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路在何方
- 三國:伙頭軍,開局皇帝給我禪位
- 瘋狼居胥
- 2050字
- 2022-12-17 21:35:22
大仲一百多人和張麻子五百多人向西而行,直至深夜。
當夜眾人草草果腹,淺淺睡下,又匆匆上了行程。
“我說老弟,還有多久到你們村子呀!”
張麻子猶猶豫豫地開口說道。
“好說!向著西走二十里,向著南走二十里,向著東走二十里,再向著北走二十里,自然就到了。”
王大鏟說道。
……
為了馬匹,張麻子忍了。
但很快他忍不了了。
“不對吧,這么走不是回俺們村子了?”
張麻子問道
“不會,按照地圓說,我們不會回原點的!”
王大鏟信誓旦旦地說道。
啥又是地圓說?
哎,為了馬匹,張麻子還是忍了。
又是數(shù)個時辰。
“兄弟,還有多久,俺的人快撐不住了?!?
張麻子皺眉說道。
“快了,快了,今夜休息,明一早就該到了。”
王大鏟說道。
……
算了,忍了。
饒是大仲的行伍經(jīng)過這么一折騰,都有些難堪忍受,更不用提張麻子的五百來人。
又是一晚,一行人在一處不知名的溝渠旁暫時歇息落腳,將近七百人的臨時營地將周圍照得燈火通明。
不過沒有人設(shè)立基礎(chǔ)的防御設(shè)施,就只是象征性安插了幾名暗哨,以及比較傳統(tǒng)的枕戈待旦。
這么多人本就是一股極其具有威懾性的力量,當然,也有兩邊人馬各懷心思的因素在里面。
張麻子即是沒提出來,王大鏟自然也不會想不開。
隨即王大鏟安安心心地烹飪起來,順帶還給御林孤兒們教授一些野外用火的注意。
論搭灶點火,王大鏟相信,整個漢末三國應(yīng)該沒有人比他更強了。
“水里面有很多看不見的小蟲子,以后你們喝水最好還是煮熟再喝!記住了沒有?”
王大鏟低聲說道。
“遵命!陛下!”
御林孤兒們埋頭拱手、恭敬地說道。
接著,王大鏟將鍋內(nèi)的野菜餅一一攤開,不一會兒就溫熱了起來。
灶頭的火光照亮了這群御林孤兒的笑容,他們在王大鏟的指示下一個個排好隊伍,接過王大鏟溫好的餅。
……
王大鏟沖著呂玲綺眨了眨眼睛,隨后說道。
“你可看見了?我教授御林的本事亦是不賴!”
王大鏟自鳴得意地說道。
呂玲綺不屑哂笑:“以利誘之,難得忠貞之士!”
對御林孤兒來說,她是呂姐姐,對大仲君臣來說,她是一個讓人心疼但更多是讓人敬而遠之的強悍武者。
王大鏟:“……大仲的忠貞之士已經(jīng)夠多了,我只希望這群孩子能夠憑借學會的知識熬過亂世?!?
講道理,大仲再多來幾個像老爹老弟那樣的忠勇之臣,王大鏟怕自己會繃不住。
呂玲綺挑了挑眉毛,唇紅微微勾勒,笑著地說了句:“有趣?!?
王大鏟見狀,聳了聳肩,專心致志地對付起自己懷里的野菜餅來。
他很想告訴呂玲綺,對小孩子說學習好的長大了就能娶她其實也是一個特別無恥的行為,但最終王大鏟還是忍住了。
呂玲綺有一個袁耀去虐就夠了,他可不會自找麻煩。
而張麻子這邊則有些懷疑人生。
“娘的,俺們嚼干糧,他們吃熱乎的,明明俺們比他們闊綽,怎么就是這副鳥樣子!”
“是??!還讓老子們給他送糧食,把咱們當驢子使喚呢!”
“狗曰的,麻子老大,俺受不了,現(xiàn)在就捉刀子吧!”
一眾賊寇群情激憤,他們在這個行業(yè)深耕數(shù)年,從來沒見過這么不體面的客人,實在是太氣人了。
而張麻子坐在眾賊寇中央,他手腕綁著一縷黑繩,繩子下面提著環(huán)首刀,他此刻就用腕部的力量拉動著環(huán)首刀,不停地在地面上割劃。
而他本人似是有些出神。
“哎呦!老大!你是聽沒聽著??!俺們是真受不下這口鳥氣了!”
一個男人出言嚷到。
突然,張麻子眼神中閃過一絲暴戾,刀刃直接插入正在說話之人的口中!
“說?。≡趺床焕^續(xù)說了?”
張麻子冷漠地說道。
而那個男人則小心翼翼跪下,緊咬牙關(guān),喉嚨里彌漫血腥,還在拼命地搖頭祈求原諒。
張麻子冷哼一聲,迅速抽刀,連帶拔出男人三顆牙齒。
“且再看看,畢竟是幾十匹馬,玩笑不得,這買賣成了,咱們可就發(fā)財了?!?
張麻子狠狠地啐了一口,恨聲說道。
又過一日。
眾流寇強撐著疲憊酸痛的身體,抱著糧食袋,隨著大仲軍而走。
行不過數(shù)里,見一美輪美奐的村莊。
張麻子正欲大喜,摩拳擦掌地誓要蕩平這個村寨。
沒成想,越是走近,越是驚恐。
終于,他們望見了村口的兩株大槐樹。
張麻子:“……”
“娘的!抄家伙!干他!”
“不能忍!沖踏馬的!”
一眾賊寇惱羞成怒,罵罵咧咧地卸下糧食袋,準備抽出腰間兵器。
這時,呂玲綺命令大仲遠征軍出擊!
“虎賁!”
呂玲綺嬌喝。
“在!”
二十名虎賁應(yīng)和。
“拱衛(wèi)陛下!”
“諾!”
“御林孤兒!”
“在!”
一群黃口豎子一時竟然有些緊張。
“壓陣,敢有退者,竹竿只管加身!”
“諾!”
御林孤兒們擦汗,大聲叫嚷。
“老近衛(wèi)!”
“在!”
老翁們神氣活現(xiàn)地大吼。
東漢末年郡兵制已廢,朝廷主要依仗的是北軍一類的高度專職化的脫產(chǎn)軍隊。但不曾想這一百余名老叟,雖然未曾受到過精細訓練,此刻竟然活生生地吼出了沙場鐵血的模樣。
“以我為校點,列隊!”
“諾!”
昔年呂布軍排兵更傾向加寬戰(zhàn)線而非加深陣型厚度,呂玲綺又將后排腰腿好的十幾個老頭安插在左右兩翼,執(zhí)掌長柄軍斧。
此刻,呂玲綺大喊:“老近衛(wèi)!疾!前進!”
過往呂布軍材官有標準三種步速,一曰行,二曰疾,三曰奔。
疾相比于行,兩者步幅一致,步調(diào)稍快。而奔則顧名思義,方方面面都是極致,也最耗體力。
經(jīng)年而訓之下,無論年長年幼,腿長腿短,各個軍士都能達到統(tǒng)一步速。
不過,呂布軍的輝煌無了。
眾老頭是痰蒙了心竅,眼不明目不聰。
“奔!奔!奔!”
老近衛(wèi)們高舉兵器大吼,竟是沖殺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