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村的家前小河里有一種叫“花鰍”的小魚,長得很像泥鰍,但是卻比泥鰍大很多。這種短粗體型的魚,全身金黃并點綴著黑花。
今天要表的不是這款小魚,而是同它賽跑的五奶奶家的小三叔,只要在河里扎幾個猛子就躥出三四里,村人美其名曰“三花鰍。”他手下有一幫蝦兵蟹將,有男的還有女的,有高的,有矮的,有胖的,有瘦的,有比他大的,有比他小的。不管哪個人都甘愿服從他的調遣,他讓人干啥,別人就干啥,沒有一個敢反駁的。學校里,他沒筆了,各人都把自己的筆獻出來,即使那人只有一支筆,也會心甘情愿地送到他面前。他從來沒寫過作業,自有一組人輪流為他寫作業,班主任焦老師總是歪著腦袋訓斥他,你的作業是你寫的嗎?一天一個筆跡,明天叫你家長來。想吃蘋果就帶著一些人來到蘋果園,園里有兩只狗怕什么,他的眼睛骨碌一轉,一個點子就出來了。大印家的梨結了,二包家的酸棗紅了……他是第一個吃到的,比主人家還主人呢!半下午的時候,杏樹下老李頭叼著煙袋在打盹兒,三花鰍從草垛后掏出彈弓,瞄準老李頭頂的草帽。瓦碴兒“嗖”地飛出去,在空中劃出一條銀色的弧線。草帽忽然飛起來,老李帶著鼾聲追進玉米地,三花鰍帶人沖向杏林,想摘幾個摘幾個。春節過后,天氣開始轉暖,河流剛剛解凍,村里人便在河岸邊捕捉那種帶有美麗花紋的小魚。”三花鰍“對這款“河中精靈”情有獨鐘,他率領著蝦兵蟹將于傍晚時分,帶著瓶子來到河邊,輕輕打開瓶蓋,將蚯蚓倒出。隨后,小心翼翼地揪下一截蚯蚓,逐個穿在釣竿上。一切準備就緒后,便開始垂釣。
兒時在農村生活過的小伙伴,對水蛭再熟悉不過了,很多都有過被水蛭叮咬的經歷。三花鰍釣著釣著突然覺得腿部有些癢,低頭一看:一根蚯蚓似的東西已經鉆進肉里去了,還有一寸多長露在外面。他嚇得鬼叫起來,抓住剩下的半截身子就要往外薅。其他孩子看見了,大聲驚呼著:“不能薅,薅斷了它前半截身子就出不來了,還會狠狠地往里鉆。”三花鰍畢竟是小孩子,他的臉嚇得一點血色也沒有,急得哭出了聲。其他孩子不知道如何是好,一個個地大叫大嚷,那東西只剩下一條黑尾巴啦!大星地里干活正好經過這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褪下自己的布鞋,照著那東西使勁拍打起來。三花鰍哭得聲音更大了,傳得更遠了,大星抽打得越來越快,用的力度越來越大。那東西竟然從里面溜出來了。另幾個人早嗷嗷叫著逃到另一邊,生怕再鉆進自己腿內,大星拍了幾個回合,直至把它抽死在一旁。被水蛭鉆進去的洞,有時會有綠豆粒大小,它是出來了,但傷口卻連一滴血都不流。三花鰍帶著四個小弟走著去趕集,每人從家里要了兩毛錢,全交到三花鰍手里,由他一人支配。他說買啥就要啥。買了五根二分錢的冰棍,共進了一家書店,買了當時最盛行的隋唐英雄傳連環畫,幾個人走一截歇一會,找個陰涼地,直接坐在地上圍成一圈,擠得滿頭大汗,但看得津津有味。回來的路上,看到路邊到處是西瓜皮,別人扔一個,他們拾一個。里面的西瓜皮被啃得稀薄稀薄的,哪還用咬,手指甲一掐皮就透了。三花鰍首先把西瓜皮戴在頭上,其他幾個人紛紛效仿他。五個人排成長長的一隊,不顧天氣炎熱,一二一走著整齊的步伐打道回星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