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為什么學好數學對洞察商業本質很重要

數學是用來描述萬物本質的語言

一個創業者、管理者或者企業家,為什么要學習數學?

因為數學是用來描述萬物本質的語言。只有從數學上理解了一件事情,你才真正從本質上理解了這件事情。

所有的語言都是連接器。文字語言是用來連接寫作者和閱讀者的,聲音語言是用來連接說話者和接收者的,音樂語言是用來連接演奏者和聆聽者的,設計語言是用來連接創作者和欣賞者的,計算機語言是用來連接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

數學語言呢?它是用來連接現象和本質的。

基礎成功率

創業時,我們經常說“天道酬勤”“堅持就是勝利”“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失敗,就是半途而廢”。

愛迪生試驗了1600多種耐熱發光材料,終于發明了白熾燈。彼得·韋斯特貝卡(Peter Vesterbacka)研發了50多款游戲,屢敗屢戰,最終創造了《憤怒的小鳥》。王興歷經9次創業失敗,最終做出了美團。

你看,只要堅持不懈,只要不放棄,努力終將獲得回報,我們終將走向成功。

真的是這樣嗎?怎么聽上去這么像“雞湯”?但是,這些現象又真實存在。我們真的可以用這些“雞湯”來指導創業嗎?

這時,我們要借助數學語言來理解這些現象背后的本質。

首先,你要理解一個非常重要也非常基礎的概念,叫“基礎成功率”。

基礎成功率是一個多因素變量。它受創業者個人能力的影響(如有沒有創過業、踩過坑、帶過團隊等),受所在行業特性的影響(如行業集中度、巨頭對產業鏈的掌控度,以及行業是否面臨巨大的技術變革等),受競爭性強弱的影響(如進入門檻高不高,退出門檻是否很低,進來后退不出去的人是否會“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地戰斗到剩最后一滴血等),受各種政策的影響(如是否符合國家戰略方向,地方是否有扶持政策,是否受到各種政策制約等),甚至受一些意外狀況的影響(如CTO突然離職去看世界了,下一輪融資泡湯了,數據庫被加班到絕望的程序員一怒之下刪了等)。

在這么多因素(甚至可能沒有一個主導因素)的影響之下,隨著創業活動的開展,基礎成功率或高或低地變化著,在0和100%之間移動。

基礎成功率不可能等于0。萬一你第一次買彩票,就中了1000萬元呢?萬一你隨手抓了一副牌,就“天和”了呢?雖然可能性極低,但不是完全沒有可能。這就是阿迪達斯所說的“沒有不可能”、李寧所說的“一切皆有可能”。

基礎成功率不可能等于100%。萬一有人突然發明了一項顛覆性技術呢?萬一像教培行業一樣突然就被治理了呢?雖然不容易遇到,但是“黑天鵝”一定在某個角落等待起飛。這時,很多企業會感嘆:“為什么我們做對了所有事情,依然錯失城池?”

用數學語言來表述,對創業企業來說,基礎成功率的取值范圍是:

0<基礎成功率<100%

那么,創業企業通常的基礎成功率是多少呢?

這就要看你怎么定義成功了。

每個創業者對成功的定義都不一樣,但是,商業界對企業的成功還是有基本共識的,那就是:永續經營。換句話說,就是一直活下去。活得越久,企業越成功。這就是我們向往和追求“百年企業”的原因。雖然我們不可能真正地“永續”,但應該活得盡量久。

可是,多久叫“久”呢?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大約為2.5年,生命周期超過5年的企業不到7%,能活過10年的企業僅有2%。[1]

你認為活多久叫成功?5年?那么中國企業的基礎成功率只有7%。10年?那么中國企業的基礎成功率只有2%。

當然,這是一個全國平均值。我知道,作為創業者,你可能很優秀,名校畢業,有大公司工作背景,甚至拿到了融資,所以,你的基礎成功率遠遠高于社會平均水平。好,我們假設你的基礎成功率是平均水平的10倍,也就是2%×10=20%。

20%,看上去仍然是一個不高的比例。怎么辦?

