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抵住眼前的誘惑,才有光明的未來

俄國著名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德行告訴人們:只有抗拒誘惑,你才有更多的機會做出高尚的行為來”。

對于年輕干部而言,你只有抵得住眼前的誘惑,才能有光明的未來;否則,就會沉淪墮落,未來暗淡無光。

(一)誘惑如陷阱,會把人毀滅

誘惑是什么?誘惑就是陷阱,會把人毀滅。它看似活色生香、甘甜如蜜,實則殺機密布、陷阱重重,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

有一群猩猩特別愛好喝酒,喜歡穿木屐學人走路。獵人掌握了這個習性之后,就在樹林間擺上了美酒和木屐,“恭候”猩猩。猩猩見了,互相告誡說,這是引誘我們,不要上當。后來,它們想了想,說,少嘗點,別多喝。但一試其味,就一發不可收。最后酩酊大醉,全被獵人抓獲了。

這個寓言故事值得年輕干部深思。現實生活中這種寓言故事經常以不同的版本上演。

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原副所長、區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原副主任黃華國,就掉進了誘惑的陷阱里。

黃華國1985年出生,是個“80后”。2013年4月,他作為食品化驗的學科帶頭人,被引進原洞頭縣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工作。

黃華國到了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短短3年多時間,便被提任為洞頭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副所長,并當選第八屆區政協委員。

眼看他掌握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和儀器設備采購的話語權,一些別有用心的管理服務對象和供應商們很快圍了上來。

“2016年底,在為溫州某食品公司檢測蝦皮原料樣品過程中,該公司老板葉某某為了盡快獲得樣品檢測結果,送給黃華國若干水產品:‘快過年了,送點小禮品給你意思一下。’這是第一次,此時的黃華國心想‘這也不是特別貴重的東西,應當不礙事的’,稍微推脫一下就收下了。

“此后在一次單位儀器設備采購事項結束后,成功獲得采購權的上海某公司供應商,偷偷將2000元錢塞給黃華國作為‘回報’。第一次拿到這筆錢,黃華國止不住地心慌,不斷在心里為自己辯解:‘這只是點小錢,廠家又在上海,應該不會有人查到。’在這樣的自我催眠下,第二次當對方再給4500元時,他心安理得地收下了。”《浙江一“85后”落馬干部懺悔:年輕人要學會說“不”》,中國青年網2021年4月17日。

鐵窗內黃華國懊悔不已:“以前我很喜歡聽音樂,但是到這里后,卻再也不敢聽了,害怕勾起過往的回憶。人失去自由以后,家人、孩子一刻都不敢想,一想起來,心里會特別疼,老婆寄過來的信和照片我都不敢看第二遍……”《浙江一“85后”落馬干部懺悔:年輕人要學會說“不”》,中國青年網2021年4月17日。

在跟記者的對話中,黃華國反省說:“誘惑擺在自己面前,自己沒有抗拒。”

黃華國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了代價,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他懺悔說:“我自己做的事情,應當受懲罰,沒什么好說的,也是個教訓。出去以后,我會在適當的時候跟孩子講老爸曾經在什么地方上過班,后來因為什么事情坐牢了,至少會讓他們人生路上少犯一些錯誤吧,不會像我一樣稀里糊涂就過來了。”《浙江一“85后”落馬干部懺悔:年輕人要學會說“不”》,中國青年網2021年4月17日。

一個原本很有發展前途的“80后”,毀于誘惑之手。教訓深刻,年輕干部當引以為戒。要清楚,不要奢望天上掉餡餅,說不準落下的,就是致命的磚頭。

(二)誘惑是糖彈,擊中必倒下

糖彈,就是用糖衣裹著的炮彈。一般比喻經過巧妙偽裝而使人心甘情愿接受的方法。換句話說,就是利用腐蝕、拉攏、誘惑等手段引誘他人上鉤。

縱觀那些落馬的干部,不管是“大老虎”,還是“小蒼蠅”,他們絕大多數都是被“糖衣炮彈”所擊中的。

遼寧省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李文喜是2021年落馬的“首虎”。李文喜長期在遼寧公安系統任職,曾任遼寧省公安廳廳長近九年,到齡后退居二線專任省政協副主席。

李文喜就是被糖衣裹著的炮彈所擊中的。經查,李文喜“違背組織原則,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為他人謀取利益;既想當官又想發財,違規從事營利活動,獲取巨額礦產收益;執法犯法,利用執法司法權謀取私利,與不法商人大搞權錢交易,肆無忌憚聚錢斂財;利用職務便利在企業經營等方面為他人謀利,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遼寧省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李文喜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2021年7月27日。

公安部原黨委委員、副部長孫力軍,也是倒在了“糖衣炮彈”之下。他利用職務之便,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

