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讓家有歸屬感
- 爸爸的陪伴,成就孩子的幸福
- 圓爸旭旭
- 1714字
- 2022-11-16 10:25:27
小圓難過的時候,會一邊用手比畫著,一邊說:“我生氣了,我有那么大、那么大的生氣。”
哈哈,連生氣都那么可愛呀。
然后,我就會抱抱她。她就說:“抱抱,用力抱著我。”
她就不生氣了。
也許,大人的世界和小孩的世界都一樣吧。有時候,一個擁抱的力量會抵過無數安慰的語言。
如果一個擁抱不夠,那就一家人一起抱抱。
從前,小圓安慰我說,生活很苦,但樓下的超市有棒棒糖。
后來,我才知道,這句話后面還有一句:并不只是因為糖很甜,還因為吃完以后,可以變得棒棒的。
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吃了棒棒糖,我們的生活都會又甜又棒。
那天我妹妹來我家玩,帶來了我的小外甥,他和小圓的年紀差不多。
兩個小家伙在一旁玩玩具,我們幾個大人在沙發邊聊天。當然,大部分的話題也是圍繞孩子。
大家在一起愉快地待了一整天,我也慶幸兩個小家伙相親相愛,沒有發生爭吵。可就在我妹妹帶小外甥準備離開時,戰爭還是爆發了。
兩個小孩這一整天都在玩超級飛俠的玩具,兩人玩得可高興了。小圓平時特別喜歡玩超級飛俠的玩具,和我出去玩的時候,也會帶上一個。有一次,她把一個超級飛俠的玩具忘在了公交車上,回家后哭了好久,念念不忘。
臨走時,小外甥想帶走一個超級飛俠,小圓不肯,于是他們倆的戰爭爆發了。一個一定要,一個死活不給。我妹妹也勸我小外甥,說玩具是小圓的,小圓不同意,就不能帶走。
我爸媽趕緊打圓場。在他們的觀念里,小外甥是客人,小圓應該大方一點,他們勸小圓把超級飛俠給小外甥。
小圓很委屈。我和老婆都看著小圓,這個時候不維護她,她該多失望,她是那么喜歡那個超級飛俠。
我站了出來,把兩個孩子拉到身邊,對他們說:“我有辦法,讓你們都有超級飛俠,不哭了。”他們慢慢停止了哭鬧,一起看著我。
“舅舅給你買一套全新的,過兩天就到你手里了,好不好?”小外甥點點頭,也很開心。
小外甥離開后,小圓緊緊抱著我,對我說:“謝謝爸爸。”
我刮了一下她的小鼻子,我們倆開心地笑了。
小圓很喜歡背我和我老婆的手機號碼。
我問她:“你干嗎總是背我們的手機號碼?”
她說,她要是走丟了,可以告訴警察叔叔,讓警察叔叔打電話找我們。
我就和她說:“要是你能遇見警察叔叔,那應該就可以找到爸爸媽媽了。假如,你被人販子拐到了其他地方,人販子把你賣給了別人,他們肯定不會幫你找爸爸媽媽的,也不會幫你打電話,那你怎么辦?”
小圓瞪大了眼睛,很用力地說:“我肯定要找到你們的,我會想辦法找你們的,你們也一定要來找我。爸爸,你聽到了沒有?你們一定要找到我。”
我用力地點點頭,我們是一家人,我們永遠不會放棄彼此。
我曾看過一本小說,叫《殺死一只知更鳥》,書中阿迪克斯的妻子,在生第二個孩子的時候不幸難產去世,只剩下阿迪克斯和兩個孩子,但阿迪克斯并沒有因此忽視對子女的教育,而是耐心教導。
阿迪克斯很少對子女說教,他總是用自己的幽默感教孩子明辨是非,讓孩子自己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與丑陋。
一個生長在被尊重的家庭里的孩子,對家始終有一份感情的寄托,有濃烈的歸屬感。
不管在哪,他們的內心都有所依。因為有家,他們不再是孤獨的旅人。
一個在充滿情緒暴力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一生都會缺少內心的歸屬。因為他們在最渴望愛的年紀,缺少了愛的撫慰,就奠定了他們對家冷漠的基調。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實際上是有科學道理的。
在孩子三歲之前,家庭所能給予他的歸屬感、安全感,在某種意義上,會塑造他成年之后的幸福感。
從這一意義而言,歸屬感是存在感和成就感的核心,它決定了孩子的內核和成為什么樣的人。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對于孩子來說,沒有什么比一個充滿溫馨感、歸屬感的家庭更讓他們覺得幸福,也沒有什么比父母的愛和理解更讓他們的內心安穩。
當孩子擁有強烈的歸屬感和明確的存在感,一個念頭就會在他們的心里愈發強烈:“我要變成什么樣的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有自己的價值,找到自己的優勢,從而成為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沒有家庭歸屬感,陪伴就只是形式,沒有溫度,孩子就不會擁有生動的生命。
因為,歸屬感既能托起孩子,又能給孩子托底。
一個常常被尊重、被鼓勵、被肯定的孩子,一個對家庭有歸屬感的孩子,走出家門,他們可乘風破浪;回歸家庭,他們能敬長愛幼。
他們想到家,陽光溫暖,云朵可愛,風吹過來都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