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幸福

  • 三十歲以后的沉思
  • 孫策大人
  • 1410字
  • 2022-12-11 02:02:56

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快快樂樂地過完一生。回想自己從出生到現(xiàn)在,我們一直沐浴在父母的愛河里,未來我們也將會把這份愛一直傳遞給下一代,作為人類,一生的幸福也都從這里開始。想到于此,關(guān)于人生的沉思便從幸福這個話題開始吧。

幸福沒有嚴(yán)格的定義,古往今來的先賢們都給出了自己的理解,關(guān)于幸福我們不必追求絕對的定義,只要知道它的狀態(tài)就行了。以當(dāng)今社會來說,幸福是衣食無憂,吃飽穿暖,無病無災(zāi),家庭和睦,能處于這些狀態(tài)之中,已經(jīng)是超越多數(shù)人的幸福了。再者,人是高級動物,也是情感動物,在滿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以后,還需要有精神上的幸福感,這種精神層面的幸福,包括對自我的肯定(自信),對自身價值的肯定(成就),愛和被愛。

有人說,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是一個衣食無憂的傻子,因為他在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外,沒有任何別的需求,因此非常容易被滿足,但是這不是一個正常的人可以追求的狀態(tài)。作為一個普通的個體,則是在自己付出努力并獲得與之相符的回報以后,獲得了最大的幸福感。在人的一生之中,唯一不需要付出就可以被給予的,只有父母的愛,也就是除了作為子女的這種幸福是不需要努力的,其他所有的幸福,都需要去努力才能爭取到。你努力去學(xué)習(xí),在獲得知識的那一刻就會無比幸福;你努力去工作,在獲得豐厚報酬的那一刻就會無比幸福;你努力去追求異性,在你收獲愛情的那一刻就會無比幸福。不通過任何努力,就可以無限地得到,這樣的人生狀態(tài)是不會幸福的。另外,幸福感是需要持續(xù)獲得的,所有努力得到的幸福感都只能持續(xù)一定的時間,人的一生中要不停地努力,才能持續(xù)性地獲得幸福。

在討論幸福的時候,是不可能繞開財富這個話題的。古往今來,作為普通的勞苦大眾,多數(shù)的不幸也都是因為財富的缺失而造成的。所以,這是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對于普通人來說,對財富的基本需求是無法逃避的。但是財富不會持續(xù)性給你帶來幸福感,當(dāng)滿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生活富足之后,財富所能帶來的幸福感就會變得越來越少。反而,有不少人為了追求無盡的財富,而陷入深深的苦悶之中。如果追求財富不能使你快樂,那追求財富的意義在哪里呢?所以,當(dāng)你的財富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在基本的財富需求得到滿足以后,你就需要深入思考一下,在人生下一個階段應(yīng)該去追求哪些更有意義的事情,并且思考一下怎樣的人生是自己想要的。

有人說,這個世界上無知的樂天派和沉醉于自己喜歡的事業(yè)的人是都是幸福的。但是,我更更喜歡后一種,因為只有我們能從書本中獲得了足夠的人生經(jīng)驗,才能決定選擇什么樣的人生道路,才能選擇以什么樣的心態(tài)來面對人生的悲歡喜樂。雖然無知者也可以很幸福,但是無知者的幸福存在著很大的概率性,幸福的無知者可能僅僅是此生還沒有遇到過大的苦難,當(dāng)無知者面臨苦難的時候,大多數(shù)只會迷茫與無助。讀書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應(yīng)該終身讀書。將讀書作為終身樂趣的人,無論身處何種境遇,只要有書讀,就是幸福的。

我們都希望自己一生永遠(yuǎn)處于幸福這種狀態(tài)之中,但是人生的幸福與不幸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佛說:“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這是佛陀對于人生苦難的理解,在人生的這七苦之中,對于生、老、病、死,在絕大多數(shù)的時候我們是不能左右的,而怨憎會、愛別離和求不得,則是在我們漫長的人生道路上要學(xué)會面對的。個體的力量是有限的,在身處人與人生活在一起的社會之中的時候,如果不能學(xué)會用正確的心態(tài)去面對這些苦惱,那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將會十分艱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文县| 固原市| 新蔡县| 天津市| 泰来县| 湖州市| 胶南市| 石城县| 五台县| 重庆市| 和顺县| 衢州市| 阳新县| 巴彦县| 高阳县| 房产| 福安市| 公主岭市| 屏南县| 安平县| 南安市| 蓝田县| 沂水县| 吉安县| 景德镇市| 郁南县| 遂平县| 邢台县| 沈丘县| 黄大仙区| 从化市| 牡丹江市| 高州市| 都昌县| 桑植县| 宾川县| 罗平县| 南江县| 岑溪市| 贵德县| 保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