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跟那只燕子說了絕不會有什么意外,結果意外它就顛顛的自己跑來了……
看了看不遠處的大船,又看了看自己手里的書信,陶千宜她悔啊。
她悔,她到底為什么要一時貪嘴,非在衛津多留上了半日,她為什么不在一早休息好了之后,便立刻登船啟航呢她?
這不,眼巴巴等著的河鮮還沒能上桌,眼前泰宗帝的指示就是先到了。
唉……
早些時日里,泰宗帝大抵是良心發現,也稍稍覺得硬要人家一個小姑娘獨下江南,或許有那么一點點的過分。便大手一揮,給她安排了四個護衛,以測安全。
當然,也不可能說是泰宗帝給了她四個護衛,陶千宜就真只帶四個護衛上路。
除了那四人是領了皇命,萬事只以陶千宜的安全為上,其余皆可不顧外,另還有李信義給她準備的一十二人。個個也全都是手上有功夫的,一路上趕車開路、搬搬抬抬,大多都是他們在做。另外還有著徐嬤嬤與合春、合雪。
徐嬤嬤自不必說,作為泰宗帝的一雙眼睛,陶千宜當然要帶上她,表示坦蕩。
至于帶上合春、合雪,這兩個看似累贅的小丫鬟,除了是為此行的真實目的掩人耳目,同時也是因為她們各有用處。
合春性子圓滑周全,過往與江南的文書往來,向來由她負責。而合雪雖有些天真活潑,卻也是理賬的一把好手。陶千宜去南方查賬,當然要把她們都帶上了。
不過,現在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泰宗帝他這個人,實在是太小氣了!
就因為給了她四個護衛,他就非要讓她物盡其用,不肯放陶千宜從水路南下,非是讓她改走陸路,一路顛簸著,去給他看一看沿途的風光人情。
陶千宜好懸沒能忍住,要把那封書信給撕個粉粉碎的沖動。
您老人家自己又不是沒有下過江南,您當初去江南的時候,為什么還知道要坐船呢?可見不是自己的龍屁,就不知道心疼了。
深吸一口氣,陶千宜命合春把信收好,咬牙吩咐道:“改換行程,我們坐馬車先去青州,再由青州取道蘇州?!?
好氣,好氣,好氣。
“啊?我們不坐船走了嗎?”
合雪頗為遺憾的往外面望了望,她長這么大,還沒見過這么大的河、坐過這么大的船呢,可稀罕了。
“不坐了。”陶千宜很快轉換了思路,開口道:“去青州,先去拜訪舅舅他們。”
若要是走水路一直南下也就罷了,如今既然已經是要途經青州,那就萬沒有不先去趟姚家的道理。
徐嬤嬤也有自知之明,主動出去張羅這些雜事,免得再這時候留在屋中礙眼。
好在身邊這些人都是得用的,就連泰宗帝派來的護衛也沒什么自以為高人一等的臭毛病,吩咐下去之后,接下來的行程很快便調整好,沒多再讓陶千宜煩心。
只是人員再好的配合,馬車再好的配制,一個時辰還好說,兩個時辰她也忍了,再多,陶千宜就真要崩潰。
干坐上四個多小時的火車還會讓人覺得無聊呢,更別提是這舒適程度差了不知道多少的馬車了,左右連個站起身來活動下的余地都沒有。
但不管陶千宜再怎么的折騰,反正從衛津到青州泉城攏共也就大約三百余公里的路程,十來天的時間便是到了。
所以她是真想不明白,當初那朵紫薇花到底是要有多柔弱,才能把這么點距離給耗上半年多的。即便是光用兩條腿走的,也該早就能走到了呀。
等到了泉城之后,陶千宜自然不可能貿貿然的就去姚家登門,而是依照禮節,打發了人先去姚家遞上拜帖,又囑咐了讓徐嬤嬤與合春二人一塊收整行裝,然后——然后她便帶著合雪與兩個護衛去尋訪大明湖了~
咳,不管嘴上再怎么樣的嫌棄,但來都來了,童年還是要緬懷一下的嘛。
至于說她就帶了這么幾個人出來,會不會不合規矩什么的,陶千宜表示,早在經歷了周蘭那一次之后,她就對規矩這種事情破滅了。
再者說了,若真是論起來合規矩的話,那她現在人還該在京城里呢!
誰的錯?
泰宗帝望天:反正不是朕。
“姑娘,這里和京城真的好不一樣啊?!?
畢竟稍后還要拜訪舅家,不是單純的趕路,陶千宜就重新做了姑娘家的裝扮。
“哦?是怎么個不一樣了?”
合雪示意得舉了舉手中的油紙傘,“比京城熱好多。”
陶千宜略是無語。
“還以為你要說什么呢,竟然只注意到了天氣嗎?”
“那就……”左右看了看,合雪:“口音也不一樣?”
“你還是快些閉嘴吧。”
陶千宜放棄了,得虧她只是個小丫鬟,這要是個皇上的話,那真是什么花前月下的故事都發生不了了。
合雪不服氣:“那姑娘說呢?”
陶千宜指了指眼前的秀麗風景,“曾有人言此‘湖光浩渺,山色遙連,夏挹荷浪,春色揚煙,蕩舟其中,如游香國,簫鼓助其遠韻,固江北之獨勝也?!?
“雖然我們來得時日略早了些,還見不到荷花齊開的似錦畫面,但翠柳垂蔭,畫舫徐行,也不失一番趣味不是?”
合雪看了看,小聲道:“我覺得和京城里的也差不多啊,都是湖嘛。”
陶千宜白她一眼,算了,大概是什么人養什么丫鬟,她平日里不喜出門玩樂,連帶著身邊小丫鬟也是只要有個一畝三分地,就能安生呆著,不想著到處湊熱鬧。
“姑娘,前面有個亭子,您要不要進去歇歇?”
“我看是你想要歇歇才對吧?!?
陶千宜說著話,倒也是往那亭子走去。
今日這天氣確實是有點好得過了頭,尤其此處離著湖面不遠,水汽蒸騰,更是有些悶熱。
“長生亭?”陶千宜抬頭看了看,走了進去。
合雪跟著道:“是不是說只要進了這個亭子,就能長命百歲的意思?”
陶千宜在石凳上坐下:“想什么呢你,有道是‘仙人撫我頂,結發授長生’,所謂長生,又豈止是百歲而已?!?
‘匆匆百載,鏡花水月,磨出光明,修成圓覺,彈指一揮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