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一個人愛什么,就死在什么上
- 大明尋寶系統
- 一頭小薩
- 2273字
- 2022-12-03 20:00:00
“風大師,你就別在這里寒磣我了,那些殘破青銅器做假的伎倆,不都被你老人家看穿了嘛。”
張驢子展現出一副討好拍馬的模樣。
很難想象,他背地里,是個冷血無情的主。
他猜到這墓中有大玄機,他帶人下去,不但會空手而歸,說不定命都得扔進去。
這入口處的白骨足足有十幾具,可不都是想發財的盜墓賊...
許多事情都是這樣:一個人愛什么,就死在什么上。
風華沉吟道:“我知道你想干嘛,隨我進去可以,不過下去后一切都得聽我的,這墓不尋常,你應該比我更清楚。”
“自然,敢不聽風大師號令。”張驢子信誓旦旦的胡說八道。
風華遠眺一眼,他身后跟的八個大漢,都是肌肉縱橫交錯,面帶煞氣的悍匪。
“我在隊伍前列,劉胖子,二寶在我后翼左右,張驢子帶你的人在隊伍后面,有好東西我看過后,你們才能將東西裝麻袋里。”風華出發前特意叮囑道。
之前張驢子派下去的人撈上來的都是殘破青銅器,盡管都是些好東西,可惜沒有一個完整的。
張驢子幾乎能肯定這是座諸侯王墓,里面的好東西足以令他成為新諸侯,到時候就不用在靠著朱元璋討生活了。
風華甚至度娘了,那些作假的馬踏飛燕,無論從工藝,或者藝術性上,都趕不上現代發現的那尊國寶級的馬踏飛燕。
不過此墓下面貴在數量多,說不定墓下還有完整的也都不一定。
墓口懸放著大木桶,旁邊有幾個大力小伙拉繩,墓下人想上來只用拉拉繩子。
風華率先下去,木桶緩緩下降,約莫七八米的深度,才停下來。
風華下了木桶,拉了拉大木桶上的繩子,然后轉身觀察墓道情況。
墓口應該是落在西南面的出口,這里的走廊比較狹窄,走躍幾十米左拐就能見到中央的棺槨...風華回憶著。
味道還挺臭...
他不禁捂住鼻子,一股股惡臭撲面而來。
他原本鼻子就比別人靈敏。
如今卻成為劣勢...
風華點燃火把,發現地上有一堆堆黑耗子密集在“驢肉火燒”附近。
張驢子還是舍得下本錢,居然在驢肉中下毒...
他趴下檢查最近一只黑耗子尸體。
果然是碩鼠,體積不亞于一只成年花貍貓,尖牙利齒,雙眼泛紅,看來是長期吃人肉的結果...可是,為什么能長這么大呢?...風華犯疑道。
在這個平行世界,尋常生物大致于實際相同。
耗子就是耗子體積,不會無緣無故長得像貓。
或許是墓內有什么物質能進化體積...
風華腦海中至少有三種物質有這個功效,只是不確定是那種罷了。
“風大師,你放心驢肉里放了大量砒霜和迷汗藥,毒不死,它們也醒不過來。”張驢子說。
他們一行人乘坐木桶都下來了。
風華點頭:“跟著我,別亂走。”
劉胖子和劉二寶均手持武器,臉色凝重。
看來第一次下墓給他們的沖擊不小,現在依舊心有余悸。
他們行了大約十幾米,道路上除了昏死過去一大堆黑色碩鼠,就是散亂白骨,及散落的青銅器。
張驢子說:“我派人撈回來的都是墓口處的這些散碎青銅碎片,估摸是那些盜墓賊從里面撈的貨,可惜啊,沒一個完整的,我也是窮的沒辦法了,才要劉胖子將這些碎料,修修補補賺點小錢。”
不用說,那些倒霉的盜墓賊千辛萬苦跑到出墓口依舊被這些黑碩鼠給咬死,倒是便宜了張驢子這個老六...
“里面除了這些耗子還有什么鬼東西?”風華問。
“其實我也大不清楚,只感覺走到中央棺槨那邊全身涼颼颼的,又有耗子啃我褲腿,我心里一害怕就跟爹爹走丟了,其他真沒大注意。”劉二寶回答。
在接近拐彎處,風華看見右側有一處車馬坑,規模還不小。
車馬坑流行于商周至秦漢時期,包括車坑、馬坑、車馬合葬坑三種。
眼前車馬坑一般為長方形土坑豎穴,離中心棺槨也就十幾米距離。
陪葬用馬車和馬匹都是用木器模型替代,現早已腐爛的難以辨認。
其中也混雜不少青銅器碎片,想來馬踏飛燕也在其中,不過后來被出現的大量碩鼠給咬壞。
眾所周知,碩鼠是喜歡磨牙的,青銅器顯然為數不多的最佳選擇。
“都怪那些該死的碩鼠,毀了那么多好東西,否則,只要幾件,我后輩子吃喝不愁了。”張驢子氣的大罵道。
這點風華倒沒有反駁,馬踏飛燕這等青銅器流傳下來極少。
并非它原本數量就少,不過東漢墓穴實在多災多難,天災地震,人禍盜墓,有較好品相的珍品能流傳后世,已算是國寶了。
其實在漢代有些青銅器無非是日常擺件而已,并非真的是當時的珍寶。
劉胖子對值錢的玩意似乎有異于常人的執著,在車馬坑里用鏟子不停小心翼翼翻刨著,希望能找到一件完整的陪葬品。
風華并沒有催促他,反而發動“青銅瞳”不斷朝遠處中央棺槨方向掃視。
“風大師,不然我帶人先去棺槨那邊瞧瞧?”張驢子有點急不可耐了。
風華搖頭,表示拒絕道:“不急,那棺槨劉二寶他們去過,并沒有什么收獲,如果有,也早被其他盜墓賊撈走了,先順著這條道去最東面看看,我隱隱約約覺得那邊有不妥。”
張驢子一聽也有道理。
誰叫人家有法術,他是寨主也攔不住...
“是仿制的長信宮燈,仿照的很不錯,不像是西漢早期工藝,更像是西漢后期工藝。”劉胖子大聲道。
長信宮燈被視為中華第一燈,曾在竇綰墓中出土過一盞。
傳聞長信宮燈由竇太后贈送給她心愛的孫兒中山靖王劉勝,劉勝妻子將長信宮燈視為珍稀寶物,死后也要將它埋藏于夫婦二人的墓中。
“可惜只有上半截完好,下半截二個部件被耗子啃壞了,真倒霉。”劉胖子擦拭趕緊,不滿嘀咕道。
淘寶就是如此,乍一看還行,仔細一看,還不如乍一看...
風華曾聽陳掌柜說過,完整無缺的青銅器,即便是后代仿照,價格也值千金。
這宮燈由六塊部件組成,其下部分宮女托盤部分是可以組裝拆卸清洗的,更為設計神奇的是,此燈不光是藝術品,具備照亮功能,還有凈化空氣功能的。
是漢代妥妥的高科技啊...
“這殘破的宮燈能值多少銀子?”張驢子眼饞道。
劉胖子鄙視望了他一眼:“五百兩,不能再多了。”
他是不是少加了零頭...風華心道。
隨后他將殘破宮燈塞進他身后麻袋中,動作流暢,不讓張驢子再有可乘之機。
風華也再次確定,這墓室是西漢后期的諸侯墓。
可墓主人到底又是何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