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劫數》:太子朱標薨逝,允炆急救太醫

他第一次見到一個人的四周好像都發著光,

那束光點亮了他漫長寒冷的夜,

一時間,星辰閃耀,春暖花開。

五月十五,雖已過了立夏,天氣依然無一絲暖意,雨水淅淅瀝瀝已十日未停,著實叫人心煩。可李太醫遇上的事兒,何止讓人心煩,還能讓他的腦袋搬家。

“太子殿下已服您的藥多日,竟無一絲好轉,今日更是急轉直下。”東宮內侍王公公一字一句抑揚頓挫道,“李太醫,這要是有什么差池,你擔待得起嗎?”他冷冷地看著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老頭兒,像一只居高臨下的獵鷹。

“老……老……臣就算有……一百個腦袋……也不敢……拿太子殿下的性命……開玩笑!”李太醫汗如雨下,頭都不敢抬起來,“太子殿下寬懷仁厚……老天爺一定會保佑他的……”

“行了,行了,別說這些有的沒的。要真是出了事,皇上怪罪下來,你我都吃不了兜著走。你再去煮幾服藥來,今夜便留在宮中,等待差遣。”王公公也懶得再跟他多廢話便揚長而去。

“是,老臣這就去熬藥。”李太醫長吁一口氣,只等王公公走遠方才起身。

李太醫不知道的是這會兒比他更著急的還有另一群人。各方勢力如同強大的氣流已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在東宮頂上形成一片巨大的烏云,一時間遮天蔽日。

東宮——自古都是皇子皇孫夢寐以求的地方,住進來就代表你將是帝國的儲君。而在長孫[1]朱允炆的眼中,東宮更像是一座華麗的鳥籠。他的父親朱標做了足足三十年的太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雖然過著金絲雀的生活,卻每日不得不防籠外的射殺。幸運的是,朱標是一個真正豁達、仁愛的人。“你的父王是個好人,你也要像他那樣。”大家經常對他這么說。可是朱允炆還看見了做一個好人的累。沒有人知道當父親因為勸說皇上不要濫殺無辜而被責令的無奈,也沒有人能明白做太子三十年而被人漸漸疏遠的滋味。東宮的生活促使只有十五歲的朱允炆快速成長,少年蒼白的臉上顯露出超于同齡人的成熟。而他沒有想到,很快連父親的庇護也沒有了。

“允炆,允熥,允熞,允<火煕>,你們過來。”朱標殘喘著最后一口氣,招呼著他的四個兒子。

“父王……”兒子們走到床邊,痛哭流涕。

“我走后,允炆要擔當起大哥的責任,為弟弟們樹立榜樣。允炆你能做到嗎?”

朱允炆默默地點頭答應。

“我一生并無遺憾,只是放心不下你們幾個。你們還小,都是心地善良的孩子,斗不過別人的。記住父王的話,切莫卷入皇宮的爭斗,否則不是成王,就是敗寇……”朱標用盡全身的力氣抬起手摸了摸朱允炆的頭,“我死后,若是皇上要徹查下去,莫要怪罪無辜。我的死是命定的,與他人無關……”說完,朱標的手就垂下了。

“父王!父王!不要拋下我們!”四個兒子齊刷刷地跪在地上大哭,妃子、侍女、太監也都哭成一片。

父親走得很安詳,這是朱允炆最欣慰的地方。

養心殿內,朱元璋端坐于龍椅神色凝重,他知自己已日薄西山,本打算這幾日就將皇位傳于太子朱標,卻不料太子一病不起。而更令他深憂的是宮內近日來的流言蜚語:太子的病與二皇子秦王朱樉有所瓜葛。若太子真有什么閃失,秦王登基不僅難以服眾還有弒兄之嫌。所以,皇位繼承的難題又重新擺在了朱元璋的面前。太子朱標為嫡長子,于理是第一繼承人;他生性仁慈寬厚,從小拜名儒宋濂等為師,能體察黎民百姓之苦,于情也是理想的接班人。馬皇后生前不止一次在皇上的面前夸贊太子的孝順和仁德。雖然有時在朱元璋的眼中,太子的仁慈是一種懦弱的體現,與他的處世原則格格不入,但不代表他曾有廢儲之念。

“皇上,秦王已在外等候多時,可否宣他進殿?”總領太監杜安道。朱元璋擺擺手,示意他進來。

秦王朱樉性格隨他爹,嚴毅英武,屢建戰功;他身材不似太子那般身寬體胖,而如蒼樹般挺拔,因此頗受朱元璋的賞識。“兒臣見過父皇。”他大踏步走進來做了跪拜禮。

“此來是為何事?”