這時,我們要開始動用“堅持、不放棄”的品質了:失敗了,不放棄,堅持再來一次;還不行,那就再來一次。

這時,你要理解另一個也很重要但稍微有點難的概念,叫“整體成功率”。

整體成功率

你從5張牌中隨機抽1張,你抽中了“一等獎”——一部iPhone,直接拿回了家。請問,你抽中iPhone的基礎成功率是多少?是1/5,也就是20%。

如果你沒抽中,你說:“啊,沒抽中。不服氣,我再抽一次。”可以,我讓你抽第二次,還是從5張牌中隨機抽1張。請問,你第二次抽中iPhone的基礎成功率是多少?還是20%。這就是概率論里的“獨立事件”。你第二次抽中的基礎成功率不會因為第一次沒抽中而提高或者降低。

但是,你抽了兩次,在這兩次中,無論哪一次抽中,你都能把iPhone拿回家,都叫成功。如果把兩次嘗試中只要有一次成功就叫成功的概率稱為“整體成功率”,那么,請問你抽中iPhone的整體成功率是多少?

是20%+20%=40%嗎?

不是,是36%。

你可能很疑惑:“啊?為什么?”這涉及一點中學數學知識。我會盡我的努力,讓整本書里提及的數學概念你都能看懂。

抽兩次獎,會有三種可能性,如表1-1所示。

表1-1 抽兩次獎的三種可能性

在可能性1、可能性2這兩種情況下,你都可以把iPhone拿回家。總體來說,這都叫成功。只有可能性3這種情況,運氣實在不好,兩次都沒抽中,你才會悻悻而歸。

那么,只要算出可能性3的概率,排除掉它,剩下的不就是整體成功率嗎?

連續兩次沒中獎的概率是多少呢?

第一次中獎的概率是20%,沒中獎的概率是80%。第二次抽獎是獨立事件,沒中獎的概率還是80%。所以,連續兩次沒中獎的概率是80%×80%=64%。于是,兩次中至少有一次中獎(不管是第一次還是第二次)的整體成功率是:1-64%=36%。

你發現了嗎?只抽一次,你的“基礎成功率”是20%。抽兩次,你的“整體成功率”是36%。你的基礎成功率提高了。

那么,抽三次呢?

你運氣差到三次都不中的概率,是80%×80%×80%=51.2%。反過來,你的整體成功率就變成了:1-51.2%=48.8%。

抽獎的次數越多,你的整體成功率(至少有一次成功的概率)就越高,如表1-2所示。

表1-2 抽獎次數與基礎成功率、整體成功率

創業也是一樣。你堅持、不放棄的次數越多,你的整體成功率(至少有一次創業成功的概率)就越高。

當然,創業要比抽獎復雜。最復雜之處就在于,人是有學習能力的。第一次創業失敗的經驗能用于第二次創業,從而提高第二次創業的基礎成功率。如果第二次創業還是失敗了,積累的經驗還能用于第三次創業。所以,創業者的基礎成功率通常是不斷提高的。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失敗是成功之母”。

我們假設“失敗”這個母親每次都“生”出了額外的5%的基礎成功率,而某位創業者三次創業的基礎成功率為20%、25%、30%,那么,他的整體成功率是多少呢?如表1-3所示。

表1-3 創業者三次創業的基礎成功率與整體成功率

將表1-2和表1-3對照來看,你會發現,與抽獎相比,隨著堅持的次數增加,創業的整體成功率有了更大的提升。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說“創業需要賭性,但不是賭博”。

但是,不管是48.8%,還是58%,整體成功率都不算非常高。創業者可能會問:我希望“一定成功”,或者“幾乎一定成功”,到底要創業多少次呢?

首先,沒有絕對的“一定成功”。因為整體成功率和基礎成功率一樣,不可能等于100%,總有你控制不了的外部因素和意外情況。

你可以換一種問法:到底要創業多少次,才能讓我的整體成功率大于99%呢?

