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融會貫通(求收藏)
書名: 變強從軋死一只老鼠開始作者名: 天命13本章字數: 2093字更新時間: 2022-12-26 12:33:16
葉青松于后來得呂素傳授的天山折梅手,武學一境更是進展迅速。
一年后,折梅手已然小成,其他幾門還差了些火候,估摸還得過個一年半載。
天山折梅手是逍遙派最高明的武功之一。論掌力威猛或許不如天山六陽掌和白虹掌力,但天山折梅手包羅萬有。
雖然只有三路掌法和三路擒拿法,卻涵蓋了抓法、諸般兵刃的絕招,變化繁復、精微奧妙、這里是指空手入白刃的功夫,但也得看情況而定,不論對方用什么兵刃,折梅手都能產生妙招,奪敵兵刃,最終戰勝對方。
葉青松越練這折梅手,越是感覺其博大精深,好似不管怎么練都沒有盡頭般。
春去秋來,又一年時間過去。
此時,一片樹林之間,一人影站在中央,其腳下顧東顧西,顧前顧后,殘影翻飛,配上地上隨勁而動的殘葉,端是讓人看了眼花繚亂,分不清哪個是實體,哪個是虛影。
一刻鐘后,人影腳下步伐停止。下半身微微向下彎曲,左腳踏出,右手成龍爪狀,掌心朝向兩丈遠地上的一堆殘葉,隨后運起內力爆發。
殘葉跟著右手的方向變化而變化,忽遠忽近,忽高忽低,如若有旁人在此,怕不是會認為此功是少林絕學“擒龍功”了,只觀其外形,不說運功路線的話,十人有九人會認為是此功。
其實這只不過是天山折梅手其中一路擒拿法罷了。
三息過后,人影又換了武學招式,只見其氣隨意轉,身子又變得輕靈飄逸,閑雅清雋,左掌迭于右掌之上,輕喝一聲,一招“落日熔金”打向周邊三丈遠的一顆碗口粗細的樹木。
“轟!”
“砰!”
樹木被一道勁力直接從中間炸斷,而后樹冠緩緩倒了下去。
緊接著雙掌再次變化,如靈貓戲鼠,抱元守一,身形舉重若輕、瀟灑如意。
拇指松開中指,轉兩手心向下,由體前緩緩上飄(意在兩手之勞宮穴),飄至與肩同高處,轉兩手心向上,由小指帶動,屈指,勾腕,兩肘回收至胸前;
兩手由腋下轉腕,兩手心向外外推(十指向前,坐腕,夾肩,用力于掌根,兩臂推至與肩與,中指帶動,兩手外壓,落平,轉腕兩手心向前,回收至胸前(意歸丹田),再由腋下轉腕,外推(動作姿式接上)。
“日斜歸路晚霞明!”
一掌接著一掌,掌影重重,拍向地面。
“轟!轟……!”
幾息功夫,地面上儼然出現了一個寬半丈許,深十來寸的坑洞。
人影見狀點了點頭。
一流之境,武學融會貫通小成威力卻是增長許多,如若他日晉升先天,真氣化為液態,更加精純,更加凝練,到時威力還會再迎來一次漲幅。
緊接著人影身形又再次行動了起來,實驗起天山六陽掌其他幾式……
兩炷香時間。
人影打完六陽掌的全部形態變化,便立于原地,隨后盤膝而坐,緊閉雙眼,兩掌手心相對置于大腿之上,丹田之處,默默調息恢復起了內氣。
半個時辰左右,人影感覺恢復的差不多了,又站起了身子,這次他原地思索了兩息,遂眼中爆發出一道精光,身形猛然躍至幾丈遠處有一人合抱粗細的樹木旁。
右手食指伸直,中指、無名指、小指彎曲,拇指壓于中指指甲上。
“看我一指禪!!!”
“噗!”
人影開口剛說完,食指便直接穿過樹皮,直接深深的插入樹木之中。
待撤出食指后,可觀此洞深淺比之食指更甚,約有六寸多深。
接著意守下丹田,待下丹田溫暖氣足后,以意將全身勁力集中于右手之拇、食、中三指的第一節上。
拼緊拇食二指,使拇食中三指第一節指面貼實,用拇指在食、中兩指的第一節用力緩慢地旋轉若干周,再右向旋轉若干周。
這是跟少林“拈花指”姿勢如出一轍,下一刻,左腳一踏地面震飛起一塊碎石子,右手“拈”石子了一下,石子隨即成了粉末隨風飄散!
接著又躍至旁邊水缸處,右手手指如鷹爪向內用力扣緊,如囹撰物之意也。
以大中食三指依三角形而扣于缸口邊緣之處,向上提起,這又是換了一種少林絕技“鷹爪功”。
然而在提之際,尤須虎口國撐,勁意貫指。
“喝!”
以陰勁內縮、扣牢,視缸口為敵骨,勁到骨碎,意、氣、力三者合一。
梅花椿、般若掌,摩訶指、大金剛拳……
全部實驗完后,人影這才盤膝而坐,做調養,而后便陷入了沉思,他便是在靈鷲宮廢寢忘食的鉆研了兩年武學,又涉獵一些道學古籍與武功招式的葉青松。
他發現這小無相功真的有些類似現實世界動漫里一個人物的技能:旗木五五開的寫輪眼!!!
其借著寫輪眼特殊的瞳力拷貝敵人的忍術來對付敵人,與葉青松用小無相功法門使出少林七十二絕技差不多。
只不過用小無相功催使的七十二絕技的威力卻和內力深厚程度有關,假如內力足夠高深,那么其模仿起其他武學,必比本人自己用出還強。
到了如今,葉青松一身武學都已算初步融會貫通,嫀至小成之境,果然,讓其收集到的道家典籍還是能派上用場的。
其逍遙派開山祖師逍遙子,便是博攝道家精要,取之清靜無為,神游太虛創出“小無相功”。
又念及莊子的【逍遙游】創出鎮派內功絕學“北冥神功”等。
一切都與道家脫不開干系。
葉青松其現在內力境界在一流中期,有突破后期的趨勢。
今日算是見證了其兩年閉關所得之收獲,下一步該前往皇城,開始布局天下了。
如若等到原劇中的30年后再出手,那么朝廷真的是一個爛攤子。
現在北宋差不多將處于內政動蕩之際,從宋仁宗到宋神宗,每個皇帝都力行變法,以圖改變冗官冗員冗費的問題。
但都很快遭到了失敗,朝廷之上新黨(改革派)與舊黨(守舊派)相互侵軋,你方唱罷我登臺,鬧得不可開交,非常的混亂。
而且北宋實行重文抑武的統治政策,在與西夏的戰事中屢戰屢敗,每次都是采取守勢,根本就沒有什么值得可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