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丘之山
【原文】
令丘之山,無草木,多火[49]。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條風自是出[50]。有鳥焉,其狀如梟[51],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52],其鳴自號也,見則天下大旱。

【譯文】
南方的令丘山不長野草樹木,但冒著熊熊的火焰。山的南面有一條山谷,名叫中谷,東北風就從這里產生。山上有一種鳥,形狀像貓頭鷹,長著人一樣的臉面,有四只眼睛和一對耳朵,名字叫作。
發出“于、于”的叫聲,發音就像它自己的名字。如果
出現,天下就會發生很大的旱災。
【解讀】
本節有兩個看點,一是對火山的記載,一是對東北風的記載。
首先,按照明清學者的研究和解釋,本節所記載的火山,應該是火井一類能夠自行產生烈焰的火場。產生火焰的原因,或者有天然氣,或者有硫黃,或者有發光發亮的熒石,因此,可以被認為是上古先民對南方火場的最早觀察和記載。
其次,古人把東北風稱為條風,并認為它產生于南方的中谷。這應該是古人天文地理知識在《山海經》中的明確反映。類似的記載還有多條,讀者可以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