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放下了摯愛的初戀,放下了對生活的怨恨,心向光明,苦學攝影,奮勇向前。就算不法分子敲裂她的頭蓋骨,顱內淤血奪走了她的視線,30萬人民幣買走了她的少年,好友落井下石,母親冷漠,父親拒絕,她還是不愿放棄,閉著眼睛勇敢的對抗全世界。最終她從獲光明,贏得愛情,功成名就。
然而頭顱重創引發的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重創型老年癡呆找上了她,這意味著,此前二十多年爭取的一切,都要一一還給老天。她還會失認、失語甚至失禁。
但就算生活沒有奇跡,她也要拼盡全力和疾病對抗,讓世界為她而改變。她創辦《向陽花攝影大賽》提拔新人,建立“助攝影”基金,幫助無數年輕人。她將生活留在日記里,將少年的名字用尖筆刻在肌膚上。她用自己的方式與父母和解,捍衛愛情,珍重生命,并熱愛全世界。
夏灼郎,由于母親的疏忽,年幼時的心理性語障沒有得到有效治療,注定了他一生會走得比常人更加辛苦。
因見義勇為而犧牲的父親在他心里留下剛正純良的種子,往后含辛茹苦的母親將他訓得更加懂事、乖巧,優秀健康的弟弟像長在懸崖邊上的曇花,需要被照顧,被呵護。所以他越發的禁聲、不敢索取。但即便是這樣,還是在高中畢業后被母親丟下,不得不獨自在荊棘滿地的生活中討生存。
就在他陰沉自閉的時候,一個陽光燦爛的女孩照亮他的人生,讓他找到了自己的價值。他原意成全她的初戀讓出僅有的住所,放下心愛的畫作,將名利拱手讓人;原意放下尊嚴撿起地上的錢幣,與艱難困苦的生活搏斗。
溫柔如花開一般的少年,視摯愛的人如太陽,如女神,他卑微的愛著,小心翼翼又一往無前。他的愛張口無言、擲地有聲;他早已一遍遍的練習了求婚的臺詞,奈何事與愿違。
那上善若水般的男孩,最終,一把黃土了是非。
夏灼心,他有一個孿生哥哥,芭蕉葉一樣搖搖曳曳的呵護他長大。因為擁有更加健康的體魄,他占盡了成長資源——母愛、學費、出國的機會、更優質的教育。同時他也變得更強、更優秀,被賦予了更多期望。
靠占盡資源活得比哥哥更加幸福已讓他愧疚不已,更羞愧的是他還愛上哥哥的女人,然而那個女孩卻只屬于哥哥。她看見的時候,看不見的時候,清醒的時候,糊涂的時候,從未改變心意。
他掙扎過、反抗過,但看到心愛的女人,喊著哥哥的名字,卻一直拉著他的手生死不放時,他妥協。他撤下自己的臉面,帶上哥哥的面具,愛她、寵她、迎娶她,以哥哥的名義為她寫下情書,整整一千封。
很長一段時間,他一直奔赴在家、公司、醫院和警局的路上,那段歲月兵荒馬亂疲憊不堪,卻也是最為甜蜜。他就這么一直一直守護著她,直到為她簽下病危通知書,就像當年在哥哥病危通知簽下自己的名字一樣。
最終,利用諸多資源而走向成功的年輕的他,陪伴他的只有早生的華發,和兩方冰冷的墓碑。
大雪紛紛而下,萬物都在雪中沉睡。
墓前,夏灼心沉默不語,天地間只有他一人。
小說熱銷時,有讀者好奇的詢問,當年夏灼郎也為仁薇買過一枚小小的鉆戒,到底去哪了?
作者回答說,我在采訪中也詢問過夏灼心先生,夏先生說,他沒有發現那枚鉆戒,應該是在搬家的過程中丟了。
其實,那枚鉆戒就放在哥哥的一款舊到掉色的帆布包里,他整理夏灼郎的遺物時很小心,看到那枚鉆戒時就知道那是哥哥為仁薇準備的。
他原本也想拿那枚鉆戒向仁薇結婚的,但他不想每一個細節都活在哥哥的名下,于是……他將那枚鉆戒丟進了海里,誰也別想找到。
他為仁薇買了更大更漂亮的戒指,可惜,或許是命運故意捉弄他,后來他為仁薇準備的更大的鉆戒,兩次三番的拿出來,都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帶在仁薇的手上。
這終身的遺憾,大概就是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