2022年1月15日,電視專題片《零容忍》第一集《不負十四億》開播,孫力軍政治團伙案成為專題片第一案。作為孫力軍政治團伙關鍵人物的江蘇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王立科出鏡懺悔。

王立科在遼寧省公安系統任職期間,結識了孫力軍,第一次行賄金額就達100萬元,由此成為孫力軍的“自己人”。王立科收受賄賂數億元,其中向孫力軍行賄就高達9000多萬元。

等待他們的,是法律的嚴懲。

2021年12月29日,王立科涉嫌受賄罪、行賄罪、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偽造身份證件罪被提起公訴。“對不起這身警服,對不起黨組織,也對不起人民。”王立科懺悔說。

1949年3月5日,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的報告中指出:“可能有這樣一些共產黨人,他們是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稱號;但是經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我們必須預防這種情況。”《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頁。

這是告誡領導干部,尤其是年輕干部要抵住誘惑,清正廉潔,守住守牢拒腐防變的防線。

(三)面對誘惑時,堅決斷舍離

一個人如果面對誘惑不懂得放棄,即便他曾經為社會做過貢獻,取得過成就,也會一“誘”毀其所有。

2012年1月6日,重慶市公安局禁毒總隊原副總隊長羅力被核準執行死刑。

羅力曾經是警界赫赫有名的“緝毒先鋒”,曾立功30余次,還獲得過“五一勞動獎章”,是警界的“業務精英”,人稱“毒犯克星”。但是,他終因抵不住誘惑,違犯了黨紀國法,為譚力仁、敖興滿等毒梟提供情報,充當毒梟的保護傘而走向滅亡。

“1998年,當時還是緝毒民警的羅力在娛樂場所認識了熬興滿、譚力仁等人。敖興滿以為羅力提供毒販線索為由,使盡渾身解數將他一步步‘拉下水’。羅力在極盡奢靡的生活下逐步墮落、腐化,為毒梟撐起了‘保護傘’,致使敖興滿、譚力仁等人多次逃脫法律的制裁。”《重慶原禁毒總隊副總隊長羅力伏法 案件詳情披露》,《重慶晨報》2012年1月19日。

很顯然,羅力沒有抵得住誘惑,被大毒梟敖興滿拉下了水。

法國啟蒙運動時期的思想家孟德斯鳩說過:“不要試圖同誘惑爭辯,躲開它,躲得遠遠的。面對誘惑動不動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了誘惑而動搖自己的良心。”這就是說,面對誘惑,內心不要糾結,能躲多遠躲多遠,絕不能為了誘惑而動搖自己的良心、信念。

(四)眼里識得破,肚里忍得過

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在其所著的《醒世恒言》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姓薛的官員生病了。在高燒昏迷中,他夢見自己化為一條鯉魚,躍入湖中。他入湖之際,恰逢漁夫垂釣。薛官員心里明白,餌中有鉤,吞之必禍,但他卻耐不住餌香撲鼻。于是,張口吞之,最終被漁夫釣去。

馮夢龍點評曰:“眼里識得破,肚里忍不過。”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縱觀那些落馬的領導干部,其情形有的與馮夢龍筆下的薛姓官員真是異曲同工。

對貪污受賄的弊端,他們不能說不知道;對違犯黨紀國法的害處,他們不能說不清楚。但知道了、清楚了為什么還要去貪污受賄?為什么還敢去違法違紀?這就是馮夢龍所講的:“眼里識得破,肚里忍不過。”

“肚里”如果“忍不過”,即使“眼里識得破”又有什么用?關鍵是面對誘惑,眼里識得破,肚里還得忍得過。

話說得容易,要能“忍得過”的確不容易。面對唾手可得的金錢,面對貌若天仙的美女,面對各種美味佳肴,如何才能眼里識得破、肚里也能忍得過呢?

筆者覺得,想一想廉潔從政的“大道理”有用,但也可以算一算抵不住誘惑的“成本賬”。古往今來,有許多因為會算賬而遠離誘惑的官員。戰國時魯國的國相公儀休,就是這樣一位官員。《韓非子·外儲說右下》記載過他的算賬故事:

公儀休喜歡吃魚,于是,魯國的人爭先恐后買魚送給他。但是,公儀休卻從來不接受任何人的饋贈。

他弟弟奇怪地問:“您喜歡吃魚,為什么人家給您送魚您卻不接受呢?”

