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陳琦和伊里斯都很煩惱
- 我玩的帝國模擬游戲成真了
- 特征根
- 2487字
- 2022-11-24 12:39:04
陳琦發現這游戲的戰爭系統也很有意思,在兵種、編隊、裝備、補給、訓練、戰役等方面都有涉及。
不過倘要一一描述就太麻煩了。只看現有情況,陳琦覺得自己很穩。
以現實來說——
孫子曰:倍則分之。陳琦有兩倍于敵軍的兵力,就要想辦法把對方分散開,然后一一擊破。
敵軍由三股勢力合成,有三個頭腦,分別有三個老家。只要繞開對方主力去偷家,總有辦法讓他們分兵回師。
但這是個游戲,沒必要想這么復雜。
就算正面硬剛也無所謂,兩軍練度相同、數量差一倍,陳琦穩贏。至于戰斗減員,游戲里過個幾年也就生回來了。
不過這次陳琦全軍盡出,人力池已經是空的。如果沒必要,他還是希望盡量壓低軍隊損耗。以這個目的出發,避戰、然后偷家,是最高效的戰術。
總而言之,還是要偷家。
這個游戲沒有戰爭迷霧,也就是說,AI的軍隊在哪里、在干什么,陳琦都能看到。既然如此,避戰就很簡單了,補給拉滿,直接繞過去就是。
做完這些,陳琦就暫時沒再管。
他轉而研究起了狀態欄。
行政點數:代表統治者在行政方面的行動能力。
同理,軍事點數和外交點數則代表了對應兩方面的行動能力。
具體來說,這三種點數就相當于內政部、外交部、國防部的業務水平,點數越高,能同時做的事就越多。
比如卡斯塔諾的軍事點數有50點,他征集4000名士兵就占用了40點。這樣算的話,就算陳琦的人力池里有1萬人,他也只能同時征召5千。
除了三種點數之外,還有金錢儲備和人力儲備,比較好理解。錢和人同樣是最重要的資源,是國家強盛之本。
最后一個數據穩定度,數值從-100到100改變,代表動蕩發生的概率。
比如,將梅-伊爾王國篡奪皇位看作一次叛亂,如果光榮帝國的穩定度是100,那么叛亂發生的可能性會減少100%,也就是永遠不會發生;如果穩定度是0,則概率不變;如果穩定度是-100,則發生概率增加100%,也就是翻倍。
穩定度受多重因素影響。游戲開始時卡斯塔諾公國的穩定度是64,經過陳琦一系列操作后已經變成-1了。
陳琦倒不是很在乎。卡斯塔諾就這么點地、這么點人,等主要貴族被他削弱之后,就沒什么人能掀起浪花了。既然如此,穩定度別說才-1,就算-100也無所謂嘛。
但另一方面,他也不太敢冒然拉高稅收,以防引起農民和市民不滿。
所以他現在研究的就是其他提高收入的方法。
但很可惜,好像行不通。
卡斯塔諾的財政收入,由兩部分組成。一種是農業稅,占七成;一種是商業稅,占三成。
農業發展需要人口,非一時之事。而卡斯塔諾的商業活動雖然比較繁榮,但本身并不出產比較獨特或重要的商品,潛力也差不多到頭了。
這么一合計,陳琦發現自己想在內部開源的打算,完全落空了。
內部沒有錢路,只能轉向外部了,陳琦打起了鄰居錢糧的主意。
不過,雖然周圍有比卡斯塔諾更弱小的小國,但陳琦也不敢隨隨便便就出去搶錢,更不用說擴張。在那之前,他必須給自己找一個靠山。
==========
話分兩頭,此時戰爭還剛剛開始。
伊里斯公爵的確是個外行,在打仗方面。
不管怎么說,一個通曉軍事的人,至少能把敵我軍力、戰場地形、后勤補給等明面上的情報了然于胸。如果伊里斯能把他的狩獵經驗運用到戰爭里,他自然就會想到這一切。
可惜,一直到事務官將軍隊集結完畢之前,他都坐在房間里胡思亂想。
