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
玉帶林中掛——翰林院第一位女翰林,干凈了一輩子。
薛寶釵
金簪雪里埋——大埥第一富婆,第一交際花,終身未婚,有個女兒。
賈元春
白老四幫甄玠養在宮里,后來出宮了。
賈探春
揚州之事后,太子被廢,白老四入軍機處,白老板死了之后太子和白老大鬧過一陣,細節沒想好,不過賈雨村就是這時候背叛的甄玠,導致甄玠帶著人進不了山海關,幾經周折征服了一個草原小部落,受滿清封王,后來的和親就是嫁給他。
史湘云
甄玠到草原之前,有她一段江湖戲,和賈敏——她的師父,甄玠后來起家的馬匹都是史家的馬場供的,鐵是戴權在建寧郡給他的,本來是為了研制火器火炮。
妙玉
織造蘇家有個體弱多病的姑娘,蘇妙玉。
太子被廢以后,蘇家被義忠王派兵圍困,不敢殺只能餓死蘇家的人,后來被甄玠救了,判了流放卻又結仇。這會兒薛寶釵也在織造府——因為選秀女的事情。
完事后,最起碼穿件衣服再來對付我。
賈迎春
迎春見了別人。啊?啊?
見了甄玠。哥哥抱抱。
賈惜春
雌小鬼。
打小就是整天半死不活的狀態。
崔九醒的反面——賈珍死了就死了吧,賈敬死了就死了吧,哥哥不愛我了嗎?那你也死了吧。
說著掏出一把漆黑的三眼火銃。
王熙鳳
寫休書休賈璉,甄玠站她,賈母分家把賈赦賈璉攆出去,鳳姑娘興奮地渾身顫抖。
后來去了真真國,風云際會之時攫取了某個國際性大公司的大比例股份。
十萬兩銀子。
走之前,甄玠給她拿了十萬兩銀子:玩兒夠了就回來吧。
賈巧姐
軍統。小皮靴。整個人像是一把秀氣的小手槍。愿意讓她打一槍。甚至你會覺得這一顆子彈根本打不死你。
李紈
女教師。
秦可卿
繼承了茜香國,這段戲里還收了個東洋的,老師。
會積攢一個矛盾讓她和甄玠鬧別扭。
副冊
香菱
香菱是個乖寶寶。
薛寶琴
揚州之事后,薛家的皇商資格補償給了甄玠,薛昌給他打工,后來又見過一次。
感情質變在三進或者四進賈府。
十年之后。
“甄哥哥。”
“哎——我姓楊。”
當然是一群姑娘誰也聽不懂,只有他們兩個能聽懂。
一見楊過誤終生。
尤三姐尤二姐
揚州之事后被懷安賜給了甄玠。
宅斗主力軍。
邢岫煙
鹿鼎學宮想要幫蘇妙玉報仇。
收不收不一定,薛蝌還是挺可憐的。
李紋李綺
引出這兩個人的扣子,不是李池飛,而是蓮荷會。
收夷州回來之后,東南局勢平定,蓮荷會沒什么生存空間,向西南發展,就是這一段劇情帶出了史湘云的武俠。
李紋李綺作為‘蓮’‘荷’會的圣女出現。
寶蟾
這人出場時間太遠了,應該是和夏守忠扯上關系。
寶珠瑞珠
小肥小妖不說了,宅斗主力軍。
平兒
宅斗主力軍之一。
嬌杏
這人……可以在賈雨村背叛之后收,但是沒這個必要。
又副冊
晴雯
云玖。
其實前面暗示還是挺多的。
新朝第一面國旗的繡娘。
這二十多萬字感覺寫得最好的感情戲,就是她過年鬧著回金陵那段,‘看你心疼還是我心疼’,這段不安的伏筆在前面,家具用著不安心,算是個呼應。
襲人
會拿甄家丫鬟帶上一筆,不一定細寫,不太喜歡這人。
甄家四個丫鬟,喜詩、筠酒、嬋歌、幼茶,宅斗主力軍。
幼茶年紀最長,個子最矮,瑞珠笑話她個兒矮,她笑話瑞珠胸大。
輸的一敗涂地。
嬋歌……聲音很好聽,比鳥雀會叫。
小紅
暫時沒安排,提一句賈蕓和賈瑞吧。
賈蕓應該算是個正面人物,雖然不太要臉,但是有他不要臉的原因,怎么說呢……和很多人,很像。
生活嘛,不丟人。
賈瑞其實是個雙商減配版的賈蕓,想找出路直接奔著王熙鳳就去了。鳳姑娘玩俊俏小哥的事情,很有可能存在,被賈瑞知道了。
他的意思是,他長得也不差,憑什么就不行?
