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普通案件
- 異案調解:我當律師那些年
- 水上彈冰
- 2138字
- 2023-11-29 22:18:58
“潘首長,我這是在現實世界還是在精神世界?”
徐敬業(yè)看著潘志伸過來的手,卻遲遲沒有握過去。
他想起了自己和章一天從D市民鑫醫(yī)院的一個地下室逃了出來后,調解的最后一個異案是【紅衣女孩案】。
在【紅衣女孩】案中,徐敬業(yè)清楚記得,任可可明明是被她的家人活埋了,可周正警官卻告訴他,任可可只是一個昏迷的病人,徐敬業(yè)所看到的一切都只是任可可的夢境。
也就是從【紅衣女孩案】后,徐敬業(yè)才被周正帶到了【異案調查部】。
“徐律師,我們懷疑任可可小女孩是你用強大的精神力喚醒了她,你報案所說的她在棺材里,我們已經確認只是她的夢境,可是你清楚地描述了她的夢境,所以......”
周正的話,徐敬業(yè)還清楚記得。
徐敬業(yè)也記得,周正把他帶到【異案調查部】后,有人給他做了精神力測定,之后,他又回到了從前的生活,似乎一切都在重復。
“徐律師,剛才不是說了嗎,你要把你創(chuàng)造的世界毀掉,你才能安全的醒來,只是在這之前,我們【異案調查部】調查的異案,需要你以徐敬業(yè)的身份前去調解,你愿意嗎?。”
潘志見徐敬業(yè)神色迷茫,再次提醒著他。
徐敬業(yè)腦海中卻閃過民鑫醫(yī)院地下室昏迷的三個病人----程尋、章一天、方芳。
“你看,章首長不是被你喚醒了嗎?”
潘志看徐敬業(yè)還在遲疑,伸手指了指一旁病床上的章不凡。
“我是程尋,我是昏迷了三年的病人,我要醒來,加入【異案調查部】幫他們調解異案,我才能安全醒來!”
徐敬業(yè)終于認清了現實。
“潘首長,我愿意加入【異案調查部】。”
徐敬業(yè)伸手握住了潘志的手。
“陸警官!”
潘志見徐敬業(yè)同意,收回手,向門外喊了一聲。
“到!”
隨著一聲清脆有力的聲音,一個清冷的女警官走了進來。
“她叫陸艷敏,以后是你的直接上司。”
潘志向徐敬業(yè)介紹道。
“不應該是周正嗎?”
徐敬業(yè)打量著渾身散發(fā)著冰冷氣息的陸艷敏。
只見她穿著一身正裝,面若含冰,犀利的目光像是要凝出冰來。
“陸警官,介紹案情吧!”
“是!首長!”
陸艷敏立正敬了一個軍禮,開始講述了案情。
徐敬業(yè)以為應該又是和死人有關的案件,可卻沒想到這只是一件普通的“互毆”案件。
案情很簡單。
2049年5月初,在川蜀一高鐵列車上,一女旅客楊某某一家?guī)е齻€兒童,因為三個兒童在坐位上玩游戲腳跌到前排座位,引起了前排一位王女士的不滿,進而發(fā)生互罵爭吵。
二人的激烈爭吵引來了聞訊而來的列車長的制止,在這過程中,二人還在爭吵,楊某某怒甩王女士一耳光,王女士不甘示弱,回甩了楊某某二耳光,此時,列車上一身材高大的男人過來仗義執(zhí)言了一番,責備了楊某某,爭吵結束。
本來下了火車這件事算是結束了,但是王女士可能是覺得委屈,選擇了網絡曝光。
事情發(fā)酵開了,楊某某一家也刷到了,在威脅王女士刪除視頻未果后選擇了在她當地報警,王女士也選擇了在川蜀當地報警并在當地警方處做了筆錄。
王女士的筆錄持續(xù)了七個多小時,王女士明確表示:不接受和解,不需要賠償,只希望打人者受到應有的懲罰。
次日,王女士再次到當地警方處接受調查詢問,當她再次當著警方的面表示不接受和解也不需要賠償之后,警方依法對楊某某做出行政處罰,罰款500元;王女士同樣被處于行政處罰,罰款200元。
之后,王女士在網絡上發(fā)文,稱目前她已經提出了行政復議。
她認為“仗著人多最先惡意打人者,如果哭一哭道歉就能和解的話,那以后誰打一巴掌都可以哭哭和解沒啥后果”。
陸艷敏介紹完案情,把手上的資料一份給了潘志。一份給了徐敬業(yè)。
潘志翻了一下資料,抬頭望向徐敬業(yè)道:“徐律師,這個案件你去調解如何?”
徐敬業(yè)沒急著回答,而是翻看了手上的資料。從資料上看,此案雖是小案,但卻引發(fā)了大面積輿情。
“這要怎么調解?”徐敬業(yè)限入了為難,如果只是調解王女士和楊某某的矛盾,徐敬業(yè)相信這還不值得【異案調查部】出手。
“徐律師,這個案件雖然只是一件小案件,但持續(xù)在網絡上發(fā)酵,已經造成了人們對正義理解的混亂,我希望你能夠成功調解此案。”
潘志見徐敬業(yè)遲遲沒有回答,拍了拍手上的資料。
徐敬業(yè)眼睛從資料上移開,迎著潘志的目光道:“首長,現在才去調解,是不是遲了?
徐敬業(yè)理解的是:這個案件已經大面積擴散,網絡上輿情滔滔,反轉再反轉,甚至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持王女士,一派認為王女士也不是善茬,也有口不擇言,激怒對方,甚至有吼小孩的言行。
更有甚者,把對立方扣上了冒子。
資料上,有網友就列出了冒子幾條:
【支持并不斷支持王女士的人,歡迎對號入座:
1.善良卻被帶偏;
2.資料沒看明白就喜歡發(fā)表觀點;
3.不懂損償對等原則
4.極度維護自己皮毛權益,斤斤計較;
5.討厭孩子;
6.嚴重報復心理;
7.敲詐心理】
很顯然,這個小案件,現在無論怎樣調解,都難于消除影響,公信力和人們對正義的理解,都受到了絕大的挑戰(zhàn)。
王女士在網上曬出的《傳喚證》和《行政處罰決定書》也受到了網友的廣泛質疑,質疑為什么要傳喚七個多小時,質疑為什么是互毆。
潘志看著看著徐敬業(yè)翻看完手上的資料,才笑咪咪的說道:“徐律師,難道你忘了你的能力,如果這個案子從來就沒有發(fā)生呢?”
“首長,我也不可能每個人的精神世界都去一趟吧!”
徐敬業(yè)以為,潘志是想讓他走進別人的精神世界,消除這個案件。可是,這么多人,徐敬業(yè)覺得根本做不到,只要漏掉少數人,輿情照樣還會燃起。
潘志卻笑著說道:“徐律師,難道你忘了你是怎么讓章首長醒來的?你根本用不著每個人都去一趟。”
“首長,我懂了!我這就去處理!”
徐敬業(yè)站起身,敬了一個軍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