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一隅,可觀全貌。
——淺析紀錄片《航拍中國之云南》
在云霧繚繞的雪山頂峰處,漫無邊際的青綠草原上,外表凝滯內地悄然擠壓的明永冰川旁,逶迤雄壯的山脈中,都能領略云南獨特別致的風景。優雅紳士的金絲猴,上樹本領強的采茶人,辛苦勞作的收麥者讓宛如仙境的云南有了人間氣息。導演余樂全程利用航拍技術,展現山川俊美,幅員遼闊的同時增強了觀眾對自己民族,國家地理地貌的了解,在為大自然瑰麗景物折服的同時,增強了民族對己文化的自信和認同感,并以《航拍中國》為橋梁建立中國大國形象,增強文化軟實力的對外輸出。
《航拍中國之云南》創造了一種獨特的類似于旅程體驗的結構模式,它的結構在每一集都會依據地理位置以及主題接近的原則,將相近的拍攝對象并制成一個板塊兒,在每個板塊之間用三維地圖示意,引導明確的地理位置,讓觀眾有一個整體的空間概念。而本集的地點選在了云南。在三維地圖上介紹了拍攝航拍時的地點,在專業的解說詞和獨特的航拍方式,向觀眾展現了云南壯麗的風景,介紹云南的地理狀況,了解云南文化,增強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文化理解和認同,使民族更加團結而有凝聚力。在增強民族文化自信自強同時,又展露了物盡天華,地大物博的大國形象。
《航拍中國之云南》。它不同于其他紀錄片的拍攝方式,而是采用前所未有的航拍方式,航拍是一種上帝試點,在主觀鏡頭的既視感與觀眾的視點互相融合之下,創造出上帝視角,以主觀鏡頭相結合的獨特的觀影體驗,也是在這種特殊的航拍方式中,使其虛實結合,打破了平時所見到的云南景物,才使觀眾發出驚嘆,云南還可以拍的這么美!新穎的視角展露了云南不同尋常的美,在美倫美奐的秀麗山河的鏡頭中沖擊著人們的視覺感受。余樂導演還將鏡頭對準云南的人們的生活,辛勤、上樹技藝高超的采茶人,面露喜悅,汗流浹背地收麥者,熱鬧集市來往的人群中展現了生活氣息,《航拍中國》之云南,在云南美景與生活中展現了云南地理獨特的地域風情和辛勤勞作的人民,打造最美云南良好形象,吸引國內外游客來到云南以及中國旅游,帶動文化產業的發展。
《航拍中國之云南》運用三D動畫和特技合成技術,將航拍的內容清晰的呈現在銀幕上。隨著三維地圖的引導,條理清晰,目的精準的講述地理環境和地理特征在形成一個整體的空間概念的同時產生一定的暇想和期待。使觀影效果達到極致,《航拍中國》之云南中用動畫模擬呈現立體地圖,十分直觀地呈現了云南各地區的地理地貌,而以紀實性為本質的紀錄片,這種三D動畫與紀實性使紀錄片虛實相融。在寫實與寫意中,借三維動畫用藝術化的方式呈現了紀錄片的真實化,這種科技手段的運用讓人對科技產生嘆服之感,在驚奇之余又思索科學技術還能帶來怎樣的視覺效果,使只引發人們對科技的好奇,為成為科學技術人員埋下了一顆夢想的種子。
紀錄片是一種視聽結合的藝術,在傳播過程中要充分的考慮其線性傳播規律,因此解說詞的語言要通俗易懂,又要引人入勝,編導善于運用方位詞,讓觀眾置身于明確的地理空間。產生極強的代入感,體驗感,如身臨其境,而在本集中,解說詞的特色鮮明,他運用大量的比喻,擬人,例如優雅,紳士的金絲猴,使靜態景物有了動態生命,在使萬物生長,充滿靈氣之時,又使觀眾在尋常所見的事物妙趣橫生。賦予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向觀眾展現了文字藝術修辭之美。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勝,實現了宏大主題和藝術表達。
《航拍中國之云南》在宏觀角度展現了對華夏大地之美的無盡贊美,又有微觀角度對地域民族,宗教,歷史,地理,自然保護的探析解密,讓人從橫向與縱向兩種角度,深刻領略天地之美,人文之韻,同時對內又增強了民族對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信,對外建立起地大物博,山川秀美,人民幸福的文化大國形象,提高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文化對外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