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 永恒三部曲之樓蘭故事
- 詩毒發作
- 1689字
- 2022-11-09 20:28:27
新莽三年,敦煌郡度遼將軍(邊防司令)府偏廳內一片肅穆,度遼將軍趙魁武坐在中間,兩側分別作者長史(參謀長)宋運、太守(市長)鄧貴、屯墾校尉(屯墾司令)李義,屯墾副將楊俊正在開一次重要會議。
度遼將軍趙魁武先發話:前日樓蘭國那邊傳來消息,安撫使陳大人被刺殺了,兩年內三位被派出去的安撫使一位暴斃兩位被刺殺,而樓蘭國那邊很敷衍一直說追查不出兇手,現在對我新朝日漸疏遠,這三位安撫大人的死,肯定跟匈奴那邊脫不了干系,再這樣發展下去,恐怕樓蘭國要投靠匈奴了,這樣一來將對我朝十分不利,諸位大人有何看法?說說下一步我們應該怎樣應對?
長使宋運率先發話:“下官認為樓蘭國東臨我朝邊境,我朝商賈與西域諸國貿易和出使西域諸國使節必先經過樓蘭國,同時也是西域諸國對我朝的一道天然屏障,如果失去樓蘭國對我朝的依附,投靠了匈奴,那將意味著切斷西域諸國與我朝的所有往來貿易,對我朝損失重大,軍事上一但西域諸國投靠匈奴,成為匈奴的“左膀右臂”那時戰事一起對我朝非常不利,我敦煌、張掖、武威、酒泉四郡猶如囊中之物。當年孝武帝傾全國之力辛辛苦苦建起來的邊境基業,傳承百年之后若是毀在我輩之手,我等百年之后有何顏面在九泉之下面對先皇?又怎樣面對幾百年來戍守邊疆戰死沙場的將士們?所以樓蘭國要不惜一切代價拉攏過來,并且斬斷樓蘭國與匈奴之間的聯系?!?
太守鄧貴道:“宋大人所言極是,可現如今派誰去好呢?此事關乎我邊境地區命運,事關重大且又危險重重,一般人難以勝任。還需要從長計議!”
哎!度遼將軍趙奎武嘆了口氣說道:“如今朝廷那邊也自顧不暇,各地起義反叛不斷,估計也派不出人手。,是讓我們自行解決?!?
這時屯墾校尉李義站起來向眾人抱了個拳說道:“諸位大人,末將不才愿意前往西域樓蘭國來斡旋此事,現已時值秋末,糧草已經收割完畢已入倉。軍中尚無大事,只需每天練兵,巡防邊境即可,楊將軍完全可以勝任。楊將軍跟隨末將十余年出生入死身經百戰,諸位大人請放心,屯肯這邊定不會出任何閃失?!?
度遼將軍趙魁武說道:“嗯,李將軍如果出使樓蘭國,那到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不過李將軍乃當年“飛將軍”李廣之后,到了將軍這代父親哥哥都已為國捐軀,況且家中妻子英年早逝尚有一幼子,此去樓蘭萬一有和閃失該如何是好?”
李義說道:“承蒙趙將軍厚愛。我李家自曾祖父李廣抗擊匈奴令其聞風喪膽,我李家男兒百余年來代代都戍守邊疆,我父親、兄長自23年前深入沙漠腹地,被北匈奴大軍包圍掩護將士突襲突圍雙雙戰死沙場,之后我那年15歲便從軍,至今已20年有余,也身經大小戰役不下幾十場,身上傷疤十幾處幾次命懸一線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能為國捐軀戍守一方百姓平安,也算對得起我李家列祖列宗,此去樓蘭國又有何懼哉?況且末將精通胡人語言,了解胡人生活習慣也有一身蠻力,危機時刻自保不成問題。就目前情況來看此次出使樓蘭沒有比末將再合適的人選了,”
度遼將軍趙魁武點了點頭說道:李將軍不愧是名門之后!生死置之度外,此事李將軍定能勝任!也是在合適不過的人選!諸位大人還有何意見?”
長使宋運和太守鄧貴也都點了點頭表示贊同,最后眾人一致同意。
度遼將軍趙魁武說道:“李將軍此次去樓蘭國定是困難重重危機四伏,我將身邊的四十名鐵衣衛派與李將軍。這鐵衣衛是老夫數年培養出來的。每個人都身經百戰以一敵十,此次出使樓蘭定會祝李將軍順利完成任務。”
李義說道:“如此甚好!有趙將軍的鐵衣衛相助,此去樓蘭國末將定當完成任務!只是末將出使樓蘭國之后,有一事情還請諸位大人幫忙,我家中尚有犬子今年12歲,我的妻子當年生他難產而死,這些年都是管家照顧。但管家年歲已大,我出使樓蘭后把他老少二人留在這兒我放心不下,我走后還有勞諸位大人把犬子送到長安他的舅舅家我也無后顧之憂了。”
長使宋運道:“李將軍這你自然放心,下官與你岳父張太守乃是世交,當年你老岳父因只直諫王太后的弟弟霸占他人田地強搶民女被貶敦煌郡做太守,我心中倍感憤憤不平,無奈心有余而力不足,哎!人生真是如白駒過隙,短短幾年張兄也病逝在任上,女兒也難產而死真是造化弄人也,李將軍令公子的事就包在老夫身上了,你放心的去吧。”
李義沖長使宋運抱了抱拳說道:“那就勞煩宋大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