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歌釋然,看來一切都已塵埃落定了!
吃過飯,喝過藥,力氣恢復了三分,由冬雪攙扶著出門一望,才發現自己正身處于紫云宮的偏殿,汪皇后的居所修養。
紫云宮,是后宮殿宇中最靠近中央位置的。氣勢恢宏,面積龐大到嘆為觀止。能在這里養病,真是一種莫大的殊榮。
皇宮里是沒有一棵樹的。但棵棵花樹已經有了含苞欲放的花蕾,預示著今年的天下興旺。春日里,一陣風帶著洋洋的暖意來,讓人情不自禁地貪婪享受著。
皇宮遭受一場變故之后,再仔細欣賞,目光所及之處居然是那么的美麗。可謂劫后余生,必有后福了。
汪皇后在晌午來看景歌。她一襲金色廣繡百花的淡藍色宮裝,點點迷離繁花,朵朵祥色祥云,是十分隆重的花紋。三千青絲,以鳳御釵晚起飛云髻,以金絲流蘇點綴,莊重顯貴。
這一身華麗是華麗,可卻沒有皇后作為母儀天下的鳳凰圖案。這倒是讓景歌好奇。
她行禮后,皇后娘娘四個字還沒喊出。汪皇后就輕笑掩唇道:“不必多禮……如今的皇上已經是玉王的哥哥朱祁鎮了!所以本宮也已不再是皇后娘娘,你只喚本宮一聲王妃即可。”
原來是這樣,景歌心中暗自佩服。土木堡之變后,朱祁鈺臨危受命成了大明皇帝,日日殫精竭慮。
如今他身體抱恙,更是費盡千辛萬苦將自己的哥哥重新營救出來,自己只退位于親王位子,可想而知他對皇帝的權利,真的沒有過多覬覦,心里始終放的都是大明的天下,只要對大明好的,他都會委屈自己來做,景歌打心眼里著實佩服。
“玉王從來都是深明大義,大明子民有過這樣的皇帝,也屬實幸運!”
玉王妃臉上也是釋然的情懷:“玉王是怎樣的人,本宮最清楚不過了。只是,玉王能有你們這些忠臣,何嘗不是他的幸運呢。景歌,你太讓本宮震驚了,大敵當前,你居然臨危不懼,本宮沒想到一個女子也可以如此英姿颯爽,會像一個男子一樣舉起兵器,保家衛國!后來,因實在好奇便翻了你的族譜,得知你是景樹之女!景樹大將軍的威名遠播,本宮是知道的,所以嘆息一句真是虎父無犬子女啊。然,令我更加欣喜的是,你的母親居然也姓汪。怪不得本宮與你如此親近熟絡,原本我們就是一脈相承啊。如今本宮已經不是皇后了,也希望你多到宮中,來陪我說說話……”
景歌點頭,反手也緊緊握住玉王妃的手。或許,她們的血液里都有一種相同的基因,所以才會格外親切。
父母已經故去,新上任的皇帝已經令人將當年景樹之罪全部推翻。雖然景府已經破敗不堪,如今她已嫁為人妻,沒有翻新景府的必要。
父母之冤情得以昭雪,她欣慰至極,終歸得償所愿了。而自己再也不是罪臣之女,可以堂堂正正地與大人在一起了……
大約十日之后,景歌一直養在紫云宮里。這陣子,翼王朱世奕最辛苦,翻修者被戰爭荼靡的后宮別院,清理著曾經血腥殺戮的痕跡。
春雨貴如油,一場淅淅瀝瀝的春雨過后,倒是將那殘留血跡沖刷得一干二凈。仿佛這里從從未出現過可怕的事件,一切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安寧。
陽春三月伊始,新帝的封賞大典也如期而至。
泰和大殿是皇帝的新殿,顯得格外氣勢磅礴。相比棲龍殿,這里不僅寬闊,還很華麗考究,乃是雕梁畫棟,金碧輝煌。
泰和殿的四角高高翹起,優美得像四只展翅欲飛的燕子。遠遠一望,金色的琉璃瓦在春日陽光下閃耀著耀眼奪目的神圣光芒。
大殿之上,換成朱祁鎮高居龍座之上,明金色的象征著帝王之尊的龍袍上繡著滄海龍騰的圖案,袍角那洶涌的金色波濤下,藏著王者之風。
他飛揚的長眉微挑,琥珀色的瞳仁閃爍著仁和的平易。與朱祁鈺的清秀不同,如今的皇帝更多了一些閱歷與磨難后的滄桑和淡然。
飽經風霜的臉龐輝映著晨曦,帶著與生俱來的威儀和與高貴,龍冠之下,威儀頓生。
殿中,魏祁,胡楓,景歌,呂大勇,甚至庶民長青等等,對此次皇宮曄變有功的人皆表嘉獎!
宣旨意的太監,已由徐海公公換成了更加年輕的太監。魏祁已然達到了大明朝權力的巔峰,可謂是一人之下,是西廠璃宮九千歲的身份。于是,皇帝只格外又封賞了他許多的田地與黃金。
至于景歌,本是縣主和三等淑夫人頭銜,如今又往上提了一提。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惟錫寰區以都福,
景氏修內教而服勤,
臨危不懼忠義為國,
首隆位號爰申嘉命,
用晉榮封景氏為滄縣縣主,
兼一品誥命,
錫之冊印,賜夫人御印,
賞白銀萬兩,良田百畝,
珍寶數十有余,
迓萬年而篤慶。
欽哉……”
景歌徐徐跪地:“謝皇上!”
每個人都有嘉獎,或多或少,都十分厚重。
長青笑的簡直要合不攏嘴了。他本就是風餐露宿的無家漂泊之人,如今見到這些寶貝,也覺得有錢甚是好。他終于明白景歌為什么要做那么多生意。有錢的快樂,可真是想象不到啊!
首輔楊大人此時受了嘉獎,卻依舊冷汗涔涔。他小心翼翼用袖子擦過。魏祁的失憶,恐怕已經好了,那么,接下來面對自己的又是什么?
他跟田祿升一同合謀刺殺他魏祁的事情,會不會東窗事發?若是東窗事發,魏祁又會不會給自己留一條生路?
女兒楊素素的仇就因為魏祁如日中天的權勢就不報啦?他思來想去,終究覺得是如臨大敵,此后的官僚之路,恐怕也是如履薄冰。
他虛情假意的與其他大臣互相恭維起來,更是試探性的殷勤的跑到魏祁身前說:“魏大人恭喜恭喜呀!您舍身為國,當真是文武百官之表率呀,也著實讓老夫敬佩啊……”
新帝登基,新皇帝卻是被自己救回來的,有了這一層的關系,他這輩子的地位恐怕已經無人可動搖,穩穩當當的一直做他西廠總督。
所以,面對楊大人的殷勤恭維,他是十足反感,但礙于百官在上,所以,沒顯得多熱情,也沒顯得那么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