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5章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王蒙兄,公望兄,不如由你們先來出畫作,再由我們幾人來提詩如何?”宋濂建議道。

王蒙是四元家之一,獨創“水暈墨章”,畫藝超然。

“那我就獻丑了,這幅《青卞隱居圖》跟瑯琊閣主避世隱居心境契合,我倒以為他老人家會喜歡。”

王蒙掏出一卷畫,緩緩展開,只見峰巒盤桓,山徑迂回,飛瀑高懸。

山腳下有茅廬數間,山外有一老者策杖,領略山林逸趣。

眾人皆奇,數年未見,此人畫技更加嫻熟,獨特風格,元氣磅礴,盡顯大家風采。

“風大師,你可懂畫么,看的如此入神?”

王蒙語氣中帶幾分戲謔,如果每個人都能輕易欣賞他的畫作,那么他就太過掉價了些。

宋濂看不過去了,直言不諱道:“王兄,你的畫作高超,我等能看懂十之一二就是極有慧根的,尋常人怎能輕易領略你的風采呢。”

黃公望也說:“此子方才對儒學有獨到之見,已屬非常難得,哪能懂老哥畫作中的玄妙。”

他將“玄妙”兩字咬的極重。

顯然同樣身為元四家的他,在畫藝上造詣遠超他人。

黃公望論名氣比王蒙更大,更是元末畫師宗師級人物。

風華記得他的一副畫還曾由德華領銜拍過一部電影...

有度娘在手,不裝一下筆,怎么制造爽點呢...風華覺得自己一向有夸父逐日的勇氣...

“咳咳,在下不才,倒是有說二句。”風華輕聲道。

一眾文壇畫壇大家不禁莞爾,一般這種聚會,但凡是當世名家拿出的作品,只有同等地位的名家才有資格發言點評幾句,其余諸人只有點頭稱贊的份。

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有人心道。

年輕輕的不講文德,不講尊卑...有人心說。

宋濂倒笑著摸胡須道:“文無第一,大家每次聚會跟上朝似的,只聽我們幾位老朽發言,不要以言為諱嘛...”

黃公望默默點頭,覺得方才自己說話未免有幾分偏頗。

王蒙倒起了幾分不悅,心道:“宋老頭糊涂了不是,居然要外行點評內行......”

風華對諸位行禮,面對《青卞隱居圖》說:“此副畫面為“上留天,下留水”的布局,高遠分布,層層推***出山巒疊嶂,氣勢雄偉,宛如一條游龍飛騰沖破山谷直達青云。”

能看出我的游龍之勢,有些眼力...王蒙不由頷首,覺得風華是懂畫的。

而下一句話,則令他震驚不已。

“可惜,畫中老人老矣,在戰亂時避禍于荒山野嶺,可他依舊處于恐慌心態,有成蛟龍平步青云之志,卻迫于無奈,不得不在山水間取樂。”

風華點評完畢,轉頭問王蒙:“王大師,貧道說的可對?”

王蒙在張士誠那邊不得志,正考慮要不要隱居黃鶴山,猶豫之時,作了此畫,沒想到風華小小年紀,居然能看透他內心思量。

王蒙甩動長袖,彎腰作揖,低頭輕語:“在下愚昧,閣下不僅懂畫,更懂人心。”

諸人皆驚得瞠目結舌,這位是誰啊,當世除黃公望之下第二人,竟然當著大家面對一小子恭敬行禮!

這還不夠,滿足不了我的滑點,欺老不欺少,要讓他們漲漲見識。

“宋公,您方才說要在畫上提詩,我斗膽吟詩一首,您看可應景?”

宋濂哪有不應的,連連稱是,手拿毛筆,準備記錄。

“何來人間驚鴻客...”風華邊走邊吟。

他仿佛在問在場所有人:哪里有那么多才情驚艷的過客,匆匆來到人世間。

“只是塵世一俗人。”風華言語縹緲。

王蒙有感而發:“無論我們畫技如何了得,詩文如何華美,只不過也都是些普普通通的人罷了,依舊逃脫不了道法規律,生老病死,人聚人散,自己哭著來,由人哭著去...”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風華轉身觀雪,只留給老頭們后腦勺。

