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旁觀去,劉備尚未到達來迎之眾面前,就從馬上下來,步行往前見之。
“零陵太守劉度,見過左將軍!”
在為首的劉度,率先深深一揖,余者緊隨其后,爭相拜服時,劉備已早早伸出雙手,將劉度扶起。
他牽著小不了幾歲的劉度兩手,感懷道:“君何須如此多禮!備記得當年于襄陽,與君詳見,吾等抵足而臥,共議時事,數年不見,君比往昔,風采更盛之!今以荊州牧之令,備收以荊南,君率先歸附,可見忠義之心。有君處事,零陵又何愁不安也!”
實以劉備在荊州這些年,有名望之士,與之不識者寥寥。于龐大的人脈關系網下,荊南之得復之順利,如此思之,并不出人意料。
劉度為劉備所言,記憶起了過往,嘴唇動了動,一時不知所言。
隨之,在劉度介紹下,劉備又同旁側的郡府官吏見禮,他溫文爾雅,談笑風生,早于王倫為之書信中,對郡府情況有所了解。是故,每一個人都能說上事跡,如此以來,人者皆有被重視之感。
待看向面前劉備身影時,無不表露火熱之色,真士也!
轉身,劉備眸子盯在零陵士人來迎的隊列內,他瞬息就注意在了劉巴臉上。實在是劉巴于眾人之內,很是特別,面上無有見到劉備的慈和,甚至多顯憂慮。
于來泉陵的路上,劉備就有收到部將王倫的解釋所言,故知劉巴緣何如此!
但他沒有當眾提之,臉上依舊帶著如沐春風之笑意,來到劉巴面前,不以地位尊貴,率先一禮道:“想來公就是子初先生了!吾離開長沙,踏入零陵前夕,孔明與吾有言:‘運籌策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子初先生大才,吾仰慕久也!
今且見之,實乃幸哉!”
聽到諸葛亮所言,又見劉備真人當面,如此禮遇,即便心如鐵石,劉巴面色也不由得微變。
“左將軍言重!吾不過是零陵一村夫,才智難登臺面耳!”
以劉巴如此直言自貶,也是明著告訴劉備,天下能人異士眾多,又何苦專門盯著吾劉巴?
此言也是明道拒絕之。
若是旁人見此,說不定臉上都會表露出怒色,但劉備早從諸葛亮口中,知曉劉巴能力性情,于前半生,所見各種人物,亦是奇多,故依舊保持著溫和的笑容。
“公之才華,天下皆知也!若是公之能力不登于堂,那其他人又有何顏面也!”
言語中的夸贊,劉備之道,左右人皆為之氣度懾服。
一道同行入城后,劉備于劉巴的的敬重亦然。
便是于黃昏的郡府宴席中,為劉度親做邀請來的劉巴,依舊沒有好臉色,劉備還是端著酒樽敬之。
隔日,在郡府同劉度座談,詳加問詢零陵事后,劉備又攜帶禮物,拿著名刺,登門拜訪。
蔣琬等同行來的荊南士子,再度被劉備的毅力,還有對士人之敬重,由衷感贊,這才是他們該追隨之明主。
于劉備到達泉陵的次日傍晚,王倫也終于回到了泉陵之地。
在零陵縣一帶處事的魏延,則要比他早半日歸來。
而在將人馬安排好,王倫來不及同魏延敘舊,即速往驛舍面見劉備。
劉備在從劉宅回來后,倒也沒有再去見其他人,正處理著從長沙,桂陽等地送來的軍報。
而思及白日拜望劉巴,及以劉巴略有松動之意,劉備心情也有舒暢。
諸葛亮的才華,有目共睹,不僅是其人大贊劉巴這位友人,水鏡先生司馬徽亦有贊譽。求賢若渴的他,難得尋到了一處立足之地,正是于接下來,大展身手之時,如何能放棄,看之離開?
因此,得曉王倫以急智將劉巴留下后,劉備心中并未怪罪,相反,以王倫得識大體,可以大用之!但在為諸葛亮去信中,劉備做過解釋,書信中,有幾分批評。
“主公,王將軍歸來,于舍外請見之!”
劉備于燭火下,正停下筆,聽到門處的聲音,他索性放下筆墨,揉了揉手道:“請王將軍進來!”
思王倫,王倫至。
于前日所得信中,據聞營浦,營道,荊蠻之亂,為王倫迅速平定!
而王倫這么快回來,看來是地方事有安排好,許還有其他事,想為他相告!
也就十數息的聲音,一道渾厚的腳步聲從舍外響起,隨之便見有些時日未見的部將王倫,出現在了面前。
“伯魚可是連夜歸來,不用多禮,坐下說話罷!”
“諾!”
但見書案處的劉備,還是一如既往地待人以寬厚,踏入的王倫,應聲見禮后,跪坐在下方小案。
劉備看向尚顯精神,但又帶著風塵仆仆的王倫,問起了營浦一帶的處置。也是關乎地方荊蠻之隱患,荊南看似得他手,可想要全部收歸治理,以南郡的戰事情況,時間來不及。今以最重要的事,便是收納地方賦稅,補充軍用。
在荊州生活了這么多年,于零陵等地情況,劉備又如何不知?
想要完全歸治,花費之精力,必是極大。
可讓他未有思及之,王倫還真的于短短時日內,打開了局面!
于營浦,營道等三縣地,同地方豪族商議,共建鄉卒守護,又于荊蠻內部,行做分化拉攏,如許小吏職位……此中方案,一環套著一環,確有可取之處。
但劉備也知道,王倫之運氣,占了很大一部分。一旦涉及核心利益,這些荊南地方大族,可不會如此配合。
“伯魚善治哉!”
劉備突然這樣出言贊了句。
王倫且是有些謙虛道:“此中之策謀,實則是倫上次得與諸葛君交流有感!”
王倫將他數月前,同諸葛亮交流荊州局勢一事,告之了劉備,又斟酌道:“諸葛君于兵事謀劃方面,各有長遠之見,軍師于此亦有感觸。而同時,諸葛君于內治方面,前是無有機會,今處于主公帳下,必能大放異彩!
此外,以荊南,十分重要,可作為主公退守之地,甚于將來防范江東。而這次倫往營浦,以了解交州形勢,還請主公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