如果沒有一個開著上帝視角的人幫他作弊,伊里斯就可以考慮議和了。
事務官對伊里斯報告道:“公爵大人,按您的吩咐,4000名士兵已經集結好了。”
“嗯,我知道了。”伊里斯點頭應到,然后便正了正自己的頭盔,躊躇地站在原地等待。
他在等大神奧提的指示。
好在大神沒有遺棄他。隨著一陣恢宏的玄音,伊里斯立刻露出自信的表情。他發話道:“留下500人駐守城池,其余3500人隨我行進。”
這個時代,除了少數的大都會,城市往往只有一圈柵欄性質的“城墻”作為邊界,這是因為貴族的城堡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城市的軍事職能。
事實上,帝國大部分地區只有林立的堡壘,而農民的聚落分散在城堡周邊。卡斯塔諾由于地處商業繁榮的地帶,城市化程度大大超過了世界的平均水平。
除此之外,卡斯塔諾城有一段不知多少年前建立的古城墻,伊里斯年輕時也曾修繕過,近年雖然少有維護,但防備2000人的一波進攻,是綽綽有余了。這也是伊里斯雖然修建了堡壘,卻常常居住在城市里的原因。
大軍開拔。
卡斯塔諾主城建在北濱河西側,面積約20平方公里。北濱河在主城南方分流成東西兩條支流,卡斯塔諾的其他四座城池就分布在西側支流的兩側。伊里斯遵照大神的指示,穿過河流,從比鄰的圖林伯國境內繞道行軍。
整個卡斯塔諾公國的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區域是未經開發的森林、山地、荒原,有人居住的城市、村落,以及耕種的農田,只有不到五分之一。
總之,卡斯塔諾是個名副其實的小國。
實際上,光榮帝國在征服盧恩大陸的時候,保留了大量原本存在的領主,而沒有收回他們的土地重新分封。
而,有許多獨立的小領主,給自己加封頭銜的時候自然不會藏著掖著,什么公爵、大公甚至國王、皇帝,張口就來。
國王、皇帝的稱謂雖然被取締了,但當初的帝國皇帝倒是慷慨的保留了公爵的頭銜,導致帝國在冊的公爵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了。
也就是說,帝國的公爵,根本沒有含金量。
當然,公爵在名義上仍比普通伯爵高一檔,還有自行分封男爵的權利。但比起帝國分封的宮伯、方伯和邊伯,那就是遠遠不如了。
這些爵位在名義上雖然是伯爵,但權力要大得多,相當于侯爵。
圖林侯國位于帝國的東部邊界,面積是卡斯塔諾的10倍以上。現在的圖林侯爵的曾祖父,就是當年皇帝親自冊封的邊伯之一。
當伊里斯想到這些的時候,他便不由自主地聯想到了自己女兒的婚事。
其實在若干年前,坎諾家族與圖林侯爵就聯姻過。上一任邊伯是伊里斯的姑丈,如今的邊伯路德維希·圖林則是伊里斯的表弟。
如果可以,伊里斯希望自己的大女兒能嫁給圖林侯爵的兒子,最好是繼承人。
至于小女兒菲奧娜,伊里斯很清楚她是多么有魅力。盡管圖林侯爵已經是權勢滔天的大貴族,但這樣的貴族在帝國沒有九十個也有一百個,送給他們未免有些明珠蒙塵。
可惜的是,在東盧恩,已經沒有更顯赫的家族。至于與皇室結為姻親,那就是純粹的白日夢了。
伊里斯不禁捂住額頭,糾結啊。
可惜伊里斯不知道,自己的女兒已經被指定為下一任卡斯塔諾公爵,不可能出嫁到其他家族了。
不僅如此,“大神”為此還要獻祭他的兩個兒子。
如果伊里斯知道這些,想必就不會有這么多煩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