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盛怒之下,霍家山還口吐芬芳,要把“華夏信普”從坤山市電子產業版圖上抹平。
現在,趙誠居然要讓坤電集團變成信普的配件供應商。
霍家山臉上青一陣白一陣,這張老臉,眼見已是無處可掛。
但人家的話,就像一張電子設計圖加一張電子設計圖一般,就放在你面前,理論上全部成立,你有勇氣再擺一個譜試試!
霍家山:“趙總果然神武過人,老朽十分敬仰佩服。這樣吧,霍某邀請趙總有空時到我集團視察一下,看過工藝,給我坤電集團的出路,具體指導一下。”
趙誠笑笑:“你以為我閑著沒事干?”
“呃……”
趙誠也不愿把人趕盡殺絕,江湖上么,留人一條后路,功德無量的事。
“這樣吧,我真是抽不出空。我讓我公司的翻譯,蔣珊女士代我走一趟。她回來后,我根據你們的生產工藝和技術水平,設計一下,成為我‘華夏信普’什么樣的配件商比較理想。”
“趙總真是風趣,風趣。”霍家山瞄瞄一旁的蔣珊,心想一個翻譯,懂什么技術。
趙誠:“別小看江女士,她丈夫以前也是挺有實力的電子業老板,她輔佐丈夫,有很精深的電子產業研究。我設計中,她的幫助很大。”
這話,趙誠沒有拔高,蔣珊對國內外電子產業的最新研究,確實很內行。
“華夏信普”以后在發展中,蔣珊估計可以成為得力干將。
霍家山這才打消顧慮:“好,那就有勞江翻譯了,霍某在坤電集團,替你洗塵接風,必有厚報。”
“當然,對趙先生的指點,我霍某牢記于心。趙先生一字千金,難以用金錢來衡量。我霍某略表心意,以作趙先生茶水之資,萬望不要推辭。”
當下命董秘古小姐從包中取出支票,筆走龍蛇,開出一百萬元。
1996年,江南省月人均工資為一千元不到,一百萬元,相當于天文數字了。
不過,霍家山確實買了坤電集團一條金光大道。
以后坤電集團吃香的喝辣,都是從這一百萬元起步。
再說,若真惹趙誠發怒,等MP3產品批量成功,他收拾個把坤電集團,分分鐘的事。
茶水錢么,這個可以有。
講了這么多,口也是有些渴。
……
第二天,一條消息發了瘋般傳遍了坤山企業:電子產業龍頭老大坤電集團董事長霍家山,昨天悄悄去了“華夏信普”談合作,并預付了一百萬元合作定金。
這條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將業界炸得震驚萬分。
之前,對“華夏信普”廣告有質疑的老板們,一齊呆了。
坤電總裁屈尊前去談合作,還預付了百萬定金?泥瑪,這條信息,至少說明了兩點:
第一,信普的隨身聽技術,確實達到了做得比隨身聽更小的水平,極可能,這是一項國內領先的技術;
第二,坤電集團,特么的又雙叒叕吃到頭口水了。
電子產業龍頭老二——青山電子集團老總裴宇立即撥出電話:“霍總,你這就不仗義了哈,昨天協會開會,說好了大家一起先把情況摸透,你怎么吃獨食了呢?”
電子產業老三遠航電子集團老總劉鄉明撥通霍家山電話,話音中帶著強烈不滿:
“老霍,兄弟多年,沒想到你使出這一招。你付的一百萬,至少給兄弟一半份額,以后接到信普業務,也得一人一半。”
其他企業老總,也紛紛打來電話詢問。
霍家山真是有口難辯,他確實去過“華夏信普”,也確實給了一百萬。然而,這不是定金。
但這讓我怎么解釋,說不是定金,而是白送給信普老板求放過的城下之盟金?
霍家山什么都無法說,只能保持沉默。
龍頭老大的沉默,被業界視為默認,反過來又助長了地下瘋一般蔓延的傳言。
當天上午開始,“華夏信普”辦公室的電話,如同爆竹一般響起,數不清的公司致電報名,要求參加3月8日星期天的戰略股東招股說明會。
與此同時,招聘翻譯的電話也被打爆,要求兼職的報名瞬間達到了幾百個,要求全職的也有好幾十。
離坤電集團外貿公司不遠的一個電話亭,丁菲遲疑著,思考著。
當聽到業界關于坤信老總前去“華夏信普”談合作的消息后,她的心就一直靜不下來。
她的專業,偏向于產業類尤其是國際電子產業類英語,師從著名的蔣珊教授。
從她的研究來看,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家企業,能夠制造出“華夏信普”所稱的那種芯片,一個坤山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就給制造出來了?
然而,江湖傳言,卻是龍頭老大坤電集團給背了書。她上午問過同事,說事情很可能是真的。這就動搖了她原先的想法。
另一點,就是“華夏信普”的條件實在太優惠了,優惠得令人無法拒絕。
而在圈子里所有翻譯官中,丁菲自信自己的條件最符合:德、韓、英三國通,又是龍頭電子企業的首席翻譯。
丁菲是個極愛面子的人,不想動用辦公室電話,所以悄悄走到樓下電話亭,一直在猶豫。
這事,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這猶豫,還和一件事糾結在一起,那就是從小被她提防著騙她感情的趙誠,那天在朋友酒館,跟她說的話,和“華夏信普”的廣告極為相似。
這難道是巧合?
但最終,她沒有撥通報名電話。
她是個極度自信的人。
同時,還有一點,那就是她打骨子里看不上小企業。
……
下午臨近下班前,楊眉拿著打印出的厚厚的報名名單,走進趙誠辦公時,把趙誠看得愣了。
“多少家?”
楊眉累得直冒泡,臉上的妝掉了也來不及補:“坤山所有上規模的企業,全部報名了,總共75家。”
“這么多?”趙誠真是沒想到。
楊眉拿過另一疊資料:“剛才你看的是坤山的,諾,這是長三角的,以江南省為主,其次是滬市,65家。加上坤山的,總計是135家。”
這還是廣告打出第二天后,到3月2日報名截止日,還不知道有多少家呢。
趙誠犯了難:“咱公司會場,坐不下啊。”
最低預計,到截止日,最少會有200家企業報名。
一家企業的人數,老總一個,司機一個,秘書一個,技術骨干兩個,最低五個。
千人大會,到哪兒去開?
就算開了,效果也極差,這又不是演唱會,人越多越好。
這是招股說明會,股東要根據招股方提供的情況,逐一發問,摸清能摸清的一切的。
而戰略合作股東,公司只招5個。
趙誠:“到時根據資產、實力、報名單位的市場美譽度作個篩選,最多確定30家企業入圍。”
“好的趙總。”楊眉說完想離開,她又想到了一個問題。
“趙總,我有一事不明,想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