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可不要小瞧我們的羈絆啊!
- 在馬刺的那些日子
- 鄧肯你別笑
- 2527字
- 2024-05-29 17:45:17
七月二十六日,首屆斯坦科維奇洲際籃球冠軍杯在中國京城舉行。
該賽事是在中國舉行的最高級別的官方國際籃球賽事之一。
為表彰國際籃聯秘書長斯坦科維奇為國際籃球發展所做出的貢獻,以斯坦科維奇名字命名舉辦的比賽。
遠在歐洲拉練的中國男籃成員紛紛回國備戰,一是為了檢驗集訓成果,二是為了備戰下個月馬上要開始的亞錦賽。
中國男子籃球在04年雅典奧運會上的失利,更加堅定了籃協求變的決心。
上頭簽下了有‘籃球凱撒’之稱的鐵血歐洲教頭:尤納斯·卡茲勞斯卡斯(Jonas Kazlauskas)作為男籃的新任教練。
他曾率領立陶宛男籃獲得悉尼奧運會銅牌,并獲得當年歐洲最佳教練稱號,因此享譽國際籃壇。
又在今年征戰名單里除去了巴特爾等一批老將,將唐正東、孫悅等年輕小將提了上來,作為補充。
(也有傳言巴特爾未能入選國家隊是因為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巴特爾因訓練態度懶散遭到姚明的不滿,后者將此事直接告于國內媒體,輿論影響巨大。)
為了能在三年后的北京奧運會中取得好名次,籃協可謂是用心良苦。
當然,這一切暫時跟于奕沒有絲毫關系。
此時的他正在被德州火辣的朝陽弄得有些狼狽,還沒進訓練館就已經已經被弄得渾身黏糊糊的。
是時候把考取駕駛證提上日程了...
于奕抓了抓已經有點濕氣的頭發,往訓練館里快步走去。
今天是個重要的日子,是球隊定下的賽季首練日。
雖不是聯盟規定,但如若無特殊原因,有合同在身的球員都必須在這天趕到訓練館報道。
剛剛經過停車場時,他就已經看到不少豪車。有好幾輛‘肌肉SUV’,還有幾輛于奕說不上名字的跑車,最顯眼的是一輛非常拉風的福特。
于奕確信,那一定是鄧肯的車。
“嘿,早上好。于!”
一位身著西裝,瘦高的長臉男子走到于奕身旁,“好久不見。”
“哦!英格蘭德先生?”
于奕驚呆了,他記得眼前這個男人。“你怎么在這?”
奇普·英格蘭德和他曾在休斯頓訓練營有過一面之緣,后來又靠著姚明的關系,被他聘請了一段時間的私人訓練師,二者曾一起在洛杉磯共事過。
但沒記錯的話,奇普·英格蘭德本職工作應該是掘金隊的投籃助教才對啊,怎么會出現在這。
難道說..
“先生,你...”
“嘿(bingo)!就是你想的那樣,”奇普面色神采奕奕,他打了個響指,“這份新工作的薪酬在同行里絕對是頂尖水平。”
“說起來,這還有你的功勞。波波給我打電話的時候,還向我詳細詢問了你的訓練情況。”
“之后就順利把合同談了下來。”
奇普看向少年,目光多了幾分欣賞和欣慰。
當初這個亞洲男孩獨自一人,整天整天都泡在訓練館里,不知疲倦地投出每一顆皮球。
要知道那可是在洛杉磯,球員墮落概率僅次于僅次于紐約。
不說別的,光是這份職業態度比絕大多數職業球員都要端正得多。
雖然在籃球這個不算公平的領域里,天賦才是更受上帝青睞的類型。
但這并不影響他尊重。
“算了,不多說了。以后就是同事了。”他拍了拍于奕的肩膀。
“之后有機會請你吃飯。”
說完,英格蘭德先生就匆匆朝館內辦公室的方向跑去。
大清早就遇到了熟人,這讓于奕的心情輕松了不少,至少是個不錯的開始。
他在更衣室換了件訓練服,朝球場走去。
“看著是誰來了!”
還是吉諾比利眼尖,第一時間就發現了于奕的到來。
“菜鳥來了!”