“兒臣此來是因有冤,請父皇明斷!”秦王又叩一頭,大聲道,“兒臣自知去年屢犯過錯,此次回京已做好了受罰的準備,要不是太子殿下為兒臣求情,現在恐怕已身在詔獄。我心中感激還來不及,怎會加害皇兄?卻不知是何等小人,污蔑兒臣,其心可誅!”

朱元璋沒有說話,大殿內一片死寂,秦王就一直跪著,頭也不敢抬起來。半晌,朱元璋終于問道:“那你覺得會是何人想要加害你和太子?”

秦王一抖,全身戰栗,他知道謀害太子并且栽贓于自己的罪名實在太重,按照他爹的性格千刀萬剮都算便宜了。“兒……臣……心中……無主。皇兄平時身體并非羸弱不堪,此次感染了風寒卻一病不起,的確可疑。想要加害太子和兒臣的一定是覬覦皇位已久之人……”

“那你的意思是其他王爺指使的?只有除掉你和太子,他才有可能,是嗎?!”

正當秦王準備說出那個名字時,身后突然傳來一聲驚呼,讓他不得不咽了回去。

“報!急報!皇上,太子薨逝了!”一個小太監疾跑著進來,痛哭流涕地跪倒在秦王身側。“咣當”一聲,朱元璋手中的玉杯掉在了地上,一直沿著臺階滾到大殿的中央才打住。所有人都立刻跪倒在地上齊聲道:“請陛下節哀。”朱元璋搖搖晃晃地站起來,他的眼前浮現出皇后和太子的身影——一個是他這輩子最心愛的女人,一個是他最器重的兒子。他們都走了,就留得他這副老身骨在這冷冷清清的宮中。“報應,是老天爺給朕的報應嗎?”他的內心反復問著。“朕是殺人無數,可朕都是為了大明的江山啊!”另一個聲音回答道。

“杜安,備轎!這就去東宮!”

“是!”

還沒等太監宣圣駕,朱元璋就沖了進去,身后跟著秦王和杜安。朱允炆立馬收起眼淚,站了起來行禮。這十五年來,他已經很好地學會了宮里的規則——控制自己的感情。

朱元璋撲倒在太子的病床前,老淚縱橫。上一次如此慟哭已是十年前馬皇后病逝之時。他雖一生殺戮,卻也受不起這等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打擊,何況太子一直是他用心栽培的繼承人。

“皇兄,你怎么這就走了!我還沒來得及謝你,你就……”秦王也趴在床邊,泣不成聲。

突然間,朱元璋轉過身大聲呵斥道:“是誰?!是哪個庸醫,連風寒都治不好!給朕拖下去斬了!”

李太醫顫顫巍巍地走出來,他心如死灰,自知已無活路:“皇上,小人從醫四十余載,卻沒能治好太子的病,真當罪該萬死!可是我的妻兒與此事無關,懇請皇上放他們一條生路……”

正當兩個侍衛準備拉走李太醫時,朱允炆突然站出來道:“父王臨終前特意囑咐兒臣不要有人因他而死。懇請皇上不要遷怒于李太醫,成全了父王的遺愿!”

看朱允炆為李太醫求情,秦王也站出來道:“皇兄一定不希望發生這樣的事。還請父皇赦免了李太醫!”

朱元璋抹了抹眼淚,長嘆一口氣:“吾兒就是太過仁愛,才遭人暗算。好吧,這次就赦免了李太醫,但革去他太醫的職務,從此不準再踏進皇宮半步!”

李太醫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腳一軟,踉蹌地跪倒在地,感激涕零道:“謝主隆恩!謝二位殿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雖然他內心更感謝的是太子的在天之靈。

“傳各路王爺,隨即回京,為太子吊喪!”朱元璋一聲令下,各路信差便快馬加鞭而去。

注釋

[1]朱允炆是朱標第二子,但因為其長子朱雄英早逝,所以朱元璋視朱允炆為嫡長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港区| 桃园县| 延长县| 平湖市| 岳普湖县| 新绛县| 宁明县| 大渡口区| 且末县| 阳新县| 修水县| 湘潭市| 于田县| 察雅县| 赤壁市| 东山县| 林州市| 西林县| 博白县| 江城| 娄烦县| 运城市| 石景山区| 微山县| 永济市| 宾阳县| 庄浪县| 澄迈县| 临城县| 江油市| 余姚市| 文水县| 南城县| 阿克陶县| 泗阳县| 筠连县| 英山县| 米易县| 鄢陵县| 芜湖县| 安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