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瘋狂的訂購
- 營造大宋
- 閑與夢
- 2814字
- 2022-11-14 19:28:20
“諸位莫急,仙緣坊和凌霄居說是有神仙居住也不為過。老神仙楚天舒同樣在此兩處有風水布局,護佑身體康健和家宅安寧、財源廣進的,但這兩個名字卻不因此而生。你們看仙緣居,這里一大片的位置,建好之后會是座仙緣觀,有汴京景靈宮派駐得到高人再次主持,難道還不算是仙緣嗎?”
宋毅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反問眾人道。
只不過當前他還沒去跟景靈宮談而已。
但想必也不會太難,皇家的道觀又如何?
難道還將送上門的錢推出來不成?
數百道士,派出個小嘍啰怎么了?
就算景靈宮真的不樂意,別的道觀也多的是。
大不了到時候就說,諸觀爭奪身為激烈,最后某某觀得到入駐權,還平白增添了些名聲呢!
“天吶,竟然是景靈宮的仙人!”
“那這仙緣居真算是名副其實了!”
“可不,連當今官家都篤信景靈宮!”
眾人望著那仙緣觀的位置散發灼熱的目光。
若是真的能夠跟景靈宮仙人比鄰而居,那鴻運坊其實也算不得什么了,大不了就是多買一套給兒子住唄。
“那靈霄居,是否也是有個類似的所在呢?”
這次王德廣變聰明了,主動地開始搶答起來。
“不錯!不過靈霄居則是有座靈霄寺,就在這個位置,請的是相國寺的大師來做主持,參禪修法,護佑靈霄居住戶家宅安寧、蕩除一切魑魅魍魎,也算得上是功德無量。”
宋毅虔誠的合十說道。
眾人也是齊齊吸了口氣。
不由的稱贊,絕對是大手筆。
景靈宮和相國寺,都是汴京最火的所在。
能夠邀請這兩個地方的高人入駐,那還愁房子賣不出去?
別說一千五百貫的高價,就是五千五百貫,一樣有人搶。
如今選擇的機會都留在他們面前,全都開始盤算起可以動用的資金來,甚至有些人已經想要屯房子了。
只要買下,到時候自然不會缺少人買。
那些高官顯貴不說,就算是商人也能搶的打破頭。
“賢弟,為兄要購置宅院,三套!不,五套!一套要五進的,在仙緣居,另外全都是三進的,每個坊區一套!”
“九郎兄弟,為兄也訂購上五套,與那王德廣一樣!”
“九郎兄弟,為兄要一套五進的、兩套三進的,五進要靈霄寺旁邊的,還請賢弟一定要滿足為兄的這個心愿!”
“賢弟,我要三套三進的,鴻運坊、仙緣居、靈霄居各一套!”
“賢弟,為兄也是三套......”
“賢弟,為兄要......”
眾人吵吵嚷嚷,宋毅則是淡然微笑。
等到著人將他們的需求記錄下來后。
宋毅才再次說,“諸位就是著急,小弟其實還未介紹完呢!”
“哦?難道這些宅院還有什么特色不成?”
“那是自然,且聽小弟再為你們說明!”
木桿指向了東部的那片區域,被宋毅放在了那標著錦繡書院的位置上,“這里大家也看到了,名為錦繡書院。書院相信所有人都不會陌生,而這個書院是專門為整個錦繡泊配套的,所有住在這個區域的孩子都能到此進學。”
“書院的山長由陳留縣教諭守正先生擔任,守正先生為書香世家,曾祖父為唐末翰林學士,祖父為梁、晉兩朝時期的太常博士,父親曾在柴氏周朝中進士,本朝初期供職禮部,致仕后返回本縣隱居。守正先生繼承先輩遺志,授予本縣教諭,桃李天下,如今朝堂之上也有頗多學生,影響力很大。”
“而書院的另一位山長,則是人稱慶陽先生的周博,曾經認知國子監為教授,同樣也是小弟的恩師。”
“慶陽先生之名響徹中原,在京畿之地有莫大的影響力,一代經學大師,相信很多人應該聽過他的大名。如今小弟也是花費了頗大的力氣才說服恩師,讓他答應到書院教授學問的。”
“哦?竟然是慶陽先生和守正先生執教嗎?”
