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各方態度
- 從將夜開始的萬界旅行
- 十年小王八
- 3014字
- 2023-08-10 17:29:32
寧缺和桑桑進入了棋盤世界,消失蹤跡后。
大師兄沒有如原軌跡那般,游遍諸山,閱盡四海,盲目的在世間尋找他們。
反正棋盤世界束縛不了桑桑。
再者、他覺得這就是最好的結果,
人在棋盤世界,便沒有變動。
能困住一段時間便是一段時間的安寧。
所以他回到了書院。
…
書院后山鏡湖旁的茅屋里,
夫子拎起微溫的小酒壺,湊到唇邊啜了一口,說道:“既然知道了,你為什么要猶豫?”
林長安回道:“因為本分,有了資格做棵墻頭草,不確定的情況下就要隨風搖擺,不然會死的很慘。”
夫子聽到這些扯犢子的話,瞪著眼睛看了過來:“孽徒,你在說為師?”
“哈哈…”林長安笑著,放下了手中的螃蟹:“老師:您這是哪里話!能做墻頭草的人這可不多呀?這世間可不多。”
夫子笑了笑,繼而又問道:“那、這就是你要的結果?”
林長安搖了搖頭:“現在不是了。
弟子計算錯誤了,按桑桑這個情況估計是不行,還是得順其自然。”
夫子沒有再問,隔著窗戶,望向了北邊的天空。
余簾想了想,問道:“如果棋盤里是另一個世界,另一個空間,那么如果棋盤毀滅,小師弟和桑桑會不會也隨之毀滅?”
“佛祖的棋盤世界是一個佛國,哪有那么容易被毀掉的。
只是不知岐山大師給定了多少時間?”
林長安思緒后又道:“以岐山大師如今的境界念力,想來也只能一兩年吧。
不過以棋盤時間流速加成,人間一年,這在棋盤里可能就是十幾年,幾十年……”
便在這時一陣風起,人未到聲音便先到。
“老師,您可知道棋盤在哪?”
大師兄走進了茅屋。
夫子回道:“棋盤自然在棋盤里。”
千里之外一道直入主題的聲音響起:“小師弟和桑桑會出現在哪里?”
夫子回道:“不知道?”
君陌:“老師,您也不知道?”
夫子又喝了一口酒水:“尚在棋盤世界里,我又怎么能夠知道。”
君陌頓了片刻,又問道:“師弟,你呢?”
“具體在哪出現我也不清楚。”林長安想了想又回道:“但世間所有的事情都是有規律可循,我猜最終會在西荒出現吧。”
君陌說道:“西荒和瓦山之間要橫穿整個大陸,棋盤能將他們送得這么遠?”
李慢慢若有所思道:“是因為爛柯寺的來歷吧。
傳聞當年佛祖在瓦山修行時,感應到瓦山與懸空寺有某種隱通之處,便砌了座石塔。
數千數萬年過去,石塔沒了,法陣沒了,但兩地空間相通沒有變化。”
君陌沉思了一下,說道:“那豈不是離懸空寺很近,我們得在佛宗之前找到小師弟。老師、要不要我現在就去西荒?”
夫子看向林長安,下了一個不符合他以往處事風格的決定。
“君陌你先回來,等出現在世間后,讓十二親自去。”
“是。”
“是。”
…
幾聲回復同時起,林長安也作揖回復起來。
~
~
昊天道南門觀的庭院中,
微黃的落葉隨著秋風的拂動,在空中翩然飛舞。
國師李青山靜靜地站在這里,目光不離皇宮城墻的方向,臉上浮現出一抹憂慮之色。
爛柯寺的消息,早已通過天樞處密報傳到他耳邊。
多年來,人們一直警惕著冥王的降世,但如今冥王之女的降臨,殺掉她成為了人間的共同心愿。
為了維護人間的安寧,殺死冥王之女似乎成為了不可避免的命運。
作為昊天道南門觀主李青山深知這個決定的重大意義。
冥王降世的事件將對整個人間帶來巨大的挑戰,而殺死冥王之女則成為了眼下唯一的選擇。
然而,這個決定所帶來的代價和后果又是何等的艱難和困頓,這使得李青山的內心矛盾重重。
寧缺若執意要與冥王之女同生共死,按書院一貫作風,肯定是要護著寧缺的,那便是要與整個世間的意愿相背。
書院是唐國的根基,唐國必然深受其擾。
稍有不慎,唐國,將要陷于舉世皆敵的局面。
~
爛柯寺事件過去數日后,
書院沒有向朝廷表露過什么。
天下諸國修了很多書信來唐國施壓,希望唐國官方能表達出對冥王之女的態度,共遣軍隊剿之,以正正道。
面對這關乎國之根本的事情,大唐的朝臣恐生禍端,有不少都納書上述意見,表態支持。
但皇帝陛下立場似乎十分堅定,對于諸國的言論始終置若罔聞。
朝廷中人眾說紛紜,開始反對書院的立場,夫子的態度是怎樣?
