓矢,前年繼位于兄長之位,統一女真各部,去年發動反遼戰爭,遼軍大敗于寧江州、賓、咸、出河店等地,于今年初稱帝于上京會寧府,建國大金。”
何栗說道:“陛下,臣有一言。”
“卿言之!”
“臣也聽說了寧江州之戰,坊間也有不少傳聞,臣在開封期間,也聽到諸多讀書士子交談此事。”
“噢,你且說來。”
何栗將坊間傳聞的寧江州之戰便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原來此戰為金國和遼國首戰。
完顏阿骨打探聞到遼天祚帝沉溺于趣事,朝政荒廢,邊防守備松懈。
完顏阿骨打便開始了備械于拉林河畔,號召諸部反遼。遼軍大意,輕敵不已,在邊防僅有千余人的情況下,竟然準備迎敵,恰好遼天祚帝游獵至慶州。
得此急報,僅遣送海州刺史高仙壽統領渤海子弟軍應援。
而女真諸部卻獲悉,遼人集結將近十萬人馬!聽聞這么多人,完顏阿骨打也渾然不懼,帶著諸將與諸部首領宣誓,向女真部族的祖宗神靈告以伐遼之事。
兩軍交戰前,女真已將遼國城前的溝壑填平,渤海子弟軍直取女真兵營中帳,竟然和女真軍爭鋒不下,女真人不得邊退邊應敵。
戰局的轉機,則是遼驍將耶律謝十突然墜馬,抓住時機的完顏阿骨打,搭弓射箭,連續數箭,耶律謝十身中數箭,前來營救多人,皆被射殺!
女真軍士氣大振,由退改攻,遼兵兵敗如山倒,撤退入猢猻散,死者十有七八。
趙佶嘆息道:“首戰便旗開得勝,女真果如遼人相傳,女真兵若滿萬則不可敵也!朝中大臣,近幾年也屢屢上折,詬病檀淵之盟。卿認為詬病幾何?此處只有你我君臣四人,暢所欲言,所言過之,恕你無罪。”
若沒有此話,何栗哪敢言。
“臣以為,其一此約傷國之信,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此約讓我大宋子民覺得國力不如遼國。”
“其二此約助求和,朝中大臣能看到的和平原來是用金錢可以換取的,將士報國無門,此弊端深入人心。”
“其三此約……”
“除此之外,陛下若是想厲兵秣馬,傳承大宋江山百年基業,燕云十六州日后是必須要奪取的,此地是唯一可以為我大宋提供戰馬的基地……”
趙佶感嘆道:“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他也許就未聽過如此憤慨的言論了。
如今朝中主和和主戰派每日吵得不可開交!
加之金國建國,有的人就想,聯金抗遼。
“卿等對此論怎么看。”
何棠、何榘兩人說出了自己的見解,雖是君臣隨意之論,可兩人也明白這是圣上在考校三人是否有著真正的真才實學。
兩人說出了自己的觀點,雖不說是曠世奇論,但也有可行之策,和朝中為官多年的大臣,見第也有相同之處。
何栗道:“陛下,臣認為,斷不可聯金抗遼,尤其是在金國建國才數月的情況下,金國僅就寧江州之戰來看,遼國被滅,恐怕是注定之事。遼國亡了,那我大宋,唇亡齒寒呀!”
趙佶沒法站在超越歷史的歷史觀上去看待問題。
“金國滅遼,遼國就算再不濟,幾十載還是能堅持下來的吧。”
何栗:“我有一好友,曾和我閑聊中談起,遼國氣數已盡,約十載之數。”
“你這好友可著實大膽,國運都敢預測推斷。”
“回稟陛下,若不是我那位好友性格淡雅,不喜歡朝堂之爭,我自當為朝廷薦才。若是他參加科考,今科狀元,非他莫屬。”
“言真如此?”
“我見過他做過兩首散曲小令,還有一首臣前來參加科考,他送臣的一首詞。”
“快快念來。”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趙佶眼里頓時有了光,比剛才談論政事的時候,興致要多了幾分。
“送你的那首詞呢?”
“白苧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回廊,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趙佶站起身來:“你為今科狀元。集英殿前一舉奪魁,難度不亞于飛月折桂。你那好友全詞未提你科考失敗的可能,鵬北海典出《莊子·逍遙游》,鳳朝陽典出《詩經·大雅·卷阿》。書和劍,即為文治武功,又有言書劍飄零,意思讓你仕途為官不要因為不順而失意。”
“你那好友何籍人士?”
“永興軍路,耀州秦家村,秦晨。”
趙佶感覺這個名字怎么如此熟悉啊!
“朕想起來了,此人就是那抵御流民,設計埋伏斬殺西夏死士的青年吧!”
“回陛下,正是!”
“來人呢,八百里加急,宣秦晨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