能管明白學堂,也不能說他完全就是個廢物。
關鍵是看作者怎么寫。
窈窕小嫂,君子好逑,也不是不行。
鴛鴦
喜詩帶了一筆,不一定細寫。金老漢后來有交代,讓她和金文翔向甄玠靠攏。
紫鵑
想撮合林黛玉和甄玠,類似寶珠,但是……也算是宅斗主力軍吧。
金釧玉釧
銀釧的兩個妹妹,到最后也不知道姐姐具體的死因,安排給云玖了。
鶯兒司棋茜雪麝月
暫時沒安排。
柳五兒
關系掛在柳大愣身上了,不一定明寫,就是留了個扣子。
愣子是白老四的人,按吩咐跟著賈珍回長安,拎花盆砸了他兩次,甄玠來的時候,因為賈史氏和他說話的態度不好,差點挨揍。
后來在揚州保護賈敏死了。
這本書,有名字的角色都有人生軌跡,比如涂飛甲仰慕林黛玉,但是因為商人身份自卑,后來去了北京投軍,戰功赫赫但是少了條腿。
比如崔九醒的商人天賦,替甄玠管賬,后來類似蕭何。
姚恩之帶著金陵府半個幕廳去建寧郡幫甄玠,類似張良。
趙墨白‘先滅賊寇,再滅賈府’。
這種人物交集其實挺難寫的。
像是紅樓,其實對手戲真就沒多少,人情世故也是避重就輕,人際關系并沒有多復雜——按理說應該比原書復雜得多。
還是強在行文,留白,隱喻等等。
比如鬧學堂和省親兩折真的是,一絲不亂,感觀十分順暢。
至于隱喻。
感覺紅學界,唯一可以稱得上共識的觀點就是,紅樓沒有,也不會有確定的共識。
如果可以明確解讀的話,就不存在紅學了。
講紅樓的‘學者’,哪有幾個正經學者。
本事都不如考據派——考據派中,自稱精通《易》的大仙兒,熟讀二十四史的活圣人,真不少見。
假如,真像是自己吹的那樣有本事,至于扒著紅樓不放,一副想出名想瘋了的嘴臉?
笑。
中間一本紅樓,左手擺著本明史,右邊放著本字典,趕老郭講話,再來本怎樣查字典,街舞都練出來了。
都這份兒上了,還教育這個教育那個呢?
《紅樓夢》,就僅僅只是一本好書而已,為什么要想方設法讓它變得不好看呢?
悼明?
不覺得格局小了嗎?書中角色,如果代表的是某一類人,而不是某一個人,不是更能證明‘學者’的本事?
對了。
四千萬字,別說精讀,看都看不完是吧?
感覺人生苦短,再不抓緊時間教育別人就到了入土的時候了是吧?
沒勁。
沒勁。
最后說兩句紅樓吧。
其實老曹是很懂網文的一個人。
代入感,爽點。
當然,不是現代人的代入感和爽點——那個時代,能看上紅樓的文人,估計都得有點家底,哪家都稱幾個丫鬟。
那么,誰是晴雯,誰是襲人,我又是哪個,是賈赦還是賈政?
甚至于,老仆要是認字,也會琢磨著有沒有焦大的勇氣,忠心為主怒罵出聲。
代入感這就來了。
爽點。
其實爽點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一家子人看紅樓,看寶玉挨打,腦子正常的老爺都得認為沒錯,但小姐丫鬟看了估計要心疼。
砒霜蜜糖。
更別提什么爬灰之類的禁忌話題,那時候深宅大院的,這么刺激的東西可不多見。
按網文的邏輯胡扯下去。
為什么沒有后文。
寫崩了。
賈寶玉身上其實沒有人性,而是神性,代表著皇權,很多場景之下女子代表著皇帝或大臣,這應該算是很明顯的隱喻了。
前面一直保持得很好。
問題出在晴雯之死。
曹忍不住想給賈寶玉寫出一些人性。
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是作者自身的創作理念和深層情感的沖突。
但他只寫了芙蓉女兒誄——在前面幾首詩詞還空著的時候。
他是真喜歡晴雯。
這樣。
感謝一路看到這里的幾位。
后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