陛下的選擇,又值得與否?
唐國如何戰勝整個世界?
…
…
今日,曲妮瑪娣帶領著一眾白塔寺隨從來到了唐國,雙手扶著寶樹大師的棺木,在宮門外述說著爛柯寺事件。
作為月輪國白塔寺的代表,曲妮在世俗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她以一種高貴而令人敬畏的姿態,向唐國官方表達了自己的訴求。
盡管唐國官方面臨巨大的壓力,但因為妮瑪娣身份的崇高,在官方不敢輕易驅逐她。
禁閉的城門前,曲妮開始以優美言辭,口吐芬芳,向大唐皇帝表達她的不滿與憤怒。
金碧輝煌的太和殿內,國師李青山恭敬地向龍椅上的唐國皇帝行禮,并匯報了他已經安排好了曲妮和她的僧人的住宿事宜。
然而,陛下對國師的安排似乎并不滿意。
他對著李青山皺起了眉頭,心想:這老太婆竟然抬著棺材來我宮門口鬧事,而你作為我的國師,竟然還給她包吃包住。
李仲易憤懣道:“這老太婆什么意思?將棺材抬到朕的宮門口,她想干什么?信不信我一把火將它燒了。”
李青山放下作揖的雙手,面色平靜地解釋道:“陛下,這棺材內躺著的是懸空寺的戒律首座,寶樹大師。”
李仲易微微冷笑了一聲:“你是說寶樹大師的棺材就能放在我的宮門口?因為一個寶樹大師,難道唐國千年來到了我這里,宮門外就要有了殯儀業?荒謬!”
國師李青山心知陛下的心性,論整個唐國對書院的信任程度,恐怕找不出第二個比眼前這位陛下更深的。
不能與皇帝起爭執,只能再次低頭說道:“陛下明鑒,這是曲妮以抬棺舉動表達對唐國態度不滿的方式。但寶樹、曲妮畢竟在修行界有些身份。”
李仲易看一眼他,回道:“什么身份,一個什么戒律首座,朕聽聞,講經首座都受過書院一箭。”
國師李青山默然無言。
李仲易的目光轉向禁衛統領徐崇山。
“處理掉,趕緊處理掉。”
“慢著。“國師伸手阻止了轉身要去搬棺材的徐崇山,然后對唐王拱手道:“陛下,請恕我直言,不能這樣行事呀!寶樹大師是懸空寺大德,他有著無數的信眾。如果我們草率處理他的棺材,便是有理也難言了,可能會引起不可預料的后果。”
李仲易靜靜地注視著國師。
“陛下寬厚仁德,我建議您索性忍受一時的屈辱,讓全天下的人看看我們的唐國的氣度和雅量。”
李仲易伸出右手的掌心,語氣堅定地說道:“那個老嫗抬著棺材來辱罵我唐國,對待她,當以實際行動來表明我們的態度。”
歷代帝王都或多或少了解一些秘史,而李仲易的立場自然是十分堅定。
“上次那個道石和尚入都城刺殺書院弟子的事件,朕已經下達了禁止懸空寺和尚進入都城的命令。
這一次,朕決定將此禁令推廣到整個天下,嚴禁所有佛宗僧人踏入唐境一步。”
國師李青山聽后咳嗽了幾聲,苦惱地說:“陛下,此舉千萬不能行啊。”
“青山啊,若不是因為黃楊的關系,我都想頒布旨意滅佛。
這件事你不必再議論了,你要做的是去控制住那個曲妮,不要讓她再引起騷亂。”李仲易語氣堅定地吩咐道。
國師李青山默然無語,心中焦灼。
李仲易將手中的月輪國國書隨意地放在一旁,走了下來,表情不屑地說道:“冥女降臨,永夜將至,這純屬胡言亂語。
都是傳說,有誰看見了?
先前西陵的衛光明說寧缺是冥王之子,現在又有人拿個鈴鐺出來說他家小侍女才是。
這些言辭,如何讓人信服。”
李青山略帶擔憂地說道:“但是書院遲遲沒有表態,我們是否應該去問一問,確認一下呢?”
李仲易擺了擺手,靜靜地思索了片刻,然后輕輕拍了拍李青山的肩膀。
“國師放心,那個衛光明不是仍在南門觀養老,有什么疑問你可以去問問他,書院那邊就不必詢問了,爛柯寺一戰,書院大先生和先生都過去了,不就是表態了。
再說寧缺和桑桑是我唐國子民,朕如果連唐國的子民都無法保護,還談什么澤惠天下,談什么好濟蒼生。
唐國的子民是絕不可拋棄的。
唐國的士兵就是為了保護唐國的子民,不懼什么禍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