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關注“人”的經濟學:現代經濟學的定向批判作者名: 朱富強本章字數: 829字更新時間: 2022-11-18 15:11:46
第一篇 經濟學研究對象的演變及其爭論
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經歷了不斷轉變的過程:古典經濟學關注資源(財富)創造,新古典經濟學則將關注轉向資源配置;進而,博弈論等新學科的興起后,現代主流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又從資源配置問題擴展為理性行為問題。那么,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究竟應該是什么呢?這是非常令人困惑的問題,奧地利學派的柯茲納就指出,即便是職業經濟學家,“對于何為經濟學也是眾說紛紜,其觀點之多樣,令人吃驚”[1]。一般地,有關經濟學研究對象之爭的主要焦點就在于:經濟學是否涉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否涉及主觀的價值判斷?根本上,這又涉及經濟學研究的目的:它是為了解釋現狀還是為了促進人類社會的更加美好?顯然,如果從促進人類福祉普遍提高的層次上而言,經濟學就必須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這正是經濟學的本質特性,也是任何社會理論研究的本質。
同時,現代主流經濟學又在做什么研究呢?這就涉及經濟學研究對象的轉變。進而,經濟學為何有這種轉變?這就與社會環境的變遷有關。一般地,社會科學的發展離不開歷史,只有通過對其歷史演進軌跡的梳理,才能洞悉它的未來發展。因此,為了對經濟學的本質有更明晰的認識,本篇首先對經濟學說史上有關經濟學研究對象之爭進行梳理,分析不同時期的學者對這一演變過程所做的反思,并探究主流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得以確立的原因。進一步地,我們又如何看待現代經濟學的研究傾向呢?它存在哪些問題呢?一般地,盡管主流經濟學呈現出了當下這種研究取向,但我們并不能將這種現狀視為合理的,而是要深入到經濟學科的本質來加以評判。事實上,在經濟學發展史上,眾多現實主義和人文主義學者都對物質主義的和個人主義的經濟學進行了批判,盡管這些批判都被現代主流經濟學教材舍棄掉了。正因如此,本書將更多注意力放在那些批判性審視主流經濟學研究對象的經濟學家身上,著力梳理他們的認識和理論。
[1] 卡拉漢:《真實的人的經濟學:對奧地利學派的一個介紹》,梁豪、牛海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年版,第7頁。