這些聽到的人都是極為的震驚。
他們自然是聽過兩位的名頭。
尤其是被宋毅稱為恩師的慶陽先生。
這位慶陽先生雖最高才是國子監博士,卻教出過許多的人才,朝堂之上很多后起之秀都算是他的學生。
后來年紀輕輕就隱居陳留,在縣學兼個教授的職銜。
但其在經學上的造詣,絕對是整個大宋首屈一指的。
每年都有無數學子到陳留慕名求教。
許多想要拜入其門下而不可得。
沒想到此次竟要再次出山執教。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宋毅竟然是他的學生。
那就怪不得了,如此的奇才,他們還猜測是如何誕生的。
若是說受到過慶陽先生的教誨,那一切也能說的過去了。
他們雖然只是商人,就算家中有親屬位列朝堂或在外為官,也掩蓋不住行商不受尊重的事實,家中子弟也是備受輕視。
若是能夠進入錦繡書院,拜在慶陽先生的門下。
那就算在族中也能夠挺直腰桿了。
見到其他人,也可以說犬子拜師慶陽先生。
這可不是簡單的名號,而是代表著一種身份。
一種從商人階層,跨入到士人階層的陽光坦途。
有這樣的機會,就算剛才沒下定決心購房的,也開始悄悄的升起了心思,這套房子必須要買,家必須要搬到這里來。
“賢弟,為兄剛才尋思一番,決定追加兩套兩進的,子侄比較多,也應該讓他們一起搬來,接受圣賢教誨!”
幾乎在瞬間,王德廣就開口追加了兩套宅院。
“我等也覺得是,家中犬子有七,最小的也到了開蒙的年齡。最長的孫兒也進學了,莫不如一起搬來就是,住的近一些,也方便互相照顧!”這位是揚州的商人張承宗。
年紀看起來才不過三十許,沒想到孫子都能讀書了。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過早結婚生子就不怕有傷害嗎?
不過宋毅也只敢在心中腹誹下罷了。
若是說出來,恐會被當做異類。
北宋明文規定的法定結婚年齡,是男15、女13,越是大戶人家越會按照這個年齡,或者是提前成親生子。
如同宋毅這樣十七歲還未成親的。
鳳毛麟角,百里難找到一個。
除非是家窮找不到渾家的。
不過宋毅也已經有婚約。
只是他從汴京逃回來了。
再說家中已無近親長輩。
他成親的事情自是無人催促。
這件事情,就連族中知曉的都不多。
所以劉翠娥才會熱情的張羅給他找渾家。
此事暫且不提,下面的人已經嚷嚷瘋了。
說到關乎后代子孫前程的事情。
這些商人瞬間都是熱血上頭。
甚至雍丘本地做布匹的張五郎,直接砸出三十套單進院落的訂單,他的資產比不上這些南方商人,但也能拿得出手。
單進的院落便宜,差點的不夠一兩百貫錢而已。
對他來說不是什么大事,打算買下來將子侄全都遷來,只要培養出一個,他們這個家族也就能揚眉吐氣了。
只要不是傳承有序的商人世家。
大都是平民百姓泥腿子出身。
張五郎也是靠機緣發家的。
家族實力卻真是不怎么樣。
如今有機會能進到書院。
他打算資助全族的適齡子侄去進學,只要能出一個做官的,哪怕就當個縣令,他們張家也就能揚眉吐氣了。
這樣的家族其實很多,本地大多都是如此。
做木材的劉大郎當即也是眼前一亮。
揮動手臂喊道,“我也要訂購二十......不,三十套單進院落,讓某榆丘子侄也有機會出人頭地!”
反正也就幾千貫,他還出得起。
只要買下房子就能去書院進學。
培養出個舉人那也是值得的。
士農工商,誰不想往上爬以爬?
反正也就是一套單進院落的投資罷了。
等到真出了做官的,那回報就是百倍千倍。
很多人也都醒悟過來,紛紛的砸下大筆訂單。
一百六十多套單進的院子,竟然就這么被瓜分了。
反倒是兩進和三進的院落無人搭理,將宋毅也給看呆了。
都不是傻子啊,這么小的bug都能被他們瞬間抓到。
不過買就買吧,做生意的也不能將錢推出去不是?
“賢弟,還有什么給我們準備的好東西,一起亮出來好了!若是好,我立刻修書給那些朋友,讓他們過來訂房!”
王德廣絕對應該頒發個年度最佳捧哏的獎杯。
這邊宋毅還在想著最后的特色還說不說。
人家就將他給捧起來了。
這回不說也得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