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都驚奇地看著少校,王少杰博士繼續笑著看著四人。
少校繼續解釋道:“你們不用感到驚奇,聽我說完,你們就會感到平平無奇。到時候需要你們自己作出抉擇。不論你們做什么決定,我都不會用命令的語氣和你們說話,因為面對這件事情需要極大的勇氣。好了,下面請王博士講解具體的事情。”
王少杰看著四人,沒有站起來,扶了扶眼鏡,笑著說道:“你們知道我們所處的星球在宇宙的什么位置嗎?太陽系。太陽系又在哪兒呢?在銀河系。那么銀河系又在哪兒呢?本星系群。本星系群在什么位置呢?在超星系團。我們的宇宙由大約上萬個超星系團組成。不好意思,我說遠了,我們說說我們地球上的動物為什么需要氧氣,而地球上為什么恰好有氧氣。這還得從太陽系說起,我們知道,太陽周圍有八顆行星。分別是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報告。”丁勉喊道。
“說,”少校說道。
“我們地理課學過,太陽有九顆行星,還有冥王星。報告完畢。”
王博士輕輕地笑著說道:“那只是一般的看法,實際上冥王星不是太陽這顆恒星的行星,而是太陽搶奪來的,最多也是和其他恒星的共同行星。最近幾年,我們掌握了一些結構,太陽系和比鄰星等三顆恒星,還有天狼星,巴納德星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像一個分子結構一樣。巴納德星沒有行星,那是因為在運行中被其他恒星搶走了它唯一的行星。”
王博士頓了頓,繼續說道:“我們知道,氧原子有八個電子,和太陽及其相似,而太陽系的所有生物要想生存都需要氧。我們猜想,我們所在的宇宙只是一個生物身上的細胞,一個星系只是一個類似于DNA的螺旋結構,太陽系只是細胞中一個結構中一個分子中的一個氧原子。我們所在的地球只是氧原子的第三個電子,我們只是第三個電子上的生物。我不知你們聽明白了嗎?”
“明白。這和人類失蹤有什么關系?和我們有什么關系?”楊玉明問道。
“好。聽明白就好。我繼續。鑒于以上理論,隨后我們在人體的皮膚細胞做了實驗,這個實驗其實我們已經做了四十多年了,現在雖然沒有一個明確的結果,但是我們已經證實了一些事情,那就是皮膚細胞里的氧原子上確實存在能夠活動的東西。”
四個人震驚的看著博士。少校接著說:“你們知道以前失蹤的人去哪兒了嗎?都被王博士送到我手腕上一個皮膚細胞上去了,但是我們不論怎么努力,他們都沒有回來。”
博士繼續解釋道:“實際上我們通過一種特殊手段,能夠測出少校手腕處一個皮膚細胞表皮的一個氧原子,它的第三個電子有生命跡象,我進行了標記,先后傳送五位軍人過去,都沒有回來,我不知他們是否能夠生存,所以實驗一直是失敗的。”
少校說道:“這次叫你們過來,是想說,想從你們當中選出兩位再次進行實驗,有一點希望你們清楚,這次傳送過去以后,很可能有去無回。所以你們一定想清楚。這也是我一直和你們商量的緣故。希望你們理解。”
“報告。”一班班長丁勉喊道。
“說。”
“我不知道這個實驗的目的是什么,我們是否可以不送任何人過去?”
“問的好。”少校說道:“其實你們不知道的是我們地球現在出現了極大的危機,所有的科學家都不知道地球未來的走向,所以我們才進行了這個實驗,如果能從別的星球--比我們具有高級文明的星球,學習到一些經驗,對我們地球未來發展方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地球到底有什么危機?”
“能源。”少校說道:“地球能源已經嚴重不足。煤炭,石油,燃氣已經枯竭,現在只能利用風、水、太陽來獲取能量,可是遠遠不能滿足我們所需要的能量。還有食物,我們現在所食用的食物,只是合成的糖、脂肪、蛋白,各種微量成分,現在的食物再也沒有書里記載的那種美味。一次,我受邀參加了一次種植植物品嘗會,十年過去了,那種香味讓我至今難忘。現在我們只是能量攝入而已,吃飯已經不再是一種享受。還有很多很多的問題,我們無法解決。”
“我們進去以后要干什么?”丁勉繼續問道。
王博士笑瞇瞇地說道:“看,把你們看見的,吃到的,聽到的,回來告訴我。如果碰到以前進去的人,把他們帶回來。不過這種可能性非常小了。你們回來就好。你們誰愿意進去?”
楊玉明問道:“我還有一個問題?”
“請。”博士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我們怎么確定里面是人呢?還有我們怎么肯定我們的語言和他們是想通的呢?如果我們進入了遠古時代,那里的氧氣是不能滿足人的需求的,我們過去很短時間就會死亡。還有我們怎樣進去,進去后是否有相應的辦法能夠出來?”
“好,我來解釋一下。”王博士回頭指著一個大型機器說道:“這個機器就是我們傳輸人類進入皮膚細胞的機器,我們已經先后送入五位軍人進去,但是卻沒有回來。至于語言的問題,我們跟蹤測試了這個氧原子的第三顆電子的表皮活動,發現他和地球的地殼活動非常相似,我們選擇和中國東部沿海一帶地形相似的地方作為我們傳輸的落腳點,那里和我們的語系應該非常接近。”
楊玉明繼續問道:“那么你們進去的原理是什么?我看過科幻片,穿越的基本條件是加速,只要超過光速就可以進行穿越。但是超過光速只是在理論上成立。現實中根本不可能實現。不知道我所理解的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