公儀休回答說:“正因為我喜歡吃魚,我才不接受。我如果接受了別人送的魚,就要看別人的臉色行事。看別人的臉色行事,將會徇私舞弊,貪贓枉法。徇私舞弊,貪贓枉法,相位就會被罷免。相位被罷免,他們就不會再給我送魚,我也不能再有俸祿買到魚。如果我不接受別人送的魚,我就不會被免職,即使我愛吃魚,我也能用俸祿買魚吃。”

大家看看,公儀休是不是很會算“成本賬”。盡管算“成本賬”的方法是一種老生常談,但老生常談還得談,因為這個方法確實管用、有效。

筆者認為,年輕干部遇到“誘餌”的時候,不妨算一算以下幾筆賬。

算一算政治賬。一個人在政治上成長起來,成為執政骨干、政治精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需要黨組織的培養教育,也需要自身的不懈努力、追求,還需要家庭的鼎力支持。要是遇到“誘餌”,一旦肚里忍不過,逾越了底線,被繩之以法,政治生命就完結了,政治前途也毀滅了。這帶來的不僅是組織上的損失,更是自身、家庭的損失。

算一算經濟賬。實事求是地講,年輕干部在體制內,物質生活要比一般老百姓穩定得多、滋潤得多。但是,如果貪贓枉法了,原有的一切都將付之東流。

明朝皇帝朱元璋,每逢啟用新官,都要給新官上課,講“守井理論”。朱元璋語重心長地告訴他的臣子:“老老實實地守著自己的俸祿過日子,就像是守著井底之泉。井雖然不滿,可卻能每天汲水,長久不斷。如果四處搜刮民財,鬧得民怨沸騰,你就是手段再高明,也難免東窗事發。而一旦事發,你就要受牢獄之苦,判決之后,再送去服勞役。這時候,你得到的那些贓款在哪呢?也許在千里之外你妻子兒女手中,也許根本就沒有了。不管怎么說,這些錢反正不在你手里,而在他人手中。這時候,你想用錢,能拿到手嗎?你都家破人亡了,贓物都成別人的了,那些不干凈的錢還有什么用呢?”

這段故事被收在朱元璋《大誥· 論官之任第五》中,吳思先生在《潛規則——中國歷史中的真實游戲》一書中引述了這個故事。筆者在這里不敢掠人之美。

平心而論,與一般人相比,領導干部的生活物質待遇是不薄的。這種不薄的生活待遇,是許多百姓望塵莫及的。但如果因貪污受賄而落馬,不僅非法所得會被沒收,原有的不薄的生活待遇也將失去。與其提心吊膽地揮霍腐敗所得,不如心安理得地享用合法報酬。

算一算自由賬。有自由,才有生命的精彩,生命也才有意義。自由的可貴,只有失去自由的人才能真正體悟、真正徹悟。大家再看一看江蘇省徐州市建設局原局長靖大榮懺悔書中的一段話:

“失去自由是人生最大的痛苦,渴望自由的感覺只有失去自由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在這里,看不到日出日落,天是方的,地是方的。看到的只是高墻鐵網和荷槍實彈的武警,以及偶爾在鐵窗外飛過的小鳥和幾朵白云。我渴望自由,甚至盼望檢察機關來提審我,盼望紀委的同志來跟我談心,得以暫時脫離囚室的恐懼和郁悶,享受一下短暫的新鮮空氣。在這里,我最深切地體會到,沒有自由,人就失去了生命的精彩,就是失去了一切。”

算一算親情賬。領導干部一旦腐敗落馬,直接受到牽連的就是自己的配偶、父母和子女。有人說,這叫“一人落馬,全家遭殃”。事實也的確如此。他們的精神會受到沉重的打擊,有的甚至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安徽亳州市委原書記、宿州市原副市長李興民對媒體記者說:“我被‘雙規’之后,我的家屬也被組織上找來談話,我的兩個孩子像孤苦伶仃的小鳥在尋找著父親!我的頭腦爆炸了,心碎了。我工作了30多年,可我最終給孩子留下了什么?我要那么多錢做什么?”

靖大榮、李興民到這時候才終于想明白了,不糊涂了。但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盡管靖大榮、李興民的悲劇已經發生,后悔為時已晚,但他們的仕途悲劇、人生悲劇卻給其他領導干部敲響了警鐘。年輕干部遇到誘餌,肚里忍不過之時,要靜下心來給自己算算賬。

人有趨利避害的本能,經濟學上講“在約束條件下爭取利益最大化”。什么是利,什么是害,一算賬自然就會明白。

人應該在約束條件下爭取利益最大化,而不能為所欲為。為所欲為,即使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益,最后也終究會失去。要知道,“合法收入+貪污所得=零”。

年輕干部要學會算大賬,算長遠的賬,別只算小賬,只算眼前的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阳县| 天门市| 怀柔区| 广东省| 招远市| 建阳市| 清新县| 大渡口区| 边坝县| 通城县| 九台市| 如东县| 金湖县| 出国| 陕西省| 宜宾市| 上饶市| 五莲县| 交城县| 林芝县| 丹东市| 武宣县| 长沙市| 贡山| 招远市| 荔波县| 绥化市| 建宁县| 桂林市| 微博| 宁阳县| 百色市| 通江县| 中西区| 太谷县| 冀州市| 双柏县| 阳曲县| 区。| 来宾市| 望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