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尾聲章 在霧
- 漫步雨霧
- 林伯勞
- 1729字
- 2023-02-09 20:43:31
李亨正式即位后,調集朔方軍和河北等地的地方軍隊對叛軍加以對抗,局勢有所好轉。后來安祿山因為內訌被殺,本就喪失了兵氣力量的叛軍更加低迷,盡管后來發生了史思明招安又復叛的事件,但叛軍的勢力終究還是鎮壓了下來。
叛亂穩定后,李亨也派人迎回了李隆基,但剝奪了李隆基的一切威信和權力,終日只能呆在興慶宮郁郁寡歡,雖然他也動過尋回楊玉環遺骨的念頭,但終究也是被高力士勸住了。
李亨為了徹底消除李隆基所帶來的威脅,將高力士流放,讓陳玄禮回家養老,盡數解散李隆基的一切親信。盡管有些許不滿,但李隆基清楚自己是什么地位,也就不再聲張。
最終,在一片凄清冷寂中,年近耄耋的李隆基在興慶宮中去世,廟號為玄宗。
得知這一消息的李亨沒有說什么,只是輕輕地嘆了幾口氣,他的身體也已經到了崩潰邊緣,在囑托好后事之后,便也安然離世,廟號為肅宗。
在李隆基去世的第二年,這場動亂才徹底平定。
恰逢春天,長安城里的人們逐漸熙熙攘攘起來,畢竟叛亂剛平定不久,人們的正常生活多少還是會受些影響,但重建工作正在持續著,也不怕日后的苦難。
在這樣春風徐徐、桃花陣陣的氣息中,一個中年男子走進了長安城。他之前一直和妻子在外避難,直到前不久叛亂徹底平定他才回到長安。雖然離開長安很久,但他還是對長安里的一切事物都十分熟悉,他在大街上隨意走動著,順便買些米回家。
恍惚間,他似乎走到了一個不太認識的地方,這里十分幽靜,許多新長出來的雜草添了幾分綠意,整體的風光有一股無法言說的美好。他有些發怔,細細欣賞著這一切。
“老朽的處所,讓公子見笑了。”
背后的聲音讓他驚覺,隨后看到了一個白發布衣的老者,老者的左手還拿著一個鏟子,像是鋤草用的。
“老先生見諒,是在下莽撞了。”他作揖道。
“無妨,來些活人,倒也讓這里有些生氣。”老人招呼他坐下。
“活人?”
他有些奇怪,這時才發現這里遍地都是墳堆,原來這里是一個陵園。
“害怕了么?”老人問道。
“不敢,在下連死都不怕,對這里只有敬畏。”他說道,“在下杜甫,表字子美,敢問老先生名號是……”
“名號?”老人似乎很不屑,“只是一個俗世稱謂罷了,沒什么可說的。”
面前的老人有些奇怪,但也透出一股神秘的智慧感,這倒讓杜甫有些好奇。
“既然老先生不愿自說名號,那可否告知在下,老先生為何住在這陵園之中呢?”
“為何?沒有那么多為何。”老人擺擺手說道,“這座陵園名為雨霧陵,埋葬著我的親人和……我也不知道和我關系是什么的人,或許這算是我住在這里的理由吧。”
“受教,老先生如此年歲,也必然是經歷了許多吧。”
“這個么……”
老人的眼神有些迷離,他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杜甫似乎發覺自己問得有些刁鉆,連忙準備道歉,但老人只是眨了眨眼,頭稍微低了些。
“我這一輩子,只是在下著雨的大霧里漫步罷了。”
這樣的回答倒讓杜甫有些驚訝,他沒想到老人能說出如此富有隱喻的話。
從老人的話和神情來看,他似乎對自己的一生感到迷茫,他的一生一直都在追尋一個虛無縹緲的東西,潦草且雜亂,任何事都毫無章法,所有的災難都瞬間降臨,以至于……
像是在雨霧里毫無目的地漫步一樣。
日漸西斜,略帶紅色的微光灑在他們的臉上,杜甫知道,自己該回去了。
“晚輩先行告退,擇日再來拜訪老先生。”杜甫作揖道。
“無妨,何時來都一樣。”老人招招手說道。
說罷,杜甫拜了再拜便起身離開。
往后幾天,雖然工作繁忙,但杜甫還是記得去拜訪老人這件事。終于,在忙完公務后,他找到了一天空閑,特地買了些適合老人的物品前去雨霧陵。
但雨霧陵里卻空無一人。
杜甫有些頹然,估計是老人出去了,但他不知道老人會跑到哪里去。等待無果后,他也只好先放下東西自行離開。往后好幾天,杜甫一直去拜訪雨霧陵,卻仍然沒有找到老人。
杜甫坐在雨霧陵里,若有所思。
也許老人出了趟遠門吧,也許恰好自己來得時候他都不在。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隨后站起身,對著雨霧陵長長一拜,便悄然離去。
老人到底去哪里了呢?
誰也不知道,他的名號也無人知曉。
雨霧陵一天天荒蕪起來,但也愈發春意盎然,不幾個月,雨霧陵就完全淹沒在草叢中,如若不仔細看也察覺不到那里有什么。
也許,沒人會知道那里曾經發生過什么。
也許,老人曾經的經歷已經成為了傳說。
也許……
白發的老者,早就把自己放在了雨霧陵里。
永遠的、恒久的,消失在名為歷史的塵土之中。
無盡的力量,終究不留一絲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