我們來算一下。

我們假設“失敗是成功之母”是真命題,也就是說,只要你能保持從失敗中學習,就能不斷提高基礎成功率。但是同時,我們也假設“失敗所能帶來的基礎成功率提升是有限的”,因為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可控的外部條件所決定的,所以,我們把基礎成功率的上限設定為50%。

于是,我們可以得出表1-4。只要你能“stay hungry”(求知若饑,即不斷學習,提高基礎成功率)、“stay foolish”(虛心若愚,即不斷嘗試,提高整體成功率),并且堅持、不放棄達到10次,你的整體成功率(至少成功一次)就提升到了99.44%。

表1-4 創業十次的基礎成功率與整體成功率

但是,如果你不學習呢?也就是第二次創業的基礎成功率和第一次創業一樣是20%,甚至此后無數次創業的基礎成功率永遠是20%呢?那你需要創業21次,才能因為運氣好而獲得99%的整體成功率。

認知的提升,幫助我們把獲得99%成功率的嘗試次數從21次減少到了10次。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說“人與人最大的差別就是認知”,也是為什么創業者一定要學習、學習、學習,要永不停止地學習。

創業成功公式

前文所述,可以歸納為一個公式,即:

整體成功率=100%-(100%-基礎成功率)嘗試次數

我們把這個公式叫作“創業成功公式”。

通過這個公式,你立刻就能理解怎么提高整體成功率。有兩個辦法:一是提高基礎成功率,二是增加嘗試次數。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說“正確的事情,重復做”。“正確的事情”就是能提高基礎成功率的事情,而“重復做”就是增加嘗試次數。

可是,即便這樣,我們還是無法100%獲得成功啊!

是啊,這個世界上沒有100%的成功率。就算你有了99%的整體成功率,依然有1%的可能會失敗。這時,古人會勸慰你“盡人事,聽天命”,成功企業家也會勸慰你“成功主要靠運氣”,比如馬化騰說“我創業初期70%靠運氣”,雷軍說“企業的成功85%來自運氣”,陳士駿也說“成功要90%的運氣加10%的努力”。

什么是“盡人事,聽天命”?

“盡人事”就是提高整體成功率,而“聽天命”就是等待成功的降臨。如果真的不幸落在了1%的失敗概率區間,怎么辦?那就坦然接受運氣之神沒有光臨的現實,再來一次,然后再來一次。

到這里,我提到了這些俗語、古話、“雞湯”、創業真經。

? 天道酬勤。

? 堅持就是勝利。

? 失敗是成功之母。

? 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失敗,就是半途而廢。

? 沒有不可能。

? 一切皆有可能。

? 為什么我做對了所有事情,依然錯失城池。

? 創業需要賭性,但不是賭博。

? 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 人與人最大的差別,就是認知。

? 正確的事情,重復做。

? 盡人事,聽天命。

? 我的成功,主要是靠運氣。

這些話都對,但都是“盲人摸象”:有人說大象是根柱子,有人說大象是面墻,有人說大象是一面芭蕉扇……吵得不可開交。其實,這頭叫作“本質”的大象,用數學語言來表述,就是那個簡單的“創業成功公式”。

上述的俗語、古話、“雞湯”、創業真經,都是這個公式的不同描述方式而已。

這就是數學的魅力,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說“數學是用來描述萬物本質的語言”“只有從數學上理解了一件事情,才真正從本質上理解了這件事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喇| 民权县| 中卫市| 海南省| 平顺县| 平度市| 那坡县| 宜兰市| 柳林县| 泰兴市| 富裕县| 扶余县| 绩溪县| 莒南县| 伊川县| 即墨市| 尼勒克县| 舒兰市| 焦作市| 莱芜市| 昂仁县| 樟树市| 洱源县| 恩施市| 客服| 靖江市| 隆德县| 克山县| 许昌市| 台南县| 丹江口市| 新营市| 衡水市| 长子县| 宁阳县| 滁州市| 高陵县| 获嘉县| 防城港市| 社会| 阿拉善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