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純電動公交客車從業人員必讀
- 李預明 翟景森 駱瑞清主編
- 1130字
- 2022-11-23 17:23:32
第一節 純電動公交客車發展現狀
一、國內純電動公交客車發展簡介
2009年四部委啟動的“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正式拉開了新能源公交車推廣的序幕,之后,我國純電動公交車數量高速增長。截至2021年底,全國營運公交車中純電動公交車數量突破35萬輛,超越柴油公交車、天然氣公交車,成為最大規模的車輛類型。其中,2014—2018年間,新能源運營車輛數量增長最快,爆發式地增長了834%。純電動公交客車的發展以綠色出行、低碳環保為推廣應用的突破口,成為完成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推手。
經過多年的發展,純電動客車技術日臻完善。純電動客車的發展,主要是其攜帶的動力電池比能量的發展。在發展初期,動力電池的比能量是80W·h/kg,純電動客車車載電量在45~140kW·h之間,續駛里程為140~160km;2016—2020年為發展中期,比能量要求達到115W·h/kg以上,客車車載電量在80~240kW·h之間,續駛里程達到180~240km;2020年以后為第三階段,電池比能量要求達到145W·h/kg,車載電量較大,有些車型電量突破360kW·h,續駛里程可達近400km,適合公交車日常實際運行需求。國家對動力電池的發展規劃也分為三個階段,2020年是動力電池技術提升階段,比能量應達到350W·h/kg;2025年是產業發展階段,比能量達到400W·h/kg;2030年是產業成熟階段,比能量達到500W·h/kg。可見,純電動客車的發展與國家對動力電池的發展規劃是同步的,動力電池的發展有效地推動了純電動客車的發展。
二、純電動客車的技術路線
純電動客車技術路線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以驅動電機驅動方式分類,可分為中央電機驅動方式和輪邊電機驅動方式,國內絕大部分客車廠均采用中央電機驅動方式,極少采用輪邊驅動方式。另一類是以采用不同的動力電池材料區分,動力電池一般使用磷酸鐵鋰、三元鋰和鈦酸鋰三種材料,以使用磷酸鐵鋰材料的動力電池居多,鈦酸鋰的為少數。這兩類技術路線的純電動客車,其充電方式又分為直流充電和交流充電兩種方式,以直流充電方式居多。
三、純電動客車的發展模式
國家對純電動客車的購置補貼、運營補貼等扶持政策,逐漸從鼓勵“購買”轉向鼓勵“使用”。購置補貼從最初的每臺車補貼60萬元調整為沒有購置補貼,運營補貼從沒有補貼調整為按單車長度、年運行3萬km給予定量補貼(截至2019年底,此政策已終止)。
與私家乘用車相比,純電動公交車的節油和減排效果十分明顯。據相關統計,我國每輛公交車日均行駛里程約200~300km,消耗燃油約60~120L,相當于8~15輛私家車的油耗和排放。此外,純電動公交車采用電機驅動、無級變速,幾乎無噪聲,且駕駛操作簡單,優勢比較明顯,是城市公交發展的必然選擇。
發展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等)對降低石油依賴、減少碳排放、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意義,對城市防治霧霾、改善空氣質量更具有顯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