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夜行人
- 穿越壽王李琩:我的對手是皇帝
- 丑相公
- 2063字
- 2022-11-27 21:36:17
中午,放了學,他剛從女生班指點完出來,便見學院的職員在門口等著他,說賀知章叫他到前院一起吃飯。
李琩只好讓玉環跟著女生們在食堂用餐,自己到前院去找賀知章。
食堂的伙食不錯,雖然比不得賢王府,但李琩和玉環對吃食并不挑剔,反而很喜歡食堂的氛圍,因此,他倆常常一起在學院吃飯。
李琩走到中門,讓守門的人打開門,來到外院,沒想到賀知章竟在門口等他。
“有勞老師久候,您在小餐廳等我即可,何必在此勞累?”
李琩疑惑,但心里估摸著可能跟安祿山的案子有關。
他雖然不知道李林甫用什么手段,但他知道李林甫很有手段。
常常于不經意間就把對手打壓了。
“無妨,我現在也坐不住。賢王跟我來!”
兩人一起來到外院小餐廳。
張徹、王維也正在門口等著,兩人臉上也是一片著急。
來到餐廳里面,王維將服務的人員喊到了外邊,親自在門口守著。
“老師,不知何事,如此著急?”
“賢王殿下,張相公被陛下罷黜了中書令的職務。”
“哦,因何罷相?”
李琩記得,歷史上張九齡是在開元二十四年十一月,在李隆基帶著朝廷回到長安后,因為替嚴挺之說好話,讓李隆基誤以為張九齡、裴耀卿、嚴挺之等人結黨,才被罷的相,現在怎么提前了半年。
“犯顏直諫,欲將安祿山斬首,明正軍法,惹惱了陛下。”
怎么會這么頭鐵,和李隆基對著干?歷史上李隆基說不殺,張九齡就同意了呀?
難不成是李林甫使壞了?
“那安祿山罪將之身,斬首為應有之意,何以罪及張相公?”
“陛下不能說通張相公,便用明升暗降之策,晉張相公為尚書左丞相(從二品、非丞相,虛職無權),但卻罷免了中書令(宰相)之職,以李林甫代之。”
“那安祿山殺是沒殺?”
“沒殺,陛下說,張相公以功升從二品,安祿山以功抵過,降職釋放。”
李琩郁悶了,這李隆基寧可換宰相,也不殺安祿山,咋想的?
倒是讓李林甫撿了一個大便宜。提前當了首相。
“那老師找我來,是為了……?”
李琩雖然郁悶,但也并沒有過于憤懣,實在不行,晚上就去把他刺殺了。
他倒是好奇賀知章幾人叫他來,是為了哪般?
“王爺,能不能勸諫一下陛下,張相公也是一片公心,他與安祿山無仇無怨,絕無私心,怎能因此罷相?”
其實李琩倒覺得,這個結局挺好,張九齡提前出局,裴耀卿也就不會受他連累被罷相,這樣也能多制約李林甫一段時間。
而且,他早早的被罷了相,就不會因嚴挺之救前妻老公王元琰,進入結黨案,說不定也能躲開周子諒案,避免被貶為荊州長史,也能多活幾年。
“張徹懇求王爺施以援手,張家上下感恩不盡。”
張徹跪地請求。
“唉,張助教請起,本王若能幫上,必不推辭。”
李琩把張徹拉起來道。
“王爺,陛下眾子,獨寵您為最,請王爺勸陛下收回成命。”
李琩,看著張徹,感覺和他老爹一樣,端方有余,應變不足。
“張徹,我以賢王的名義問你,是張公讓你求我,還是你私自求我?”
“這有何不同?”賀知章插言。
“老師,大有不同。且請聽我道來。”
“首先,張相公此次犯顏直諫,求的是正法,求的是道義,求的是清名。若是他自己,怎么會找我說情?”
古代,名留青史比高官厚祿還吸引人。
“其二,自姚崇、宋璟……張說一脈而下,首相任期都不過四年左右,是何緣由?相權過久,勢大而制皇權,不會因忠直而有改。那么,以直諫而罷相權好,還是以謀私、結黨等罪而罷好?張公當有所慮也。”
“其三,張公雖罷相權,卻得尚書左丞相之職,得以安享晚年,不給子孫招禍,未必不是好事啊!”
賀知章、張徹一時愣了,他們在早朝結束后,一起去見了張九齡,被張九齡勸回了學院,讓他們不要多管,卻不曾想還有這么多道道。
聽了李琩的分析,反倒不知該說什么了。
這話,晚上張徹回家說給張九齡聽,張九齡聽后卻嚴禁他再提。
但卻感嘆:“賢王睿智也!”
……
李琩整整一個下午,上課都在走神,想的就是怎么弄死安祿山,后邊干脆布置作業,讓學生們自己寫作業。
自己回到學院辦公室,好好謀劃一番。
又覺得李林甫太不靠譜,竟然沒弄死安祿山。
思前想后,最終還是決定晚上去刺殺安祿山。
不然心里氣不順。
明知將是一個造反頭子,不殺留著過年嗎?
雖然殺了也不能杜絕安史之亂爆發,畢竟造反的背后,是河北的門閥士族支持的,沒了安祿山,還有其他人。
但先殺一個出出氣也好,誰讓他在歷史上和玉環傳出了祿山之爪的桃色緋聞。
他分析了一番,安祿山在洛陽并無府邸,被放出來后,為了避嫌,八成會住在官驛。
洛陽官驛離紫微宮不遠,那也就離他的住所不遠。
況且他一個親王,明面上與安祿山無冤無仇,無人會懷疑他。
至于會讓張九齡背黑鍋什么的,他也不在意,反正只要官府查不到證據,就對張九齡一個閑散官員沒有大的影響。
……
夜黑風高殺人夜,李琩的夜視能力正好起作用。
四月下旬的天氣已經很熱了,李琩小心的爬起來,幸好他昨晚把玉環折騰的筋疲力盡,連外間的侍女們也煎熬了好久,很晚一個個才睡。完全感覺不到他起床了。
先將臥室外間的燭火熄滅,再將睡著的守夜侍女們一個個敲暈,才出了臥室。
看著高聳的院墻,他不知道李嶼昨天是怎么跑出來的,但感覺這丈高的院墻,一般人很難翻的過去。
好在現在他的力氣又有了很大增長,單臂都有三百多斤的力量了,單腿估計起碼有五百多斤的力量。
他來到院墻底下,沒聽到院墻外有巡邏的腳步聲。
便一個縱跳,輕松的上了墻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