他興奮地揮手,朝后者走去。
剛剛還在跟吉諾比利商討訓練計劃的助教,也只好無奈攤手離開,先去找其他人聊聊。
“早上好,吉諾比利先生,你來得真早。”
“什么!你認真的嗎?雖然今天是訓練首日,有點緊張,很正常。”馬努走近,一把摟住于奕的肩膀,大聲道,“但你這叫得也太生分了!”
“叫我馬努或者伊曼紐爾(馬努本名)!我們可是醉倒在同一張酒桌前的摯友啊!”
“你明白嗎?!”
“好吧,先生。”于奕連忙小聲應下。
雖然‘醉倒在同一張酒桌前的摯友’什么的并不是真相,但于奕真是被這個‘自來熟’搞怕了。
現在球場已經到了不少人了,他可不想剛來就成為眾矢之的。
“這才對嘛。來,先來跟我熱身,我順便給你介紹一下,隊里其他幾個人。”
馬努松開手,主動開始在前面帶路。
于奕也老老實實地跟著前者往里走去。
他已經對阿根廷人這個‘親昵’的態度見怪不怪了。
自從那次意外的‘醉酒’事件之后,馬努就一直是這個態度了。
之后的好幾次訓練中,不僅幫于奕糾正了訓練動作錯誤;還會給主動給于奕偷偷開小灶,教一些比賽場上‘讓人不齒’的小技巧...
遙想當初剛剛見面時,吉諾比利還是一幅戰意昂然的樣子,在第一次2V2訓練中,簡直恨不得把于奕活剝生吞。
沒想到現在...
一開始于奕還以為在阿根廷和友人喝醉在同一張桌子上是個什么不得了的習俗。他還因此上網查了大量的資料文獻,但最后都沒能找到答案。
直到有一次,他莫名其妙收到了一箱從阿根廷寄來的葡萄酒,信上還簽上了‘馬努’的親筆簽名...
——
至此他確信,這事壓根跟阿根廷習俗沒什么關系,只是單純因為馬努·吉諾比利是個超級酒鬼...
而他自己肯定也因為上次在圣芙蘭朵,被馬努誤解成了一個一樣喜歡喝酒但是是個比他酒力更差的年輕人了...
于奕盯著馬努后腦勺濃密的毛發,陷入沉思。
說不好,這就是練好歐洲步的秘訣...
“喏,這位是布倫特·巴里。”
走著走著,吉諾比利指著一名正在大腿拉伸的白人介紹道。
“別看他瘦瘦高高、老得走不動路,但他扣籃可比蒂姆好看多了。”
聽了這話,于奕忍俊不禁,他朝巴里點了個頭,禮貌性地碰了下拳。
“你好,先生,我是于奕。”
這位布倫特·巴里,于奕自然是知道的。
他不僅是NBA五十大巨星:里克·巴里的兒子,更讓他名聲大噪的是在1996年扣籃大賽。
他在決賽中以一記罰球線起跳扣籃,擊敗了邁克爾·芬利和格里格·邁納,奪得那年扣籃大賽的冠軍。
他也成為了第一位在扣籃大賽中運動“罰球線起跳扣籃”的白人球員。
“你好,菜鳥。叫我布倫特就好。”巴里像個老好人一樣咧開了嘴。
“你可千萬別聽吉諾比利瞎說,我現在一年都扣不了幾次籃了,哈哈哈。”
巴里笑呵呵的把事實當玩笑講了出來,把幾人都給逗笑了。
他在生涯后期基本上確實不怎么扣籃了,反倒是三分投射一直非常穩定,這也是他能留在NBA的重要原因。
幾人交談了幾句,馬努便又帶著于奕繼續介紹起了其他人:
“這位是納茲爾·穆罕穆德...”
“這位是本諾·尤德里...”
“這位是拉蘇·內斯特洛維奇...”
“...”
介紹了一圈,馬努終于是帶著于奕走到了鄧肯旁邊,他指著鄧肯身邊的霍里跟另一個矮個子:
“喏,霍里和蒂姆你都認識,就不用我多說了。但這位,你應該是第一次見——”
馬努拍了拍于奕的肩膀,介紹道:
“這位叫托尼,托尼·帕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