“此句轉的好,聯系上句,盡管身為凡人,但見到“萬馬齊喑”,思想禁錮,人才凋零的元朝,依舊渴望有“風雷”將世人喚醒...”王蒙喃喃自語道,他眼神澄清,仿佛此句詩帶給了他一絲希望。

“天上風雷,地下死寂,描寫如此壓抑昏沉,卻依舊給人無限聯想,但愿狂風暴雨能盡掃一切庸俗愚昧。”黃公望解讀。

風華猛地轉身,雙臂齊展,大聲吟道:“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此文一句,震驚四座。

每人都在咀嚼其中滋味。

“此詩聞所未聞,是否是風大師你所作?”劉基不可思議問道。

風華故作高深,笑而不語。

你要問是不是抄襲...有本事,拿出證據來...風華心說...

前二句來自網絡大神。

后二句來自清代詩人龔自珍。

你們要知道才算是見鬼了。

宋濂說:“好個不拘一格降人才,更堅定了我辦新學的想法,風大師,這詩題目是?”

風華搖頭:“即興之作,沒有想好詩題。”

宋濂喜不自禁道:“不如叫《醉翁亭拜宋龍門為師》,如何?”

風華裝比的心頓時不香了...

趁熱搜就算了...你還打算要收我當徒弟啊,你先背個九九乘法......

王蒙頓時不爽了,吹胡子瞪眼,指著他的畫道:“這是風大師贈我的詩文...老頭,你有本事自己寫一首,自己隨意取詩名都行...”

黃公望不慌不忙,手中取出一卷畫,悠悠道:“老夫的拙作《富春山居圖》,更適合于此詩作配.......”

這次不光眾人驚訝,連風華也楞了,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今日要署我風華的名字。

這個可以有,想想自己名字能出現博物館內,受世人矚目,是多大的幸事。

風華卻不敢觸摸他們的畫卷,萬一系統爸爸跟班主任一樣沒收了咋辦?

想要系統將吃進去的吐出來,怕不是要請家長吧...

宋濂、王蒙、黃公望三人年歲最大,臉皮也最厚,他們開搶詩題,其余諸人也不好意思在插嘴了,誰叫他們名氣不如他們大呢。

風華趁三位老頑童嬉鬧之際,偷看了一眼《富春山居圖》。

只瞧此畫只有一張,用他獨特“長披麻皴”筆法,毛筆中鋒有力,向下披刷,自由無拘之意盡顯,充分突出江南山水的潤色。

“黃先生,你這幅畫尚未完成,我看要畫六張才好。”風華提醒道。

黃公望看了看畫,有看了看風華,頷首:“風大師,說的有道理。”

宋濂則借機說:“是啊,黃老頭,哪有送人未完作品的說法,你這畫回家慢慢畫,哪天畫完整了再求風大師提詩也不遲。”

黃公望唏噓短嘆,只得作罷。

劉基最為圓滑,出來打圓場:“今日王蒙大師的畫本就是給瑯琊閣主獻壽禮的,不如由宋龍門提詩于上,署風華大師之名,又可以署你的名,豈不是兩全其美,詩名嘛,就叫《醉翁亭獻閣主壽辰》。”

三人一聽,對望一眼,似乎也只能如此,紛紛點頭。

宋濂將風華的詩重寫在畫上,便叫小廝送上瑯琊閣。

幾個老小子則旁敲側擊,想讓風華再做幾首佳作。

好馬配好鞍,好畫配好詩句,佳作不能留白啊...

“為此詩,當浮一大白...”朱元璋也是高興,剛收一名謀士李善長,狂飲三杯。

“當浮一大白...”眾人皆喜,皆舉杯。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這是一個為詩為之瘋狂的年代,這是一個視民為之草芥的年代。

風華遙想。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门县| 大悟县| 津南区| 桓台县| 永康市| 英吉沙县| 天气| 石阡县| 霞浦县| 榆社县| 萨迦县| 屯昌县| 南澳县| 高邮市| 青冈县| 塔城市| 宣恩县| 鸡泽县| 武陟县| 广平县| 新干县| 盈江县| 湘西| 黄浦区| 剑河县| 叶城县| 天长市| 黄陵县| 荆州市| 东莞市| 独山县| 普宁市| 陆良县| 武山县| 高清| 鸡东县| 金坛市| 海淀区| 石景山区| 潞西市| 蒙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